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記
答案:樂觀闊朗
4、頷聯抓住早春兩景作 描寫。
答案:細節
5、上句在“殘雪壓枝”的冷色畫面上突出地勾描了暖色的“橘”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句用什么修辭手法寫活了地下竹筍正要破土而出的情態?
答案:在艱苦環境中看到亮色。“凍雷驚筍欲抽芽”為擬人的修辭方法。(春雷震破冰凍,那竹筍也被驚醒想發嫩芽。)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40分鐘)
(一)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干涸(hé) 數緡(mǐn) 安土重(zhònɡ)遷 蠱(gǔ)惑人心
b、粗獷(kuànɡ) 陰霾(mái) 屏(bǐnɡ)氣凝神 焚膏繼晷(guǐ)
c、慳(qiān)吝 詭譎(yù) 數(shuò)見不鮮 剛愎(bì)自用
d、畦塍(téng) 嗔(zhēn) 怒 審時度(duó)勢 莘(shēn)莘學子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忌諱 砥礪 蜚然成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b、芻議 磅礴 自鳴得意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c、煩燥 驛馬 焚膏繼晷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d、徇私 編纂 笙歌達旦 盛名之下,其實難負
3、解釋劃橫線詞的意思
(1)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
將軍身被堅執銳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記》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宜遍被四方上下《洛陽牡丹記》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燭之武退秦師》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觸龍說趙太后》
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
徐公何能及君也
失此利也,雖悔之,亦無及也
及撲入手,已股落腹裂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懷王悔,追張儀,不及!肚袀鳌
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
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觸龍說趙太后》
今越花不及洛陽甚遠
4、完成知識填空
牡丹之最——
⑴最早記載牡丹的著作是《神農本草經》(公元2世紀)
⑵最早栽種牡丹的皇家園林是洛陽“西苑”(公元6世紀)
⑶最早的牡丹專著是歐陽修的 (北宋)
⑷最早以牡丹“甲天下”的古都是
⑸最早的牡丹傳說是“武則天貶牡丹”(明)
⑹花瓣最多的牡丹是“魏紫”(約六七百片)
⑺花徑最小的牡丹是“野生黃牡丹”(直徑3~5厘米)
⑻最綠的牡丹是“豆綠”(近似葉綠)
⑼最黑的牡丹是“冠世墨玉”(深紫發黑)
⑽最紅的牡丹是“火煉金丹”(國旗紅)
⑾最白的牡丹是“夜光白”(白里透光)
⑿最藍的牡丹是“藍田玉”(粉里透藍)
⒀最黃的牡丹是“野黃牡丹”(與金同色)
⒁最奇特的牡丹是“嬌容三變”(花色可變化)
⒂與牡丹最相似的花卉是 (與牡丹同屬)
⒃最佳的間色牡丹是“二喬”(一朵花上兩種顏色)
⒄現存最古老的牡丹品種是“枯枝牡丹”(宋代栽種至今)
⒅)最大的觀賞牡丹勝地是 (每年牡丹花會期間接待游客百萬人次以上)
(二)閱讀下文,回答1-3題
牡丹的拒絕
——張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贊譽,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韻多姿,美得雍容華貴,美得絢麗嬌艷,美得驚世駭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確定、所公認了的。它的美不懼怕爭議和挑戰。
有多少人沒有欣賞過牡丹呢?
卻偏偏要坐上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千里萬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約而同,揣著焦渴與翹盼的心,濤濤黃河般地涌進洛陽城。
歐陽修曾有詩云:洛陽地脈花最重,牡丹尤為天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