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說兩篇
《差別》這一題目正是對小說中心內容的一個恰當的概括。通過買土豆這件事,讀者便會看出阿諾德和布魯諾在頭腦、眼光、意識等方面的差別。
課文評釋
等待散場
劉心武
已經是晚上9點鐘了,我才到達劇場門前。劇場里的芭蕾舞劇《天鵝湖》肯定已經跳完了如夢如幻的第二幕,而且華麗詭異的第三幕說不定也所剩不多。我是個狂熱的芭蕾舞迷,因此盡管因為業務上的急事耽擱到8點40分才得脫身,還是風風火火地跳進出租車趕到劇場。
[點撥:第一自然段,由“我”去看芭蕾舞劇作為引子,引出了下面故事的發生,即“我”在小說中的作用:線索作用。對時間的記敘,是下文贊美男女主人公純真愛情的一個因素。]
評析:以上為第一部分,由“我”去看芭蕾舞劇引出了故事。
我出了汽車才感覺到下著小雨。從我下車的地方到通向劇場大門的寬大階梯,還有一小段距離,為了避免淋雨,我從售票處以及相連的平房那兒繞向階梯,因為那里有擋雨的棚檐。我一邊小跑,一邊朝劇院大門望去,慌急中,我忽然撞到一個人的肩膀上,我立足定神一看,是個小伙子,戴著一副眼鏡。他的眼珠子在鏡片后也仔細打量著我。
[點撥:第二自然段,對“雨”的記敘,又是贊美兩個人純真愛情的一個因素。]
“您有票嗎?”
我吃了一驚。竟還有比我更癡迷芭蕾舞的。這劇場前的小廣場上,在路燈光下,霏霏細雨中活像巨型甲蟲的小汽車,默然地斜趴成一大排,除了我們倆再沒有別的人影。里面舞臺上劇已過半,他還在這里等退票?
[點撥:這一段對“車”的描寫,作用是:寫觀看舞劇的人很多。由此可見,此芭蕾舞劇是多么的吸引人。這與后文姑娘不看芭蕾舞劇,而看場外的小伙子形成鮮明對比。對“車”的描寫,又是贊美二人愛情的一個見證。]
“我自己要看!”我一邊回答他,一邊掏我的票。咦,怎么沒有?
“不,”那小伙子藹然地對我說,“我不要您的票,您快進去看吧!”
[點撥:小伙子一開始問“您有票嗎?”,與后來“不,我不要您的票”,這種矛盾的言語讓“我”感到費解,同時又是本文的一個懸念。]
我從衣兜里掏出一堆名片,從中抽出了那張寶貴的劇票,順口問:“你不看,呆在這兒干什么?”
“等散場。等她出來!
[點撥:“等待散場。等她出來!毙』镒拥幕卮鹗菍ι厦鎽夷畹囊粋籠統的解釋。]
我立刻明白,是一對戀人同時來等退票,只等到一張,因此小伙子讓姑娘先進去了。我倏地憶及自己的青春,一些當年的荒唐與甜蜜場景碎片般閃動在我心間,我不由表態:“啊,你比我更需要……你進去吧!”
[點撥:“我”的表態表現了“我”的心地善良與善解人意。“我”被“小伙子”感動了,想成全他們。更重要的是“我”想起自己年輕時的行為,想起當年那些“荒唐與甜蜜場景”,在感情上達到一種共鳴,也許“我”當年也做出了像小伙子一樣的“傻事”。]
我把票遞給他,他接過去,仔細地看了一下排數座號,退給了我,我那張票是頭等席,180元一張,他是在等我主動打折么?我忙表態:“不用給錢,快進去吧!”他卻仍然把我持票的手推開了。
[點撥:面對頭等席,小伙子卻將票退給了“我”,這又是一個懸念。]
我覺得這個小伙子很古怪。
小伙子很難為情,解釋說:“我答應在外面等她……她也許會隨時提前出來……我還是要在這兒一直等著散場……”說著便扭頭朝劇場大門張望,生怕在我們交談的一瞬間,那姑娘會從門內飄出,而他沒能及時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