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 羅蘭(節選)
b他們充滿對人生奔放的熱情和對世界極其嚴肅的理解。
c他們有著自覺的使命感和生命追求:“用創作和生動的語言恢復人民失去的信心,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d 他們有著一些共同的愛好。他們迷戀莎士比亞,他們推崇開闊的英雄般的生活,對托爾斯泰傾注了仰慕之情,把他當作剖析自己一生和犧牲自己一生的偶像。
④羅曼•羅蘭的個人才華和人生選擇
a 羅曼羅蘭被認為在描述歷史方面有著巨大的才能。他特別醉心于文化史的描述。
b 他逐漸形成著自己的世界觀:“我思故世界在”:永遠忠于自己對于生活的認識,自己的思考眼界是廣闊的世界而不僅僅是狹小的自我。
c 他對一切知識充滿興趣,如饑似渴地學習,他暗暗地寫詩作曲。他還夢想寫一部長篇小說,一部受生活磨難的真正藝術家的傳記,這就是后來成為他創作生活中第一縷霞光的《約翰•克利斯朵夫》。
總結:
這篇傳記從多個角度寫出了羅蘭思想成長的歷史,令人信服地說明了羅蘭日后獲得成就的多重原因。從羅曼•羅蘭在法國高等師范學校所接受的教育、他當時志同道合的同學朋友、當時社會的思想情形等方面——羅曼羅蘭身處的文化環境來看,羅曼羅蘭是時代的產兒,是時代文化培養和造就了羅蘭。但是,離開了個人的主觀因素,羅曼羅蘭也不會是后來成就斐然、有獨創性的羅曼羅蘭。這篇傳記在描述外在因素的同時,處處結合了羅蘭自己的志向、興趣、才華等。正是這兩者有機結合、互相滲透的描寫,作者茨威格生動而深刻、細致而豐富地刻繪了傳主形象:一個有著崇高的生命理想、受過嚴格的高等教育、醉心于文學藝術、擅長于描述文化歷史的羅曼羅蘭。
2.習題解說
⑴第一題命題意圖和參考答案
此題意在理解羅曼•羅蘭思想成長的外在要素。
參考答案 見前文的分析。
作為一個偉大的作家,運用怎樣的世界觀來觀察歷史,運用怎樣的人生態度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其世界觀和人生觀又是怎樣形成的,其藝術才華表現在哪些方面,后來在其作品中又是如何表現的,這些元素,在為一個作家(同時也包括其他行當的人)做傳時,如果剖析精要而得當,可以大大地提高傳記作品的價值。
⑵第二題命題意圖和參考答案
此題可以激發學生的一些個人聯想。
參考答案 不拘一格。可以同時向學生介紹羅曼羅蘭所寫的一些人物傳記作品,如《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等,并由這些傳記作品中傳主的思想品質與羅曼羅蘭本人進行某些對照。
⑶第三題命題意圖和參考答案
此題在于較為深入地理解羅曼•羅蘭的基本歷史觀。
參考答案 參見前文。
⑷第四題命題意圖和參考答案
了解這篇傳記作品的寫作技法之一:利用與傳主關系密切者的相關資料來突出傳主的形象。
參考答案 a 羅蘭的同窗好友。 b 羅蘭與托爾斯泰。
3.相關資料
⑴羅曼•羅蘭生平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29—1944.12.30),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和隨筆作家。出生于法國中部高原上一個小市鎮克拉姆西,母親是一位深具音樂素養的女性。羅曼•羅蘭的童年是沉悶憂郁的。故居面臨運河,家中禁止孩子出去亂跑,除了上學,不許出門,他就常常俯身在矮墻上,長時間凝視運河上污濁停滯的水和航行緩慢的駁船。沉悶的生活使羅蘭很早就向書本尋求樂趣。14歲時,他進入了巴黎圣路一中學理科班,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畢業后,他順利通過了中學教師就業考試,旋即去設在羅馬的法國考古學校當了兩年研究生,是羅馬法國文學院的杰出才子。1895年過藝術博士學位。同年回到法國,在巴黎高等師范學校講授美術史,并抽暇從事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