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心得體會(精選8篇)
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1
留守兒童是指那些因為父母在外地務工或其他原因,長期生活在家里的父母不在身邊的兒童。他們雖然有家,但卻缺少了家庭的陪伴和父母的關愛。許多留守兒童因此產生了孤獨、焦慮、自卑、自閉等心理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前幾天,我去了一次農村看望留守兒童。那里的孩子們非?蓯,但是當我和他們交流時,我發現他們的話語中有一種無奈和孤獨。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一人度過的,父母很少能夠回家看望他們,讓我深感留守兒童的孤獨和無助。
那天的經歷深深地觸動了我。為什么我們的社會會讓這么多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呢?究竟我們應該怎么幫助這些孩子呢?我們不能把留守兒童孤立起來,我們必須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更多的陪伴。
那么我們要如何幫助留守兒童呢?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志愿者的'形式,去關心他們,去送他們溫暖?梢岳弥苣┑臅r間,去農村看望他們,帶給他們關愛,聊天交流,讓他們更有歸屬感。此外,我們也可以關注教育公益機構,這些機構通常會開展各種各樣的培訓課程,幫助留守兒童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讓他們更加自信,更加積極面對生活。
留守兒童是我們社會中的脆弱群體,我們不能讓他們被遺忘。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體會到我們的關愛和溫暖。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美好和健康。
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2
來到了一個留守兒童的地方,這里離鎮上還是比較遠的,渠道目的地也是經驗了很長的時間,我們一行人這次哦的目的就是去了解一下狀況,給們帶來快樂,到了目的地,這地的確是很偏,我們去到了那里的學校,當時孩子們都在上課,我們去到了目的地之后就看到了許多孩子,這里的`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孩子們的家長許多都在外面工作,因為這里地方還是比較偏的,大多數的孩子家長都選擇了外出工作,來到這里之后經過我們的調查,孩子們大多多數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到了之后最讓我的感受的就是許多孩子們的眼神,這是不一樣的,能夠感受到他們須要暖和,一想到自己從小都是跟著爸爸媽媽長大,再聯想到這些孩子就覺得自己很幸運了,或許我是無法去體會這種感覺的。
這次來到了這所學校,在跟孩子們互動之后能夠看出孩子們還是很快樂的,我們能夠帶來的也不多給孩子們帶去快樂就是最讓我覺得快樂的事情了,然后我們還組織了一些互動嬉戲,跟孩子們互動,大都在主動的參加,還有一些節目或許這就是很簡潔,但是又不失暖和的舉動,大家都主動的參加了進來,我能夠看到孩子們臉上那真的是很真實的笑容。
自己以前沒有做過這方面的社會實踐,關注留守兒童始終都是被許多人關注,其實我是很建議親子去經驗一下的,能夠去帶來一些幫助什么的當然是更好,這次的活動意義很深刻盡管就是短短一天的時間,但是大家都在專心的去感受這次活動,大家都在專心去經驗,許多的同學都覺得自己實踐活動經驗的很少在,這次留關愛留守兒童的實踐活動讓我受益匪淺,以后我也會主動參與即相關的實踐活動的。
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3
在這個燥熱的七月,我參與了合肥師范學院“行知學堂”關愛留守兒童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7月12日至7月14日的三天時間內,我和隊友們為留守兒童送去了暖和。通過開展素養拓展嬉戲、課業輔導等方式了解了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同時增長了他們的學問,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與孩子們的接觸與溝通,豐富多采的活動內容也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讓我更加理解了“紙上來的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詩的含義。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驗過才會體驗到書本上沒有的學問與感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高校生供應了一個走出校內、踏上社會,呈現自我絢麗的舞臺,也是一次讓高校生能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絕好機會。就從我們這次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來說,了解到由于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與教育,時常惦念他們的`爸爸媽媽,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陣傷心。但是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這種狀況下仍舊能夠努力學習,為了幻想而奮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為他們感到興奮。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能”。通過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能!皟啥宦劥巴馐,一心只讀圣賢書”,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自己的位置,對自己有一個精確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會實踐的意義,在社會實踐中獲得學問與實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與挑戰時,用自己在實踐得到檢驗的學問與實力去解決它,克服它。社會實踐使高校生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而那些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的人,是不行能有長遠發展的。
作為新時代高校生,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駕馭現代化的學問,而且還要多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學問、更好的駕馭學問;在實踐中了解社會發展,才能鍛煉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將來能更好地投身于社會、服務于社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高校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4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留守兒童問題備受社會關注。留守兒童正是在城市中獨自生活,父母不在身邊的一群兒童。面對這一現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參與到義工活動中,通過對留守兒童的關心與陪伴,試圖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態。我有幸參與了一次義工看望留守兒童的活動,這個經歷使我深刻地認識到留守兒童的心理需要以及他們面臨的困境。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留守兒童的孤獨與無助。在活動中,我遇到了一個名叫小明的留守兒童。他向我訴說了他生活中的種種不易。父母長期在外地工作,只能通過電話與他保持聯系,而這種聯系遠遠無法彌補他對親人的渴望。每天放學后獨自回到空蕩蕩的家中,他常常感到孤單寂寞,無人傾訴?吹叫∶魇萑醯纳碥|和憂郁的臉龐,我深感他需要更多的關愛和陪伴,我們義工的出現給了他一些慰籍,并帶給他溫暖。
其次,參與這個活動也讓我感受到了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指導,可能會造成他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與焦慮情緒。在活動中,我遇到了一位叫小芳的留守兒童。她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但總是擔心自己是否能夠獲得父母的認可和鼓勵。長期感受到缺失的父母的關心,使得她內心產生了一種自卑感和緊張情緒。我們義工通過鼓勵她參與各種活動,讓她不再迷茫和焦慮?粗饾u變得開朗、自信,我意識到我們的陪伴對她來說是多么重要。
同時,義工活動也讓我感受到留守兒童渴望被關注和幫助的渴望。在一次活動中,我遇到了一個叫小麗的留守兒童。她平時沉默寡言,不與身邊的同學交流。通過與她的交流,我了解到她家庭情況非常困難,她有一個患有重病的弟弟,父母的收入根本無法負擔昂貴的醫療費用。她默默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卻從未尋求幫助。我們義工在活動中悄悄為她籌款,并與社會的有關機構合作,幫助她的家庭獲得了資助。得知這個消息后,小麗感動得熱淚盈眶,她告訴我,她從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關心和幫助她。她的經歷讓我明白,留守兒童并不希望我們抱怨他們的現狀,他們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幫助,期望得到我們的`幫助。
最后,通過這次義工活動,我深刻體驗到了參與他們成長的快樂。在活動中,我遇到了一位叫小玲的留守兒童。在與她的交流中,我發現她懂事、有擔當,喜歡閱讀和繪畫。我們義工能夠給予她更多的資源和機會,為她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與我們的互動中,小玲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陪伴,她逐漸成長為了一個有理想的女孩?吹剿龔莫q豫不決到自信滿滿的樣子,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喜悅。
通過這次看望留守兒童的義工活動,我深刻認識到了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和他們所面臨的困境。他們渴望被關注和幫助,需要更多的陪伴和指導。作為義工,我們不僅僅能夠用愛去填補他們的心靈空虛,還能給予他們溫暖和希望。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幫助他們提升自信、樹立目標,成長為有擔當和有理想的人。參與義工活動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我們也由此獲得了成就感和快樂。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關注留守兒童,走進他們的世界,用愛和幫助點亮他們的未來。
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5
在我縣的部分鄉鎮有著這樣一群孩子們,他們遠離父母,常年跟隨祖父母或其他親友一起生活。他們中有父母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也有父母離異或因其他原因失去父母的孩子,其中一些孩子的家庭還非常貧困。雖然學校教育對孩子們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健全,也會導致孩子們的身心、學習、成長出現一系列問題。如何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和保護的缺失,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成為我委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
據摸底調查,目前,全縣12個鄉鎮(街道)共有1—18周歲留守兒童250名,其中98。8%分布在各鄉鎮,43。2%集中在北部山區,7周歲以下的占30。4%,家庭情況較差的占57。6%。這些孩子一般都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友監護,和父母的聯系方式主要是打電話,與父母聯系的紐帶主要是學費和生活費。
調查發現,多數留守兒童思想健康,自我要求嚴格,對父母外出務工持理解支持態度。但由于隔代教育、缺少親情陪護等因素,也導致一部分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思想、行為、學習、生活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家庭教育缺失,學習成績不佳。
由于隔代教育,祖輩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他們即使想對孫輩的學習給予幫助,但難免也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而由親友監管的情況下,更多的則體現為只要孩子能平平安安就好了,不敢在學習或其他方面對孩子有所責備。據調查問卷統計,“你在學習方面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么”一項,填寫最多的就是“沒人輔導,沒人監督”。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兒童在學業上長期缺乏輔導和督促造成學習成績下降,進而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據調查統計,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優秀的僅有13。6%,良好的占20。4%,中等及以下的卻占了66%。
二、親情缺失嚴重,心理發展異常。
青少年期是個性發展和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由于留守兒童們長期沒有父母陪著身邊,家庭的“缺陷”使他們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親人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等等問題,這樣長期處于心理缺乏疏導的狀態,便會出現內向、孤僻、缺乏安全感、不善與人交流、情緒不穩定、具有較強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等心理發展異常的表現。據調查,大多數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調查問卷顯示,“你有心理話最想對誰說?”一項,選擇“父親或母親”的達到95%,選擇愿意和老師講心里話的僅有4。5%,卻沒有一人選擇“臨時監護人”。
三、有效監管缺失,安全隱患較大。
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外,臨時監護人重養輕教,教育監管的責任主要落在了學校,然而在課余和節假日等老師無法監管的情況下,學校與家庭間的安全教育銜接上出現“真空”,愛玩是小孩子們的天性,加上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往往會出現燙傷、燒傷、交通事故、電力事故、溺水等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調查中,雖然81。8%的留守兒童目前從未受到傷害,但仍有18。2%的留守兒童曾受到過人身傷害或發生過安全事故。
四、家庭經濟差,生活質量不高。
生活困難是留守兒童家庭的普遍特征,即使是父母雙方全部外出打工賺錢,其家庭生活方面也是非常貧困的。由于缺少父母的照顧,留守兒童的生活起居往往沒有規律,有些寄宿生的飲食常以方便面和零食為主,營養根本得不到保障。另外,在農忙時,幾乎所有的`留守兒童都要承擔一部分農業生產與家務勞動。營養不良以及繁重勞動都會導致留守兒童身體健康受到極大損害。
為解決留守兒童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委啟動了“愛心筑巢工程”,圍繞“奉獻四種愛,溫暖留守心”這個主題,充分調動各種社會資源,用真心真情為留守兒童筑就“愛心巢”。
一是奉獻教師之愛。在留守兒童集中的學校和鄉鎮組建關愛留守兒童青年志愿者隊伍,開展結對關愛活動,通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安全教育為留守兒童增補成長“鈣片”,彌補人間親情,撐起健康成長的“保護傘”。目前,全縣已有110名志愿者結對202名留守兒童,集中開展各類活動6次。
二是奉獻親人之愛。深入開展“與留守兒童共度周末”系列活動。今年中秋前夕,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組織青年志愿者15人到高廟堡鄉高廟堡村等留守兒童較為集中的村,與留守兒童一起做游戲、交流、寫家信、包餃子,讓孩子們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三是奉獻朋友之愛。組織縣城小學生走進鄉村小學開展“城鄉少年手拉手活動”。組織實驗小學與膳房堡鄉谷威第二希望小學開展“心連心,托起一片天”手拉手互助活動,結成“一對一”小伙伴,互贈了友情卡和自己準備的小禮物,并通過開展文藝表演、趣味游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增進雙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間的友誼。利用同齡人最易溝通交流的特點,使留守兒童與結對小伙伴相互了解、交往,在相互交流和學習中,走出封閉的自我世界,使心情開朗起來。
四是奉獻社會之愛。整合社會資源,以“六一”、中秋、春節等節日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溫暖”和助學活動4次,捐助物資共計1萬余元,累計幫助61名貧困家庭“留守兒童”順利完成學業,切實解決留守兒童的實際困難,在整個社會營造良好的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
關愛留守兒童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委將繼續推進此項工作,并加強宣傳,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號召社會各界不遺余力給予留守兒童關愛。
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6
通過學校組織,我們這次去參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在活動當中,我也體會到了留守兒童不同于他們那個年紀的懂事和成熟,也讓我感到憐惜,更多的也是對自己生活的珍惜,也通過自己以前的生活和他們比照,更加的了解到了父母的不易,我很感謝這次活動帶給我的所有,也讓我感到自己生活的美好,更加的珍惜自己的生活和現在的學習環境。
當我看到他們一個個生活在大山深處,沒有任何的交通工具,每天上下學都需要走好幾個小時的路,鞋子衣服,穿著都只有那么一兩件,每天天還沒有亮就需要早起去上學,吃的東西也不是很好,看到他們學習的環境也是破爛不堪,整個學校都只有一兩個老師,也沒有很明確的年紀之分,所有的人都在學習一樣的課程,父母也沒有陪伴在身旁,從小就非常的獨立,不僅僅可以獨立自主的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更是可以很好的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在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有所了解之后,我也感到非常的自愧不如,他們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依舊也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在學習上也認真刻苦的去學習,并不會因為自己的生活過于貧困,就選擇去放棄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他們從小就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也懂得在艱難環境下更好的生存下去,他們都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能力,從來都不需要父母或是老師去監督和管理,但是我們呢,我們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也有著父母辛勤勞動給我們提高的優質的學習條件,在學校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可是我們卻不知道努力,不夠珍惜現在的學習條件和生活環境,經常做出很多讓父母和老師失望、擔憂的事情,所以我也感到無比的羞愧,我們年紀比他們大,小時候我們有著父母的陪伴,有很多的玩具,也有從小就優質的教師教導,生活當中自己除了認真的學習什么也不需要去考慮,但是我們卻不如他們那么堅強和獨立,更是對于他們一半的'懂事、成熟都沒有,這次的活動也讓我反思自己長時間以來的思想和態度。
我們應該要懂得知足,懂得去珍惜自己現在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更好的利用自己如此良好的條件去好好的學習,認真的生活,完成好自己的學業的同時也擁有自己美好的生活,我也需要去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堅強,學習他們吃苦耐勞的堅韌精神,懂得在生活當中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快樂,我也會在以后盡自己的力量去關愛留守兒童,更好的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7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這也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日益突出。為了關注和關懷這些孩子們的生活成長,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看望留守兒童的行列中。我作為一名義工,也有幸參與了這項工作。在與這些孩子們接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他們的心理狀況以及他們的需求。這次的經歷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留守兒童的處境。以下是我對這次經歷的心得體會。
首先,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十分脆弱。他們因為與父母長期分離,長期處于孤獨的狀態中。在與他們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有著明顯的社交障礙,很難與人溝通。有的孩子非常靦腆,甚至一句話都不敢說。他們對于外界的任何關心和幫助都非?释,但卻因為害怕受傷害而保持著警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作為義工需要耐心和善意地與他們接觸,漸漸地改變他們的'心態,使他們意識到自己并不是一個人。
其次,留守兒童對于知識的渴望非常強烈。他們往往由于沒有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缺乏正規的學習環境。然而,他們卻對于知識充滿了渴望。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對于學習的熱情遠超過城市的孩子。他們樂意接受我們的幫助,也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來學習。因此,我們作為義工,除了給予他們的愛與關懷,也要盡量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幫助他們填補知識上的空白。
第三,留守兒童需要愛與關懷。由于父母的長期離開,他們很難獲得家庭溫暖的滋潤。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我看到他們的眼中常常流露出渴望得到關注的神情。他們渴望有人關注他們的成長,他們期待家庭溫暖的陪伴。作為義工,我們盡量花時間和他們交流,盡量給予他們來自家庭的關懷。在短短的幾個小時里,我們要盡量讓他們感受到愛和溫暖。
第四,留守兒童需要發展良好的性格和品質。與城市孩子相比,留守兒童的性格普遍更加內向,也更加孤僻。在客觀上,這給他們今后的發展帶來了困難。因此,作為義工,我們除了提供學習資源,也要關注他們品質的培養。每個星期,我們都會組織一些選修的活動,幫助他們發展與人交往的技巧,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通過這些活動,他們逐漸開朗起來,也更加活躍在集體中。
最后,留守兒童需要未來的希望。在和他們交往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對于未來沒有太多的規劃和展望。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作為義工有責任激勵他們,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常常組織一些職業規劃的講座,幫助他們明確自己的興趣和優勢,為自己設置明確的目標。通過這些努力,他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也開始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在看望留守兒童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群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和需求。他們需要關愛和關懷,他們也需要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我們作為義工,盡管不能改變他們的遭遇,但可以通過自己的行動,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力量和溫暖。雖然只是短短幾個小時的陪伴,但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卻是他們內心深處最深刻的記憶。希望未來有更多人加入到這個行動中,讓留守兒童感受到更多的愛和關懷。
關愛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8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或父母雙方在外打工,將孩子留在農村老家由其他親戚或祖輩照顧。這其中涉及到很多社會問題和家庭問題。為了理解和關心這些孩子的生活狀況,學生們參觀了當地的留守兒童學校。通過這次參觀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留守兒童面臨的困境和他們那堅強而可愛的內心世界。
首先,參觀留守兒童學校讓我看到了孩子們那勇敢面對困境的決心。在學校里,學生們分享了他們的故事和經歷。他們提到每天父母都不在身邊,不能得到他們的關心和陪伴,但他們表示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后改變家庭的境遇。他們的言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渴望,這讓我深深感到他們的堅強和勇氣。
其次,我注意到留守兒童在生活中面臨的很多困難和不公平。由于父母不在身邊,他們無法享受到正常家庭帶來的溫暖和關愛,很多時候要自己獨自承擔生活的瑣碎和繁重。此外,他們在學習上也遇到了很多問題,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導和支持,他們必須依靠自己和老師們來學習。這讓我認識到留守兒童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幫助,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的種種困境。
第三,參觀留守兒童學校讓我意識到家庭的重要性。雖然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長時間在一起,但學校和當地社區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溫馨和和諧的環境。老師們像父母一樣關心他們的成長,學校和社區為他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愛和支持。這讓我意識到,在面對困境時,一個溫暖的家庭和一個充滿關愛的社區至關重要。
最后,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參觀留守兒童學校,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和渴求。即便在家庭條件不好的`情況下,他們仍然堅持努力學習,希望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我認為教育是改變命運的根本途徑,只有通過教育,這些留守兒童才能有更多的機會改變自己的未來。
總而言之,通過參觀留守兒童學校,我深刻地了解了這些孩子們面臨的困境和他們那堅強而可愛的內心世界。他們的勇敢和堅持讓我深受感動,同時也讓我認識到我們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家庭的重要性和教育的價值也更加深入人心。希望我們能夠共同關注和助力留守兒童,讓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