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重大風險應急預案(精選3篇)
出現重大風險應急預案 篇1
為預防和減少各類事故災害的發生,使因事故需要救援或撤離的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援助,將事故造成的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減至最小,特制定本措施及預案。
一、做好日常的組織和準備工作
1、分公司負責組織成立事故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在事故發生時親臨現場指揮搶險救援工作,其他員工分別對應預案的響應負責。
2、按國家規定配置應急救援設施和器材,定期檢查保養,確保應急救援設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3、組建一支經過應急培訓的救援小組,確保應急小組成員熟知各種應急處理方法并能熟練掌握各種應急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
4、定期組織對應急救援小組及全體員工進行應急救援相關知識的培訓。
二、對發生一般事故的應急處理
1、在發生事故或緊急情況時,在場人員應采取應急求援、報警。
2、發生人員傷害事故時,在場人員應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⑴ 如傷者傷勢較輕微,能站立并行走,在場人員應將傷員轉移至安全區域,再設法消除或控制現場的險情,然后找車護送傷者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⑵ 如傷者行動受到限制,身體被擠、壓、卡、夾住無法脫開,在場人員應立即采取措施,盡快將傷者從事故現場轉移至安全區域,防止傷者受到二次傷害,然后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⑶ 若傷者傷勢較重,出現全身有多處骨折、心跳、呼吸停止或可能有內臟受傷等癥狀時,在場人員應立即根據針對傷者的癥狀,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并在施行急救的同時派人聯系車輛或撥打醫院急救電話(120),以最快的速度將傷者送往就近醫院治療。
3、發生火災事故時,在場人員應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⑴若現場火勢較小,在場人員應立即采用配備的干粉滅火器或消防砂等消防器具進行滅火,并向主管生產的經理報告現場情況。
⑵ 若現場火勢較大,在場人員無法控制住火勢,有可能發生爆炸危險時,在場人員應立即派人撥打火警電話119,請專業消防隊員前往滅火,同時將上述情況向主管生產的經理報告。
⑶ 組織將事故現場內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同時將傷員轉移至安全區域,并對傷者進行急救。
4、發生交通事故,在場人員應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⑴ 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受傷害時,在場人員應立即將傷員從車內轉移至安全區域,并對傷者施行急救,同時通知主管生產的經理前往處理事故。
⑵ 若車輛行駛過程中發生著火,駕駛員應立即停車并將車熄火,并采用隨車配備的滅火器進行滅火,若現場火勢較大,在場人員無法控制住火勢或火場可能有發生爆炸危險時,在場人員應立即撥打火警電話119,請專業消防隊員前往滅火,并同時將上述情況向主管生產的經理報告。
三、發生一般事故的應急救援程序
1、 撤離、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區域內的其他人員,將事故區域內的危險品、易燃物品及設備等轉移至安全區域。
2、清理路障,并保持場內外的道路暢通,并在路口為救護車或消防車指示最近的路線;若在夜間應在現場的設置足夠的臨時照明。
3、協助、配合醫護人員搶救傷員,將傷員送上救護車;為消防隊員指出最近的消防水源。
4、協助消防隊員滅火,阻止事故蔓延擴大,用警戒旗、繩封閉事故可能波及區域,并豎起"此處危險、禁止入內"的警告標志,夜間應使用聲光報警設備發出信號,避免無關人員進入此區域。
5、事故處理結束后,應急救援組對事故區域進行必要的整理,項經部經理按《事故調查程序》規定,組織或協合上級主管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并對調查及處理情況作書面記錄備案,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及業主提交事故記錄或報告的復印件。
四、對監理過程中的事故應急處理
1、及時了解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損傷情況,做好文字和必要的影像記錄,同時立即(十分鐘內)向總監理工程師報告。
2、要求施工單位執行事故處理應急預案,并監督執行。
3、了解事故的準確全面情況(事故經過,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和初步知道的經濟損失,現場已采取的措施等)和取證材料,并要求施工單位如實報告。
4、按權限發監理指令如《工程暫停令》,先口頭再正式文書。
5、配合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如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嚴重程度、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事故的初步原因分析,搶救措施和事故控制情況,下一步事故處理建議等。
6、提供相關工程資料和監理資料,協助調查組做好事故分析,努力做好自身的維權舉證。
7、督促施工方落實事故調查組意見,督促檢查現場搶救、補救、整改情況。
8、督促施工單位編寫生產安全事故分析報告和糾正措施方案,對具體糾正措施,監理要進行監督、核查。
9、事故處理結束并具備復工條件時,對施工單位填報的《工程復工報審表》,現場監理必須認真核查,然后簽批。
10、組織整理與事故有關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資料,分析事故原因和監理方的責任,總結教訓,形成報告并存檔。
出現重大風險應急預案 篇2
為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提高稅務機關工作質效,南平市地稅局把加強內控機制建設,提高風險管理能力作為依法行政工作重點,組織各縣市區開展執法風險排查與防范工作。通過對崗位風險點的梳理和排查、調研和總結,選取建甌地稅局作為試點單位,按照“設立崗位、明晰職責、規范流程、目標管理、風險預警、量化考評”的思路,創建了以崗為點、以程崗位風險防范工作機制的主要內容
(一)科學設崗定責,解決“崗位如何設”的問題
本著“因事設崗、因量定人”的原則,由人事部門以單位職數為依據,科學配置工作崗位,明確各科室、分局的職責以及每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合理地設崗定責,整合人力資源,確定每個崗位的責任人,形成清晰、完善的工作崗責體系,讓每個人知道“崗位如何設”,“我該做什么”,消除職責不清的現象。
(二)明確工作職責,解決“哪些該我干”的問題
工作職責由科室職責和崗位職責構成,工作職責按“自下而上”的程序制定,科室職責由科長(分局長)提出后,交由分管領導進行初審,人事部門把關;崗位職責以科室職責為框架,由崗位責任人提出,科員職責由科長(分局長)進行初審,科長(分局長)職責由分管領導進行初審,各個崗位職責匯總后交由分管領導確定。各單位將分管領導審核后的工作職責匯總,形成較為完整的文字材料提交黨組研究予以確認。通過完善崗責體系,使各項工作有明確的責任主體,明確了每個崗位人員該干什么。
(三)提出工作目標,解決“工作質效”問題
工作目標“自上而下”分層次提出。即一把手對副職提出目標要求,分管領導對科長(分局長)提出目標要求,科長(分局長)對本單位的人員提出崗位目標要求。目標要求要精細、具體,要與實際工作相適應,做到工作目標寬嚴適度,實際運用得心應手、確保任務到人、責任到人。科室工作目標設定后經分管領導審核,提交黨組研究確認,讓每位干部清楚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工作質效。
(四)規范工作流程,解決“事該如何干”的問題
工作流程分為涉稅執法流程和行政管理流程,以工作職責為基點,根據稅收管理法律法規、政策,行政管理辦法,以及上級稅務機關制定的各項制度規定,本著“刪繁就簡,透明高效”的原則,制定出透明、高效、規范的工作流程,讓每個崗位人員知道“事該如何干”,讓征納雙方辦理事項以及內部行政管理更加有章可循,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五)設定風險預警,解決“哪些風險要防范”的問題
根據崗位職能特點和職責要求,通過自己找、同事幫、領導提、集體議等方式,排查出已經存在或可能出錯的環節或問題,對風險點進行梳理、歸納,告知崗位責任人,讓干部清楚知道工作中有哪些“雷區”,實現風險預警提示。
(六)制定風險防范措施,解決“平安如何保”的問題
根據查擺出的風險點和擬定的工作目標,分層次地提出各崗位相應的崗位風險防范管理措施。力求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實實在在,防得住、控得了、可操作、易監督。
(七)完善考核辦法,解決“工作質效評價與責任追究”的問題
把崗位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要求全部納入績效考評的范圍,讓工作內容徹底“曝光”,并實行量化考核,打破平均主義的做法,實行按崗位分別考評的辦法,把責任考核落實到人,實現考評的公平、公正,促進崗位風險防范的推進。
1、簽訂風險防范責任書。各科室(分局)負責人與局黨組簽訂年度崗位風險防范管理目標責任書,進一步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風險防范工作目標,讓每位干部明白自己的崗位責任、存在的風險和應承擔的后果,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2、按月督導。成立效能工作督導小組,按月對各科室(分局)、各崗位人員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沒有按規定時限完成計劃任務或班子督辦事項的單位,下發《督辦單》,加快工作落實。對出現崗位過錯的責任人給予相應責任追究。
3、完善績效考評辦法。以機制中的“工作目標”為落腳點,搭建上、下級互動的季度考評制度,形成考核明晰、操作性強、獎懲分明的工作績效評估體系,確保工作質效的提高。
出現重大風險應急預案 篇3
一、參賽者健康要求
比賽所設項目是大強度長距離的競技運動,也是一項高風險的競技項目,對參賽者身體狀況有較高要求,參賽者應身體健康,有經常性參加跑步鍛煉或訓練的基礎。參賽者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能力,選擇參賽項目。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參加比賽:
1、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患者;
2、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它心臟病患者;
4、冠狀動脈病患者和嚴重心律不齊者;
5、血糖過高或過低的糖尿病患者;
6、其他不適合運動的疾病患者。
在比賽中,因個人身體及其他個人原因導致的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由參賽者個人承擔責任,組委會建議參賽者到相應醫療機構進行健康體檢
二、醫療救護
1、組委會沿馬拉松路線每5公里設立一個固定醫療點,醫療點前50米有明顯的標志。沿參賽者的跑進路線,有急救車跟隨;
2、沿著參賽運動員的跑進路線,組委會將在每100米處設置一名志愿者,協助醫療救護、維護比賽秩序,參賽者有問題可以向他們請求幫助。
三、保險
比賽主辦單位為所有參賽者和工作人員投保人身意外險。參賽運動員可在此基礎上再行額外購買其他保險。
四、監控全程
組委會將對起點、各分段計時點和終點進行錄像監控。出現以下違反比賽規定的參賽選手將被取消參賽成績,兩年內不準參加蘭州國際馬拉松賽,并報請中國田徑協會追加處罰,情節嚴重的,終身禁賽。
1.虛假年齡報名或報名后由其他人代跑;
2.運動員攜帶他人(包括男運動員攜帶女運動員)感應計時芯片或一名運動員同時攜帶兩枚或兩枚以上傳感器參加比賽;
3.不按規定的起跑順序在非報名項目的起跑點起跑;
4.起點活動中不按規定時間出發搶跑;
5.關門時間到后不停止比賽或退出比賽后又插入賽道;
6.沒有沿規定路線跑完各項目的全程,繞近道或乘交通工具途中插入;
7.在終點不按規定要求重復通過終點領取紀念品;
8.未跑完全程私自通過終點領取紀念品;
9.沒有按規定攜帶自己的兩塊號碼布通過終點;
10.私自偽造號碼布,多人交替跑;
11.不服從賽事工作人員指揮,干擾比賽,聚眾鬧事。
12.其他違反規則行為規定。
五、下雨天
1.進行路滑提示
下雨天,觀眾走路急,場館周圍的地面也會濕滑,所以昨天在觀眾服務方面增派志愿者,他們在坡路、拐角等地形復雜的地方進行雨天路滑的提示。如果遇到比較嚴重的情況,還會鋪設防滑設施。同時,場館的醫療巡視也增加頻次。
2.準備充足雨衣
雨天預案是一整套非常細的方案,雨衣的供應是最基本的。為記者、貴賓、安保人員等提供了充足的雨衣。其中,對于有攝影攝像設備的記者,雨衣的保障更是充足,一般一人一件,使用設備的還要另配一件,這樣就保證了記者們順利完成工作。
六、計時傳感器
組委會為參加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的選手提供傳感器計時服務,本次比賽采用8:00一槍出發。途中在5公里、10公里、15公里、20公里、25公里、30公里、35公里、40公里和終點設有計時感應帶(區),選手在跑進過程中,必須通過所有的地面計時感應帶(區),如缺少任何一個計時點的成績,或兩個傳感器在計時點的成績誤差小于0.1秒將取消該運動員的全部比賽成績。組委會提供一次性感應計時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