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教養的途徑
結合課文,聯系現實,引起共鳴,激發興趣,端正對課文的認識,避免概念化的圖解,以便更深入解讀文本。閱讀課文
概括要點對黑塞的了解,對現實生活中閱讀經典情況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但那些都無法代替我們對文本的閱讀,唯有認真閱讀文本才能準確把握作者思想,才能進一步深化對作品的認識。1、認真閱讀課文,并將每一小節的中心句圈畫出來。2、課堂交流閱讀成果,明示自己圈畫的語句。其他同學可以發表不同意見。對作家思想的認識,對作品內涵的把握,最終必須落實到文本閱讀上。試用本對課文的壓縮為課內閱讀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們要舍得化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研讀文本,以糾正教學實踐中重拓展闡發輕文本閱讀的傾向。點評警句深化認識1、只有將泛讀與精讀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把閱讀引向深入。教師以典型語句作例子,進行精當點評,示范帶動。2、創設寬松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每一個同學都有話要說。3、對學生的看法要進行及時恰當的點評。1、找出一句你感受最深的話,在課本上作眉批,寫出自己的認識。2、課堂交流看法,要言簡意賅。3、大膽提出不同看法,在質疑切磋中深化認識。1、眉批可以把讀和寫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又發揮了課本大開本多空白的優勢。2、創設全方位互動的教學環境,實現語文課堂的動態生成。提出問題拓展引伸在學生點評質疑的基礎上,教師要居高臨遠,提出更深刻的問題,把閱讀引向深入。1、黑塞認為真正的閱讀“必須讀杰作”。什么能稱得上經典和杰作?該怎么閱讀?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和當代作家周國平給出了很好的解釋。2、面對享樂和時髦讀物的誘惑,讓人很難取舍,生活中的我們困惑重重。“荒原狼”哈立•哈勒爾也許能使我們更多關注自身的精神成長。3、作者認為閱讀沒有終點,“在眼前的終點后面,又將展現出一片片新的廣闊的原野”。黑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答謝詞給出了答案,他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玻璃球游戲》也是最好的證明。4、讀書是寂寞的,一如作者閱讀歌德的《親和力》,讀書又是快樂的,陶淵明的欣然忘食,王國維的驀然回首,也只有潛心閱讀的人才能夠體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提出的問題,敢于和老師爭論,大膽展示自己的觀點。學生的看法不能代替教師的認識,學生的發言不能取代教師的講解,教師必要的講解既體現了其主導作用,又可以將文本閱讀推向更高境界。
課后作業
學習反饋課外自學一篇黑塞的詩歌、雜文或小說,并寫出500字的評論。在隨筆本上完成。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結合可以將閱讀成果固化,可以將閱讀引向更高層次。思路點撥“問題探討法”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關鍵是問題設計要有引領性——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解讀文章內涵;要有激發性——發掘學生潛能,激活學生思維,不斷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要有針對性——查漏補缺,破疑解惑,給學生閱讀提供有效的幫助。重點抓好以下環節:1、閱讀文本,自我發問,初步探討。2、課堂交流,詰難對答,深入探討。3、回歸文本,品味語言,細致探討。4、關照現實,回味反思,深入探討。練習舉隅1、黑塞認為真正的修養“目的不在于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對這句話應當如何理解?2、作者說:有的人一生中只讀過十來本書,卻仍然不失為真正的讀書人。也有人說:有知識不見得有文化,有文化未必有教養。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