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自查報告(精選4篇)
科研自查報告 篇1
根據學校安排,我們本著“溝通了解,理解支持,肯定成績,發現問題,明確方向,總結發展”的精神分五個方面進行了督導自查,今將督導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常規事項
教育科研處所有成員按時到崗,自覺遵守各項工作紀律,上班時間不閑聊,積極完成工作任務,精神飽滿,富有朝氣和活力。團結協作,相互幫助,建立了真誠、開放、溫暖的團隊氛圍。辦公室內、活動室及咨詢室內較為干凈整潔,個別地方存有衛生死角,物品擺放有些散亂,存在衣服隨意搭在椅子背上的現象,已進行整改。
二、檔案管理
部門內部檔案主要分為心育類和課題類兩大塊,由兩名老師專門負責,每個檔案里面都有入檔物品名稱、日期和負責人。檔案門類較多,標識清晰,方便查閱,更新大部分較為及時,內容詳細,檔案盒外標簽統一整齊。檢查時發現部分檔案盒缺少目錄,也有個別內容沒及時填充,正在抓緊整改中。
三、宣傳工作
半學期發行《心橋》3期,《教科研資訊》1期,在《躍華通訊》發表消息若干。在學校內網教育科研相應欄目能夠及時發布相關資料。承辦的教育科研文化墻12塊展板已經定版,即將張貼懸掛。山東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評選活動、全市教育科研會議、全省課題主持人培訓會議等會議精神做到了及時匯報和下達。
四、心理課堂教學情況
對初高職三個學部相應班級提供心理課教學服務,加強了體驗式心理課教學研究,討論制定了心理課教師教學規范和心理課評價標準,堅持每兩周對每位青年教師進行聽評課指導至少一次,青年教師工作上進心十足,課堂記錄規范。
五、團體輔導課題研究情況
課題在繼續進行成果整理的同時,開始進入成果轉化推廣階段,為公共教育處全體員工和職教部新入職教師進行了4個單元的輔導,為職教部絕大部分在校班級共開展了9個主題合計36單元的輔導,師生反饋效果良好。
教育科研處
科研自查報告 篇2
根據學校期中工作督導安排,教育科研處本周開展部門內部自查工作。內部督導自查主要分兩階段進行:前三天為每人自查改進階段,每人對照工作分工和工作標準,自我檢查,自我反省,自我督導,自我改進,并寫出簡單的自我督導報告;后幾天為部門督導檢查改進階段,由司家棟總監和張付山主任組成督查組,對部門的各項工作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督導檢查,肯定了工作成績,也提出了相應的不足和應改進的方向。
一、部門團隊建設
自學期初即通過幾次全體會議討論制定了部門文化,確立了“為教師專業發展服務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為學校特色建設服務”的工作宗旨和“責任見證人品業績彰顯能力合作成就事業發展收獲尊嚴”的工作信念,制定了教育科研處年度工作計劃、工作制度、學習發展制度、心理教師工作職責、職員工作職責、心理協會章程等內部文件,通過每周一上午的部門例會和每單周六上午的集體學習時間,除常規工作布置強調外,還進行了“與青年教師談學習”“共讀圖書交流”“詩詞朗誦”“音樂鑒賞”等專題的討論交流或學習活動,還匯編印制了《教育科研處工作文件》,選派兩位心理教師參加體驗式員工培訓活動,有效凝煉了和諧團隊,初步形成了積極進取的部門工作風氣。特別是牟紅梅、徐洪潔、王真三位青年教師,制定了各自的發展規劃,堅持讀書學習,積極參與課題研究,表現出了拼搏進取的良好精神。
二、校級及以上課題管理
我們先行在部門內部反復強化科研課題研究的意義,而后通過全校中層以上干部會議、《教科研資訊》、課題管理文件編制印發、工作督導等多種方式營造科研課題研究的濃厚氛圍,將小學部申報立項的省級課題《構建小學單元整體教學實踐體系》進行了檔案管理,為初中部語文組申報的《和諧高效課堂下的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研究》課題組織成立了5人專家指導組,召開了立項評審會,這一課題研究已經步入正軌。其他如初中部政史地組和幼教部的課題也正在準備階段,我們下一步要鼓勵并指導他們加緊課題申報立項,以加入學校課題指導管理的軌道。不足之處是目前正式提交立項申請報告的課題太少,應繼續加強宣傳,鼓動更多部門更多人員加入課題研究行列。
三、教育科研處課題研究工作
按照工作計劃,教育科研處要牽頭開展兩項課題研究,一是“團體心理輔導課題開發實踐研究”,一是“九型人格學說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這兩個課題正處于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確定了分別由司家棟總監和張付山主任為課題第一負責人,成立了20人和5人的課題組,召開了課題組成員會議,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工作分工,研究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按照分工開展課題研究準備工作。下一步應加強課題研究節奏,盡快完成課題立項申請報告,按照實施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研究。
四、體驗式心理課程實踐工作
本學期仍舊是在高中、初中、職教三個學部開設有班級體驗式心理課,根據部門新招聘一位剛畢業心理老師和一位新助教的實際情況,將隊伍調整組合,在課程表設計上用足心思,讓兩位新員工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向另外兩位心理教師學習,并加強對新員工的培訓指導,加強集體備課討論研究,開展了4次集體聽評課活動,并隨時利用作助教等機會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既保證了兩位新員工的快速適應與成長,也促進了“老教師”改進提高。此方面的不足是課程開發上僅限于老課案的改進完善,還沒有進行新課案的開發研究,下半學期力爭在這方面有所突破。
五、員工培訓工作
10月份對以中國教師報和中國名校共同體為主的共計70多位員工(另有10多人全程觀摩)進行了體驗式心理培訓,雖然與前幾屆培訓相比成員非常特殊、規模超大,但經過培訓團隊的精心準備和全力付出,培訓效果絲毫不減,在全國教育記者界擴大了我校的影響,并為學校贏得了“中國教師報編輯記者教育實踐基地”的榮譽牌匾。
六、其他常規工作
1.個別心理咨詢工作:除對主動求助的學生和個別班主任推薦的學生咨詢外,還在心理課堂內外主動輔導學生。
2.繼續組建職教心理協會,開展心理培訓和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宣傳活動。
3.堅持每兩周一期《心橋》,至今發行5期,其中有4期是專刊:開學適應專刊、教師節專刊、精神衛生日專刊、家庭教育專刊。
4.每個月發行一期《教科研資訊》,重點發布與學術活動有關的校內科研信息和校級以上課題的動態及成果等,營造較為濃厚了科研氛圍。
5.有衛生輪流值日表,工作場所衛生保持基本良好;文化制度上墻,美化了辦公環境。
6.檔案管理:有專門的檔案櫥,專人分工管理,檔案較為齊全、工整。
7.不足之處:心理協會培訓常因故中斷,協會組織尚未完全建立起來;用于心理咨詢的電子信箱存在收發不夠及時現象;衛生存在死角,尚需徹底打掃。
科研自查報告 篇3
一、領導重視,保障到位
1、加強組織領導。中心校成立了以李小安校長為組長、張永軍為責任組長的教科研工作領導小組,中心教研組具體組織實施。領導小組制定計劃,落實責任,有步驟的開展教科研工作。
2、健全組織機構。中心教研組成員分工明確,教研、宣傳、電教相互協作,合為一體。民主、四合、五小、建設等規模學校建有教科室,其他學校由副校長或教導主任分管教科室工作。
3、工作經費保障。中心教研組配備有攝像機、照相機、ipad、電腦等辦公設備,外出學習、教研經費充足,《教育》每年出刊4期,征訂教育類報刊10余種,對教育質量優秀單位和個人中心校每年都有表彰獎勵。
二、制定計劃,落實方案
1、制定計劃,有序開展教科研工作。每學期開學前,都能根據教研室的工作要點,結合中心校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計劃,在寒暑假的教育工作會議上宣讀,詳細安排每月的教研活動,使我鎮教科研活動有序開展。
2、落實方案,督導檢查教科研工作。為保證計劃的落實,中心校每學期都要在開學初、學期中、學期末對各校的教科研工作進行督導檢查,每次檢查都制定有考核標準,要求學校先自查,撰寫工作總結,保證計劃的落實。民主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工作方案可行,并能按照方案有步驟的實施,各中小學、幼兒園的各類計劃、總結齊全。
三、活動助推,注重過程
1、教學能手評賽。元月份,中心校就下發了“xx鎮中心校關于教學能手評選活動的.通知”,3月初,開展學校、教研協作區、中心校三個層面的教學能手評賽活動,通過層層選拔、培養,推薦的10名教師都獲得了區級教學能手稱號,其中白春麗榮獲市級教學能手稱號。
2、學科賽教活動。9月份,中心校結合區教研室的文件精神,組織各校開展全員賽教活動,要求各校制定方案,上報過程性材料。在此基礎上,中心校選拔45人參加鎮級賽教,推薦區級賽教13人,其中8人獲得一等獎,5人獲得二等獎。
3、聯片教研活動。每學期,中心校都要在民主、五小、四合、建設、富強、中心幼兒園6個聯片教研協作區開展活動,每次活動都要開展聽課評課、名師送課、專題講座等活動,發揮了我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提升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今年,中心校分別在民主、五小、四合、團結、龍潭、梅花石、富強、冉砭、新華、建小、七一等學校開展聯片教研活動。
4、市區研討交流。中心校每年都要承擔市區的教學觀摩研討會,x年,我們承擔了“安康市課改協作體例會”、“漢濱區中考研討會”、“漢濱區名師大篷車送教活動”等,邀請區教研室領導專家到民主、四合、富強、五小、中心幼兒園、新華小學等學校聽課評課、交流研討。
四、團隊建設,注重實效
1、學科帶頭人工作坊建設。以“張永軍學科帶頭人”工作坊建設為契機,把我鎮的省市區教學能手整合,組建名師團隊,發揮中心教研組的“服務、研究、指導”職能,中心組全體成員為服務團隊。一年來,這個團隊到白河、漢陰、紫陽、平利、市初中等縣區開展工作,同時積極參與漢濱區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此基礎上,中心教研組聽課260余節。
2、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建設。我鎮把“區、鎮、校”的“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作為重要抓手,學校有骨干教師培養對象,中心校有骨干教師培養方案,通過學習、培訓、賽教、送教等方式,培育骨干教師。一年來,培養省級教學新秀林曉鋒、鄧良力、朱婷、余光麗4人,市區級教學能手白春麗等10人,區級賽教一、二等獎劉吉康等13人,鎮級教學能手及賽教一等獎50余人。
五、校本研修,扎實有效
1、完善校本研修標準和手冊。結合漢濱區校本研修學時認定標準和研修手冊范本,中心校和學校制定了切合學校實際的標準和手冊,積極開展理論學習、聽課評課、交流研討、學習培訓等活動,校本研修過程性材料詳實。
2、加強校本研修檢查和學時認定。中心校在每次的工作檢查中都要通過翻閱手冊、匯報交流等形式對校本研修工作進行查驗。年終,各校通過教師自評、學校認定、中心校確定的方式對校本研修學時進行認定。
3、校本研修成果初顯。教育專著《“預檢展評測”教學模式研究》已經出版發行,在省市級報刊如《中學數學教學參考》、《安康教育》上發表論文、案例、隨筆30余篇,在區級以上網絡媒體上發表文章200余篇,有15人的校本研修成果獲得區級一二等獎。
六、質量監測,認真組織
1、期末質量檢測。以教研協作區為單位組織期末質量檢測工作,做到學校之間互換監考、統一閱卷,在上報成績的同時提交試卷分析。
2、期中質量抽測。在5月初,我們對全鎮的八年級數學、英語和四年級的語文、數學進行了質量抽測,中心校統一調配監考、閱卷教師,宣讀了分析報告,表彰了優秀學校,匯編了抽測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中考模擬檢測。組織了3次全鎮檢測,1次四鎮聯考,通過查找問題、比較差距,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七、存在的問題
1、檔案資料不夠完善。很多教科研活動的過程性材料沒有收集整理,材料內容顯得單薄。
2、影視教育還需加強。要積極主動的和區教研室聯系,開展好放映組織工作,同時加強教師、學生的影評工作。
3、教科研水平有待提升。中心教研組的教科研能力離上級的要求還相差甚遠,離學校的期望還有差距,自我提升的空間很大。
科研自查報告 篇4
根據學校安排,在司家棟總監的指導下,我們本著“溝通了解,理解支持,肯定成績,發現問題,明確方向,總結發展”的精神分七個方面進行了督導自查,今將督導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常規事項
教育科研處所有成員按時到崗,有事能夠主動請假,自覺遵守各項工作紀律,上班時間忙碌充實,積極完成工作任務,精神飽滿,富有朝氣和活力。團結協作,相互幫助,建立了真誠、開放、溫暖的團隊氛圍。辦公室內、活動室及咨詢室內較為干凈整潔;咨詢室兼有倉庫功能,室內雜物較多;活動室窗簾老化破損嚴重,準備盡快更換。
二、檔案管理
部門內部檔案主要分為心育類和課題類兩大部分,由兩名老師專門負責,每個檔案里面都有入檔物品名稱、日期和負責人。檔案門類較多,標識清晰,方便查閱,大部分更新較為及時,內容詳細,檔案盒外標簽統一整齊。檢查時發現部分檔案盒有個別新內容沒及時填充,已經進行了整改。
三、部門建設
本學期重點制訂并落實了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十個一”工程,內容包括:每學期開發一個心理活動新課案;每學期上一次心理公開課;每學期末參加一次心理課案展評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每學期開展一項個人小課題研究;每學年參加一次全校教育科研論文評選;每學期讀一本專業書籍;每學期做一次部門內部交流報告;每周發表工作博客;每月撰寫通訊文章。工程進展情況每月底進行通報,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學習與成長。
四、宣傳工作
半學期時間內,發行《心橋》6期,《教科研資訊》1期,《躍華教科研》1期。在學校內網教育科研相應欄目能夠及時發布相關資料。部門內每人每月至少撰寫與工作有關的通訊報道,強化了溝通宣傳意識,也鍛煉了寫作和總結能力。10月份的“精神衛生日專題宣傳活動”豐富多彩,達到了預期效果。
五、心理課堂教學情況
對初高職三個學部相應班級提供心理課教學服務,根據期初制訂的課程計劃,加強了體驗式心理課教學研究,較好地落實了心理課教師教學規范,堅持平均每周對青年教師進行聽評課指導一次,青年教師工作上進心十足,課堂記錄規范。
六、團體輔導課題研究情況
課題在繼續進行成果總結整理的同時,開始進入成果轉化推廣和結題準備階段,為高一軍訓新生進行了團體輔導,另為部分班級及德州學院心理專業學生開展了不同主題的輔導,師生反饋效果良好。
七、全校教育科研指導工作
學期初全校教師大會上,組織了課題研究成果交流匯報。為職教部承擔的兩項校級課題舉辦了開題儀式,并于近期進行課題交流座談會,了解課題開展進展情況,并就有關問題給予相應指導。利用《躍華教科研》《教科研資訊》兩個宣傳平臺,及時交流宣傳各課題開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