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中秋節小學作文(精選5篇)
美麗的中秋節小學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了,在月光的照映下,我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是關于中秋節的來歷的: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看完資料,關上電腦。那像白玉盤般散發著皎潔月光的月亮嵌在黑色的天幕中,我轉身回到了房間,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美麗的中秋節小學作文 篇2
象征著祥和、團圓的中秋佳節終于姍姍而來,它是我們中國特有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喜歡的節日之一。我家如往常一樣,早早的地吃完晚飯,我便急不可待的地把桌子搬到陽臺,一家人在桌上,邊吃邊等著賞月。夜不知不覺的來了,我仰望著蔚藍的天空,只有幾片薄紗似的輕云和幾顆眨著明亮眼睛的頑皮星星。我想“星星都出來了月亮怎么還不出來?是不是被天狗吞了?”望眼欲穿的我著急地問,媽媽說“天狗吃不了的,有星星保衛著。”終于月亮在人們的千呼萬喊中出來了,她身穿黃色的美麗夏衣,如同羞答答的少女,又像一個文靜的姑娘猶抱著琵琶半遮臉似的順手撕一塊云彩遮擋自己,月光淺淺的,給人一種朦朧的美,這時月兒隱隱約約的,我想她是不是在跟云姐姐擁抱或和星星弟弟說悄悄話。
終于她鼓起勇氣,邁向天空,像一個大玉盤似的高高的掛在天空,盡情的把柔和的月光灑向人間,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照在樹上,透過枝葉,斑斑駁駁的撒在地上,照在花上,花兒顯更加艷麗,就在我驚嘆月亮如此美麗時,爸爸跟我說“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是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沐浴在月光下,微風徐徐飛來,我看著、想著,銀盤上似乎有陰影,我便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那美麗的嫦娥是不是還在碧水清宮中?玉兔是不是還在專心致志的搗藥?吳剛是不是還在砍著那又大又粗的桂花樹?他們生活的好嗎?我想在這個佳節里乘著飛船去探望寂寞中的他們,月亮漸漸暗了,不如先前那樣明亮了,它似乎也困了,月亮睡覺樣子真是楚楚動人。每逢家節倍思親,中秋佳節的月,是美麗的,是迷人的,更是神秘的,它捎帶著幾許祝福,幾許希望,幾許人倫之情飛向遠方。
美麗的中秋節小學作文 篇3
嘿!你們知道今天事什么日子嗎?今天就是“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中秋節可以說是大人小孩都開心的日子!為什么呢?因為今天是國定假日喲!你想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你想了解最特別的中秋習俗嗎?歡迎搭乘最酷最炫的“夢境探險機”一起去探險啰!走!
咦?這里是哪里呀?嘿!這就是我們冒險的第一站,“跨越時空——中秋大探索”在這站我們可以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喔!在元朝末年元順帝時,住在漢人家中的韃子仍像王爺一般的讓漢人供養著,你知道什么是“韃子”嗎?“韃子”就是指元朝的士兵?為什么他們會居住在漢人家中呢?當然是元順帝下的命令啰!韃子們百般欺凌漢人?漢人們終于忍無可忍了!于是他們決定在八月十五日(農歷)這一天一舉消滅元朝。
八月十五日那天?許多漢人假扮成賣月餅的商人,而他們賣的月餅有分兩種,一種是賣給蒙古人,里面的餡就跟一般的月餅相同;而另一種則是賣給漢人的,他的內餡就很特別啰!除了一般的餡以外,還附上一張紙條,紙上寫著:“今夜起義,*韃子。”就在酒足飯飽的秋夜,韃子安安穩穩的做著美夢時,突然!“殺!”一陣叫喊聲,原來是那些把家中供養的韃子殺死后,殺到皇宮中的漢人們;就這樣靠著大家的努力終于把元朝給*了,于是后人就將這天定為“中秋節”。
接著我們來到的是第二站——“就愛過中秋”。在這一站我們可知道中國一些省縣的特別中秋習俗;首先我要介紹的是河北省河間縣,當地的雨水非常特別,以秋為苦,中秋節若是下雨,當年的蔬菜味道一定不佳呢!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是江蘇省的蘇州,在中秋節時當地人取促織蟲相斗;在廣東省各地中秋有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朝末年殺韃的歷史。中秋殺韃后,便以其頭祭月,后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在剝玉頭皮時,仍稱為“剝鬼皮”呢!有趣吧!
這次的時空冒險或夢境冒險,好玩嗎?希望你們覺得有趣喲!
美麗的中秋節小學作文 篇4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由于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節,民間俗稱八月節,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后,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而現在,我們最熟悉又看到的最多可能就是月餅了。然而,中秋之至,為什么我們如此的對月餅,而月餅又有什么含義呢?
首先,月餅的做工精美,美味可口,無論是作為主食還是零食都是居家旅行的佳品。而且月餅易攜帶且存放時間相比較起來較長,所以自然而然的,月餅就成為了中秋的主流。那么關于月餅的含義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有意義的還是月餅表達的親情、愛情和鄉情以及那種團團圓圓的象征。
在中秋這一天情侶之間互送月餅,互相祝福,表達了真摯的情意綿綿的愛情。月餅表達了惜別、眷戀和天長地久之情。幾乎所有的炎黃子孫,無論在國內、在家鄉,還是在世界各地、在天涯海角,都在中秋節這一天吃餅賞月、望月思鄉、寄托情思。一塊月餅表達了在外游子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親情和鄉情,溝通人們之間的感情,表達美好的祝福。同事和朋友之間送上一份月餅表達了互相之間親密的友情。送上一份七星伴月、福星高照、百壽宴點等月餅,表達了人們對老人長者的尊敬和美好祝福。
美麗的中秋節小學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沒錯!就是那個家人團聚。一起吃月餅、賞月的日子。
晚霞漸漸退去,天色暗了下來,天空的東邊升起了一輪明月。我們坐在家外的院子里,開始了我們的賞月。
今天晚上是陰天,天上的月亮若隱若現。有時在云層外,把四周照的一片光明;有時又躲在云層里,好似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月亮真圓啊!高高地懸掛在天空上,它灑下了銀光,似乎覆蓋了整個大地。月亮的旁邊還有一層薄薄的云霧,把月亮輕輕地包住了。看著看著,我不由得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好像看到了嫦娥,在我們快樂地過中秋節時,她是多么孤獨啊!我真希望有一天嫦娥也會來到我們人間,和我們一起過幸福,快樂的中秋節。爸爸詩興大起,隨口就背出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就知道爸爸要說什么團聚離別的話題,我認為這個話題太沉重了,不想談,于是就用一句我學過的詩把爸爸這個話題給“打”了回去;“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
我腦袋里忽然冒出一個念頭:我國近年發射的嫦娥一號。據我所知,我們下一步就要登月了。這次嫦娥一號已經否定了“月背文明說”,那些科學家太偉大了!讓我們國家幾千年嫦娥奔月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所以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也來研究月亮,為祖國作貢獻。
我們一家人一起吃著月餅.賞著月.談著與月亮有關的話題。不知不覺到了8點,我們依依不舍地向月亮說了聲再見就上床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