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一般原則》教學設計
章節名稱:通用技術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第三章第二節《設計的一般原則》
教學目標分析: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手機全面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及學會與他人交流觀點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競答等方式,讓學生從中建構設計應遵循的一般原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增強對技術設計中人文因素的理解,創新意識以及對個人、社會、環境的責任心。
(2)通過對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分析評價,對設計的一般原則形成全面的、聯系的辨證觀。
教學內容分析:
通用技術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第三章第二節《設計的一般原則》(蘇教版)主要闡述了產品設計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創新、實用、經濟、美觀、道德、技術規范、可持續發展)以及各原則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因變和主次關系。本節內容是全章的重點。設計的一般原則既是設計的規范,又是評價的尺度。學生通過對設計的一般原則理解,能初步形成運用設計的一般原則評價產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對設計的一般原則及其關系的理解。
(2)初步應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些產品。
教學難點:
對設計原則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關系的理解。
教學策略設計:
在本節的教學中,教師將采用“主導—主體”的設計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知識建構和能力拓展。總體教學流程為:“情境導入——合作探究——強化理解——能力展現——總結提升”。本節安排2課時,第1課時通過探究進行知識的構建,第2課時通過競答,強化理解,并通過大量事例的分析評價,對設計的一般原則形成全面的、聯系的辨證觀。
教學資源準備:
手機的圖片和閱讀資料;
多媒體課件;
與本課內容相關的知識競賽題,并復印若干份;
教學過程設計:
第1課時:
1、 情景引入,組織學生小組調查
引入:今天我們學習產品設計的一般原則,我們以手機作為代表進行學習……
設計這樣一個情景:某手機開發單位,已經開發了很多產品(老師展示手機圖片),現在準備開發設計一款新型手機,在設計開始前準備做一次用戶調查。把學生分為幾個“用戶群體”( 年輕男性用戶,年輕女性用戶,工薪階層,高收入用戶等),請幾位學生作為設計單位的調查人員分別向這些用戶群作調查。
2、小組調查匯總,合作探究
調查之后,他們作歸納介紹,最后由老師(設計主管),總結新型手機的設計要求(原則)。
① 小組調查,一起探究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到手機消費者對手機的要求,請小組長將匯總的調查情況寫道黑板上。
附一個班課堂實錄小組調查情況:
年輕女性:漂亮、好看、使用、體積小、能上網、輻射小
年輕男性:個性、金屬外殼、帶mp4、上網、結實、外殼有金屬質感
工薪階層:經濟實用,能打電話就行
高收入用戶:功能多、樣式美觀、顯得高貴有派頭
讓我們換位思考:假設我們都是手機的設計者,我們應該怎么樣才讓我們設計的手機受消費者歡迎呢?就是要滿足顧客的需求,現在我們將黑板上的各項需求總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