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我國人才市場發展趨勢
入世后人才市場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議
江澤民總書記曾指出,當今和未來的世界競爭,從根本上說是人才的競爭。重視人才及人才市場,反映了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誰搶占了世界高科技人才制高點,誰就成為未來真正的贏家。
因此,在新的世紀里,人才市場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以機制建設為中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中介組織轉型,促進人才市場服務上水平和人才中介服務隊伍能力建設。
(一)、以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為出發點,加強人才市場機制建設。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目前的首要任務是結合實際,研究人才市場發展的宏觀規劃,明確人才市場發展的目標和步驟,促進人才市場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強調人才資源配置市場化,加大創新力度,加強人才市場機制建設。
1、規范人才市場內部建設。隨著國家人事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作為一個中介服務機構,人才市場必然會成為獨立的運行主體,這就需要我們提供的每一項服務都符合市場經濟“游戲規則”的要求,人才市場必須以優異的服務質量、多樣的服務項目贏得市場。服務的規范化表現為服務的標準化,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功能完善的服務體系,為人才的委托推薦、代理錄用、培訓等工作制訂程序化流程及規范說明,既保證人才服務的效率,又體現人才市場化運作的規范。今年初,南方人才市場在國內率先獲得了ISO9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首開人才服務行業創立質量品牌的先河,標志著我們人才市場也正向著科學化的管理模式方向努力。
2、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場供求、價格和信息三大機制,并使其發揮作用。首先,構建人才市場供求機制,打破人才單位、部門所有,實現人才供給主體個人化;同時通過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落實單位用人自主權,推進人才市場需求主體真正到位。其次,要發揮市場價格的導向作用,對各類人才的市場工資進行規范化的調查和整理,并定期或不定期公開發布有信度的市場工資信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根據人才市場的供需變化,研究制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單位、不同層次人才的市場工資指導價。再次,抓好信息網絡建設,充分發揮人才供求信息在市場調節中的作用,為政府決策、單位用人和個人擇業,以及人才培養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反饋和指導。
3、重點抓好高層次人才市場建設。高層次人才是人才爭奪的重點,掌握高層次人才流向對于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抓好。一方面引導創建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人才中介集團公司,增強國內人才中介組織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整合現有企業經營者人才市場和高新技術人才市場的力量,發揮整體效應,搶占市場份額,與將來進入我國的跨國人才公司相抗衡,有效地保護國內人才,同時參與國際人才競爭,吸引和挖掘國際型人才。
4、搶占制高點,發揮人才高地作用。面對國內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要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形成若干人才高地,以優惠的政策、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寬松的環境吸引人才,使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適當聚集,以避免人才的過度流失。
(二)、以深化改革、創建市場環境為出發點,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
有評論說,國家與國家之間分散的企業競爭,正在逐步發展為以集中形式表現出來的政府之間的競爭。要提高政府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必須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因此,人才市場機制建設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政府的改革。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是在政府推動下建立的。入世后,政府可以通過體制創新和深化改革,加大國有企業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導力度,進行分配制度、戶籍制度等項改革,消除各種體制性障礙,為人才市場發展創造良好的體制、政策、市場等環境。要轉變政府管理觀念,將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管理觀念轉變到符合市場經濟和世貿規則要求的管理觀念,學會運用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手段管理市場;轉變政府管理職能,根據人才市場建設需要,逐步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強宏觀調控、建立市場秩序、加強市場規劃、建立公共服務體系等方面,正確履行職能。轉變政府管理方式,由原來單純的“行政----控制型管理”轉到“行政----控制和規則----服務相結合型管理”。
首先是在創造環境上下功夫。要創造法治環境,加強立法和執法力度,在實施《人才市場管理規定》的基礎上,加快制定出臺全國統一的人才市場管理法規,并以此為中心建立內容完善、相互配套的人才市場法律法規體系。通過建立健全人才市場管理制度,建立和維護人才市場秩序,加強政策研究,根據實際需要,制定促進人才流動和人才市場建設的有關政策。建立市場準入制度,積極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的人才中介組織,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其次,對市場建設可以從“辦”市場轉為“放”市場,轉為引導扶持,如引導市場的聯合和高層次人才市場建設。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加大對人才市場信息網絡建設的投入,扶持信息網絡市場的形成,逐步實現全國人才市場信息共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積極發展網絡人才市場,開展網絡人才交流活動,提高人才服務的信息化水平。
再次,以加快發展、提升質量為出發點,提高人才市場的整體服務水平。高層次人才市場必須提高服務水平,強化服務意識,樹立服務觀念,在服務手段、服務規程、服務標準等方面,都要有所思考,有所動作。當然,人才市場的服務是要有效益的,包括我們常說的社會效益、人才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一定形式,例如在適當的時候,開展人才市場“創優、創名牌”活動,明確人才中介服務的操作規程,實行標準化管理,促進人才市場提升質量,增強競爭力。基礎性市場還要以提高成交率為目標,采取多種方式促進人才與單位的雙向選擇、合理流動,這樣人才市場才有生命力。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地建立起一套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的網絡化、標準化服務體系,真正的把服務公開化、明朗化,從而樹立起人才市場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