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團圓節初三作文(通用3篇)
中秋節團圓節初三作文 篇1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就是我們國家傳統一年一度的節日——中秋節。這一天夜晚的月亮是最圓最明亮的,像一輪玉盤,嵌在藍色的天幕中。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要賞月和吃月餅,吃月餅代表團圓,所以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最熱鬧的要數晚上了,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樓頂擺兩張桌子,上面放了月餅:有低糖白芙蓉蛋黃味的、低糖玉米味的,還有冰翅純橄欖油欖仁金桔味的,栗子、哈密瓜、木瓜、柚子、田螺等。大家有時坐在一起、吃東西、玩燈籠、照相……其樂融融。我拿著相機,迫不及待的想要照相,因為月亮實在太圓了!姐姐和妹妹還有媽媽在吃東西、爸爸坐在懶人椅上拿出手機給我們和月亮拍照、我也拿著相機在拍月亮姐姐,但月亮姐姐老是飄到烏云那邊去,所以照的時候就模模糊糊的,我還不時玩著燈籠。姐姐和妹妹吃飽了也來玩,我玩累了就去吃東西……
我希望下一次中秋節比這次中秋節過得更開心!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團圓節初三作文 篇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了解并參加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特色活動。但是,讓我最沉醉,樂在其中的還是——衡陽的中秋節。
天剛蒙蒙亮,就聽到客廳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原來,大家已經開始準備雞,鴨,魚,肉余十種食材。為什么呢?因為晚上要做一桌美味佳肴,所以要準備這么多食材!哈哈!這一上午的時間,沒想到一堆老人,婦女就把菜場“偷”了個精光。我們小孩子也不閑著,拿著預備好的紙燈籠,火鳳凰,等等左瞧瞧,右看看,好似在捉摸些什么?
重頭戲還在晚上7點才開始。!
剛過7點,家家戶戶就端著大鍋,小碗的東西飛奔到大殿前。把東西放在門前的大桌子,圍著桌子依次坐下,盼望著月圓之時。我也一同坐下來,期待這月圓之時。7點30分時,聽見有人大叫一聲:“月圓了!”我們一同仰望天空,眼珠轉也不轉的盯著那一輪明月,顯示出皎潔,淳樸!然后,雙手握緊不但為一家的團圓做了個見證,而且希望以后一家人能經常團圓,相聚在一起賞月。賞完月,便是吃月餅了,我們每家做的月餅不但有十幾種口味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精華是:我們每家的孩子要在月餅里寫一句祝福的話,家家互相祝愿幸福,美滿。
吃完月餅后,就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燈會:誰要是答對了題,便可以找“少東家”領獎。每一次的燈會我都十分的開心,因為我每次拿獎品都會拿到手軟!再燈會的那一條街上,游蕩了許許多多的表演者,每一場表演都十分精彩,引人入勝。頓時,街上變得十分熱鬧。最后,一個節目便是——聽月老講故事。每次到了燈會后在另一方的榕樹下有一群小孩圍著一位化裝成月老的老人講故事。只要是不超過15歲得小孩便可以搬個小板凳坐在樹下聽月亮上的故事。每次,我和鄰居的孩子都聽的十分入迷,沉醉在故事中。希望真的有月老為我們實現愿望。慢慢的,大家都回家歇息了,都陷入了甜蜜夢鄉。
這就是衡陽的中秋節,讓人難忘,這風俗真是與眾不同,我過了一次就愛上了它,我相信你也是。我現在還沉醉在衡陽的中秋節中。
中秋節團圓節初三作文 篇3
每年的農歷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按照中國的農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叫秋夕、月夕、八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很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有吃月餅、賞月、猜燈謎等習俗。中秋節起源于中國,是東亞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不僅僅是華人的節慶,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節日。
今天,我一早就起床了,不知道今天早上吃什么好吃的不一會,到吃飯的時間了,我來到餐桌前一看,原來是又香又好吃的月餅!我隨手拿了一塊準備吃時,又看到了比這個還大的月餅,于是我把小的月餅放到了盒子里,把大的月餅拿了過來,我一看,這個月餅真大,肯定很好吃,我拿起月餅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到晚上的時候我們開始賞月了,我和爸爸媽媽來到陽臺坐在凳子上準備賞月,我看了看月亮,它像一個大圓盤,又像一個大大的月餅,想起來就讓人流口水。
今天中秋節過的真高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