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教師學習心得(精選3篇)
“四有”教師學習心得 篇1
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始建于x年9月,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的辦學宗旨,在短短20xx年的時間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先后被評為全國師德建設示范單位、國家級“五·五”普法先進工作單位、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優秀實驗學校、全國百佳校園電視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自治區德育示范學校、自治區級依法治校示范學校、自治區級綠色學校、自治區級模范教工之家、自治區級青少年武術俱樂部訓練基地、自治區青少年科技活動特色學校、自治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學校、烏魯木齊市行風建設示范窗口單位、首批市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校、市級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上千名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級數理化、歷史、生物、計算機、作文競賽獲得一、二、三等獎。每年都有多名優秀中青年教師應邀在全國、省、市上參賽課、研討課獲獎受專家好評。9個國家、省、市級“十五”課題經專家鑒定結題,成果獲全國一二等獎并在各地推廣。
實驗學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為能夠成為這樣一所學校的一員而驕傲自豪!實驗學校之所以能夠走在同行的前列并且越走越好,越走越強大是和一批優秀的教師有著密切的關系,她的強大與昌盛得益于一批批教師的辛勤付出和努力。顯而易見,教師的育人品德和業務能力對一個學校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推動作用。下面我與大家分享學習自治區黨委教育教師工作會議精神,爭做四好老師心得:
6月3日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召開教育教師工作會議,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的教育工作,明確未來一個時期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新疆黨委副書記、主席雪克來提·扎克爾主持會議。
會上,張春賢強調,廣大教師要以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為重點,突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走具有新疆特色的教育事業發展路子,為建設教育強區、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奠定堅實基礎。要做有歷史責任感的好老師、為人師表的好老師、立德樹人的好老師、專業過硬的好老師,肩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努力開創新疆教育事業更加美好的明天。
張春賢強調,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與核心要素,沒有好的老師,就沒有好的教育。廣大教師要充分發揮作用。教師首先是國家公職人員,要自覺用好干部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教師是知識分子,肩負著引領社會風尚、傳播現代文化、啟蒙基層群眾的特殊使命;教師的本職身份是教育工作者,從事的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指出,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新疆各族教師都要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爭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師。
如何做一名四好老師,我認為應當做到以下五要:
一、要牢固樹立“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理念。教師要自覺承擔起反分裂反滲透的職責任務;為學生樹立榜樣、為社會樹立標桿,用一個個“微行動”教育感染學生、帶動影響身邊的人。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在品德課、班隊會課等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將反分裂反滲透教育貫穿始終,實現集中教育進課堂、進頭腦。發揮黑板報、手抄報、國旗下的講話、紅領巾廣播站、校園網等宣傳陣地及濃郁的現代校園文化氛圍。組織學生進行有關國情、新疆地方史、新疆民族與宗教知識方面的講座。開展各類活動,增強教育效果,如撰寫讀書學習心得、知識競賽、討論會、演講比賽、觀看警示教育片、班隊主題隊會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反分裂反滲透的自覺性。
二、要熱愛教育事業。要把教師的職業看作是神圣的事業,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隊伍是決定學校教育的關鍵。“名師出高徒”,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教育水平的高低,決定學生素質的高低,只有造就一支現代化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現代化的人才,只有政治和業務素質優良的教師,才能造就高質量的學生。
三、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師德。知識不足,可以用道德彌補,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識卻無法補償。因此,作為一個教師,要教書,必須先做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好學生。
四、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一個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修養不夠,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更談不上教學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教師是平凡的,但不是平庸的。積極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發展,始終處于學習的狀態。將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新課程條件下的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轉化。教師光有知識是不行的。他不是簡單的教書匠,更應該是一個研究者。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才更符合時代需要。
五、要敢于實踐和善于反思。教學實踐是一個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以學生發展為本”、“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已經成為教師認知并認可的話語,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敢于實踐,努力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行為。同時,在實踐中要不斷總結和反思。
作為一名圖書管理員,首先,我應當擺正態度和明確職責,那就是做好全校師生的服務工作,不因是一名服務者就看輕自己,更不應沒有站上講臺就輕視這個工作崗位。其次,堅持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和業務知識,只有頭腦清醒,業務精湛才能更好的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才對得起學校與家長對我信任。
“四有”教師學習心得 篇2
小學教育是一個人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小學教師的質量關系到學生一生的成長,關系到億萬家庭的希望,更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明確了一名合格小學教師的道德坐標、知識坐標與能力坐標,它是我國教師專業化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強調以學生為本,倡導以師德為先,重視教師能力提升,*行終身學習理念。
在“專業理念與師德”部分,《標準》從職業理解與認識、對小學生的態度與行為、教育教學此文轉自的態度與行為、個人修養與行為四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提出具體要求。
第一,強調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和獨特性,要求教師注重自身專業發展。
第二,突出小學生的生命教育。教師要“將保護小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學生的人格”,“信任小學生,尊重個體差異”。這即意味著,教師要服務于小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關心小學生的生命狀態,同時也關注小學生自身對生命的體驗和態度。
第三,明確要求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小學生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
外在環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師與學生交往的微觀世界里,教師對教育和對學生的理解與行動將會更為直接地決定小學生是否能夠擁有一個快樂的學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師要注重修身養性。
《標準》提出了指向教師個人修養和行為方面的諸多要求。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師作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質、行為是適當的,其次才將教師作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質和行為要求融入進來。
在“專業知識”部分,《標準》從小學生發展知識、學科知識、教育教學此文轉自知識、通識性知識四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出具體要求。
其中有四個方面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教育發展的特點。
第一,要求教師了解和掌握小學生發展的知識。
第二,對小學教師學科知識的要求體現一定的特殊性。
第三,要求教師掌握小學教育與教學理論。
第四,關注通識性知識的重要價值。
在“專業能力”部分,《標準》從教育與教學設計、組織和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五個領域對小學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具體要求。
以下五個方面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教育發展的特點。
第一,對教師能力的要求處處體現“兒童為本”的理念。
第二,對教師能力的要求盡可能跟上時代的發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師“幫助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滲透運用于教學中”等。
第三,關注小學教師專業能力建設過程中的獨特性。
第四,十分強調教師的溝通與合作能力。
第五,重視培養教師的反思與發展能力。
總之,《標準》的出臺,是政府重視教育重視教師的又一個舉措。為我們教師提供了一個行動的目標,讓我們在教育教學此文轉自的道路上不再彷徨。
“四有”教師學習心得 篇3
三項機制銜接配套,形成了系統科學的制度體系,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基本遵循。聽到這個消息,讓我們覺得這是特別可行的,尤其是在最基層的我們,確實深有體會。
三項機制是改革的關節點。建立干部激勵、容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就是為了充分調動各級干部的積極性,給干事創業者撐腰,給改革創新者松綁,讓為官不為者讓位。“營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創業環境,三項機制真是一劑良方,很及時,也非常有必要。”激勵機制既能激發干部工作熱情,又能提高干部工作效能;容錯機制既能讓干部無后顧之憂、“輕裝上陣”,又能敢闖敢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能上能下機制既能彌補干部管理中退出機制的缺位,又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三項機制是創新的保障。當前一些干部對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解不夠全面,不作為、慢作為、不敢為的消極心態在干部隊伍中依舊存在,并呈現蔓延之勢,更有甚者奉行“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建立三項機制,就是要鼓勵干部創新、解除干部后顧之憂、提振干部士氣,為大膽創新者松綁、為銳意改革者護航、為敢想敢干者撐腰,形成奮勇爭先干事創業氛圍。”尤其對于基層的工作來說,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人員少、事情多、責任大,精力容易分散。“三項機制”解決了年輕干部不敢、不愿去基層和基層干部流不動、不愿留、不安心的問題。
“加強激勵關愛,是讓想干事的有激情;要合理容錯糾錯,是讓敢干事的有底氣;推動能上能下,就是讓不干事的騰位子。”在基層更是如此。“三項機制”讓老實人不吃虧,他消除了干事的反而得不到重用,不干事的確不會犯錯的現象。它讓我們這個社會更加公平,也讓我們在進步的道路上更加堅定。“三項機制”在村里也更是能用的上,它的實行,讓有人偷懶的現象逐漸減少,積極向上,你追我趕的現象逐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