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秋美食大全
貴州
貴州 黔式月餅不同于廣式月餅,它是用烤的方法,用面粉500克、豬板油、糖稀、清水拌勻揉成水油皮;面粉250克與豬油拌合擦成“干油酥”。分別下劑后,將干油酥包入水油皮中,開暗酥制成40克一個的酥皮坯劑子,再將每個劑子按圓餅皮子備用。芝麻、瓜子肉、核桃烤熟,剁成細粒混合,加入熟火腿末、大棗、瓜蓉、熟粉、冰糖、鹽拌勻成餡料。 將適量的餡料包入皮坯劑中,收口朝下,壓成扁圓形,放入刷過油的烤盤中,入烤爐用面火210℃,底火180℃的爐溫烤15~20分鐘至表面金黃、里面成熟即成。色澤金黃、外殼酥脆,層次分明;餡心甜中帶咸,香甜爽口,營養豐富。師傅說酥層要開得薄而均勻,月餅坯子入烤盤時要墊上一張白油紙。
陜西
中秋佳節,陜西人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它作為解暑良品,性寒涼,糖多,能清熱瀉火,具有寬中下氣、利尿、治血痢、解酒毒的功效。在中秋月圓之時,一邊乘涼賞月,一邊吃著解暑的西瓜,涼意宜人,更增一家團聚的天倫之樂。而且,吃月餅之余吃上塊西瓜,清熱解膩。久而久之,吃西瓜成為了陜西人過中秋的習慣,所以當今陜西人中秋都會吃西瓜。而西瓜切成蓮花狀,只是為了配合中秋的節日氣氛,增加喜慶吉祥。
浙江
浙江 杭州的莼菜鱸魚燴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肴,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莼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思鄉的“莼菜、鱸魚”,棄官返回故里的史實,這一故事不僅成為千古美談,并使莼菜成為思鄉的象征。 莼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時令菜羹。莼菜又稱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葉草植物。莼菜的根、莖、葉不僅碧綠清香,鮮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莼菜為春、秋二季皆可摘取,但以秋莼為多為好。
四川
在川西地區,煙熏鴨子是中秋節必備佳品,最適合秋季制作,因中秋那時鴨子已長大,肥瘦適宜。清理干凈鴨子,用稻草煙熏至呈茶色,出爐后以鹵水調制,加以香料、食鹽、糖色等,即可烹制成色澤金紅、肉質細嫩、煙香濃郁的煙熏鴨。
中秋節四川人除吃煙熏鴨外,還有吃麻餅、蜜餅的習慣。麻餅是歷史悠久的正宗川點。椒鹽麻餅除了麻餅的皮薄心多、馨香味素等特點外,配料中有花椒、食鹽,成為純甜、微麻、略咸的特殊風味。相傳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時,合肥人張德勝被朱元璋任為先鋒,為了籌辦干糧特制一種大“金錢餅”,叫麻餅,以餉水軍,士氣大振,擊敗元軍。朱元璋聞訊后,稱之為“得勝餅”。
上海
上海人中秋宴喜歡以桂花蜜酒佐食。因為他們認為桂花是富貴吉祥、子孫昌盛的象征,中秋喝桂花蜜酒,意為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據史料載,2300多年前戰國時期詩人屈原曾經寫下關于桂花的美句:“奠桂酒兮椒漿”、“沛吾乘兮桂舟”。其實,5xx年前民間就有釀制桂花美酒的傳統,代表著團圓涵義的桂花酒中秋飲用也成為了傳統。桂花蜜酒呈天然淡黃色、酒質清新醇和、綿甜爽凈,具有獨特純天然香味,為佐食之上品。而且,長期適量飲用,具有滋養、調理、養容、養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