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話團圓五年級作文(精選3篇)
中秋話團圓五年級作文 篇1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讀著這一句句膾炙人口的千古名詩,又一次讓我沉浸在中秋的'濃濃意境中了。
中秋節被人們稱為團圓節,它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之一。每年八月十五,人們都會團聚在一起共敘離別之情,長輩們還會供起月神,為家人祈福,祝愿全家平安幸福,又舉家品味著一塊塊又香又甜的月餅,欣賞著那一輪散發著淡淡清輝的明月,是何等快樂的事啊!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個舉國歡聚的佳節里,還有不少人無法團圓在一起。有的是駐守在祖國邊疆的軍人們,為了祖國的和平,為了人民的幸福,他們只能把濃濃的思鄉之情寄托于明月清風之中;有的是災區的孤兒,他們在地震中、泥石流中失去了親人,他們只能把對親人的思念化作滴滴淚水灑落枕邊,月兒會把他們的思念帶入天堂;還有那些身在異國他鄉的同胞們,只能借著越洋電話向家鄉人問好……無論路途多遠,思念之情無法阻隔。
金秋時節,當一輪明月高掛在天空時,從古至今,時代在變遷,可人們期盼與親人的團圓,源源不斷的思鄉之情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在這中秋節,我要對偉大的祖國母親說聲:“中秋快樂,國泰民安!祖國人民心連心,團團圓圓是一家人!”
中秋話團圓五年級作文 篇2
家里真熱鬧啊!我和姐姐玩彈力球,特別高興!奶奶和姑姑正在包餃子;爺爺親自下廚;媽媽累了,正在睡覺。這個爸爸不去幫忙,在臥室里玩電腦。姐姐說:“吃飯了,吃飯了!”桌子上有素三鮮水餃、芹菜肉水餃、炸魚、燉魚、蒜茄子、豆角燉肉、燉土豆……我說:“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姑姑、姐姐中秋節快樂!”我們特別高興,因為全家人都來爺爺、奶奶家過節!
月亮高高地掛在空中,露出燦爛的笑容,月光如水。這美好的中秋真讓我回味無窮!
中秋話團圓五年級作文 篇3
在我成長的路程上,經歷過許多事情,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我學長笛的經歷。
在六年級畢業晚會上,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同學,個個多才多藝,能歌善舞,身懷絕技。平時文靜秀氣的“林黛玉”現代舞跳得如此放曠,嘻嘻哈哈的體育委員竟然和劉謙是同行,連一向嚴肅認真的班長把《大海》唱得高亢動聽,勝過小沈陽我確實被“雷”倒了,我想我也要有一技之長,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我決定選擇學長笛,因為吹長笛的人常常有著瀟灑優雅的氣質,況且笛子的聲音清脆悅耳,給人如春風拂面般的感覺,最重要的一點是覺得長笛學起來比較簡單。
可是事實并不像我想像的那么簡單,真是應了“萬事開頭難”這句話。>第一次上課,我就感到頭暈目眩,四肢乏力。原來吹長笛要的是氣力和足夠的肺活量,而這些對一個初學者是達不到的,所以在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我已經感受到了缺氧,眼前幾乎一片漆黑,很長一段時間才慢慢緩過勁來。
我當時面對的不只是氣力不夠,還有指法不熟練、樂譜上的音符不認識等。這重重的困難,像一座座大山,擋在我面前。但我一定要翻過這一座座山。于是我在家里一遍遍的練習,直到嘴上起泡、手臂舉酸、手練的麻木、僵硬才肯停下來。雖然這過程中有艱辛,但也有快樂,因為我每當學會一個音符、一首歌,我就會有一種自豪感。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個月的艱苦歷練,我終于能瀟灑自如的吹奏長笛了,每當學習勞累時,我就拿起我的長笛,曼妙動人清脆悅耳的曲子就從嘴邊流淌出來,流進我的心里,同時流進心里的還有我收獲后的喜悅和幸福。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夢寐以求的理想圣地,能來到這理想圣地的人們,都有著一些難以忘懷的經歷,而這些經歷就是這圣地后面的那一條泥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