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
運用相同材料多角度立論,發散思維是其中的關鍵。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思維是從給定的信息中產生信息,其著重點是從同一的來源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輸出。”另外,逆向思維,寫出作者全新的體驗與感受,也是避免立論時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有效方法。
合作探究
一、變換角度,多向思維
1.請同學們圍繞“門”進行思考,可以確立哪些觀點?學生們調動思維,各抒己見。
參考答案:(1)談“走后門”,暗寫社會上的官場腐。唬2)“長城和海關”,談中國過去的封閉和現在的改革開放;(3)“生死門”,談生與死帶給人們的深沉思考。
2.閱讀寓言《魯人徙越》,你能從幾個角度立論?
有個魯國人很會編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織絹,夫妻倆打算搬到越國去住。有人勸阻他說:“搬到越國去,你的處境會更加困窘的!濒攪藛柕溃骸盀槭裁茨兀俊蹦侨私忉屨f:“鞋是供人穿用的,可是越國人赤腳走路;絹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國人披散著頭發。憑著你的所長,搬到你的長處根本無法施展的國家去,卻想要不處于困境,可能辦得到嗎?”
參考論點:
正面:①凡事應先作調查研究,不打無準備之仗,才能成功;
反面:②正因為那里不穿鞋不戴帽子,所以可開拓新的廣闊的市場領域,可以大有作為;
側面:③每個人總是要有自己的一項本領;④做什么事都要揚長避短,方能百戰百勝;
全面:⑤決定問題不能盲目行動,必須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
3.閱讀下面一則材料,請每位同學選擇出四個逃生者,并要說出使人信服的理由。
在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有十個臨時來探險旅游的人:一個32歲的未婚女歌星;一個42歲的單身漢——細菌學家;一個法官;一個同性戀的醫生;一個美國副總統;還有一個非洲部落的酋長和他懷孕的妻子;一個有四個孩子的父親,他是個長期失業者,家庭生活一直靠做工的妻子維持;一個38歲的寡婦,她獨自扶養三個不到7歲的孩子;一個離了婚的男子,家中尚有一對10歲的孿生兒子。
傳來預報:當日晚上將發生強烈地震,該島極有可能沉入海底。當時島上只有一架可以搭載四人的直升飛機,并且只能飛出一次,別無其他的交通工具和出路。
訓練步驟:1.各人自寫文章;2.教師挑出幾篇典型的,由習作者上臺宣讀;3.先分小組評議,然后選代表在班上發言。
教師解說:本來,這次到小島上來探險旅游的人都是無辜的(至于此前的表現無法論定),但這個材料創設出一種特殊環境,要同學做出讓其中四個人逃生的抉擇,由于各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同,選擇也就大有差異。當然,這些選擇的正確與否是難以定論的,也無須定論的,關鍵是要講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同學們要善于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
選擇及理由簡介如下:
(1)“仁義說”(寡婦、酋長妻、失業者、離婚男);如果他們能逃生,那么他們的十個孩子和幾個親屬可免遭厄運,這是大仁大義。
(2)“性別說”(寡婦、酋長妻、歌星、離婚男):世上只有媽媽好,女士應該優先。離婚男雖然是男的,但他又當爹來又當媽。
(3)“價值說”(細菌學家、法官、歌星、寡婦):前三者都是人才,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寡婦獨自扶養三個不到7歲的孩子,活得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