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詩序》
師:同學們,老師有個問題想請問大家。不過,大家一定要說實話喲!
生:(喧動)什么問題?
師:大家是喜歡別人說你聰明呢,還是喜歡別人說你愚蠢?
生:(異口同聲)聰明!
師:看樣子啊,好智之心人皆有之,惡愚之心人皆亦有之。(生會心地笑)說自己愚蠢,在別人看來那是愚不可 及。可是,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就有這么一位'愚不可及'的人。他不僅自己稱'愚',而且連其所鐘愛的山水也被他以'愚'冠之。初中階段,同學們學過他的《捕蛇者說》。他就是被稱為唐宋什么'家'(生齊答:散文八大家)之一的、與誰齊名(生齊答:韓愈)的唐代文學家(停頓。生齊答)柳宗元。那么,他為什么以'愚'自稱并且稱他所鐘愛的山水為'愚'呢?今天,就讓我們用問題探源法來共同欣賞他的散文《愚溪詩序》,以解開我們心中的疑團。(板書課題)
【點評】導入設置了一種懸念,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好奇和思索,激發其探索的欲望。同時也注重積累,巧妙復習了相關文學常識。明確提出學習方法,指令明確。
師:這篇課文大家都讀熟了嗎?
生:(齊聲)讀熟了。
師:那好。現在呀,我來朗讀一遍,請大家當當老師,看我讀得好不好,有沒有錯誤,怎么樣?
生:(高聲)好!
師:聽的時候,請大家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字音是否正確,二是句中節奏是否準確,三是作者以愚自稱之處是否讀出了悲憤之情,四是次段愚溪'七愚景'是否讀出了層次感。(師范讀。其中故設三處機關:一句節奏出錯,一個字音讀錯,一個字讀成舊讀。)好,我讀完了,請大家評判評判?(生掌聲)謝謝大家的肯定!不過,我還是想聽聽大家批評性的意見。
生a:(遲疑,舉手)老師,我覺得您有兩個字的音讀錯了。(師期待神情,目光鼓勵)一個是'塞其流'的'塞'應該讀sāi,您讀成了sè;一個是'夫水,智者樂也'的'樂'應讀lè,您讀成了yào。
師:能不能說說你的理由?
生a:因為好像只有'閉塞'、'堵塞'、'塞責'這些詞中'塞'才讀sè,'樂'在這里的意思是'愛好,喜歡',應該讀lè。
師:好,好!能發現問題,還能說明理由。關于'塞'的讀音,你的意見非常正確。同學們注意,這個字有三個讀音。讀sài好說,如'要塞'、'塞外'等,讀sāi和sè時,要注意區分。當其為'堵塞'義時,在某些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合成詞中讀sè,而不讀sāi,除剛才××同學說的外,再比如'搪塞'、'淤塞'、'阻塞'等,其他情況下讀sāi而不讀sè。關于'樂',古人依反切讀為yào,沿襲至今。但反切注音,拼讀時隨意性較大。老師對'樂'的上古音和中古音進行過研究,認為讀yào無必然和充分依據,而且也違背字義之理。所以老師當場更正,這個字按無據從簡原則讀lè。這就叫'把復雜的問題搞簡單了,貢獻'!
生:(大笑)廣告辭呃!
師:好。還有哪位發現我朗讀的其他什么問題沒有?
生b:您朗讀確實讀出了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抑揚頓挫,很有感染力。愚溪七景您也讀出了層次感。但是我認為第一段的'今予家是溪'的節奏您讀錯了。
師:(鼓勵)能給老師糾正過來并說明理由嗎?
生b:'今予家是溪'應讀成'今予/家是溪',而您卻讀成了'今予家/是溪'。因為這句話的意思是'現在我在這條溪流邊安家',若按您的讀法,那意思就變成了'現在我的家就是這條溪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