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⑥鳥并不永久地給人喜悅,有時也給人悲苦。我有過一次經驗,在東北的一間雙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見枝頭有一只麻雀,戰栗地跳動抖擻著,在啄食一塊干枯的葉子。但是我發現那麻雀的羽毛特別的長,而且是蓬松戟張著的:像是披著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聯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襤褸而臃腫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樣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⑦自從離開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見那樣多類型的鳥的跳蕩,也不再容易聽到那樣悅耳的鳥鳴。只是清早遇到煙突冒煙的時候,一群麻雀擠在檐下的煙突旁邊取暖,隔著窗紙有時還能看見伏在窗欞上的雀兒的映影,喜鵲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帶哨子的鴿子也很少看見在天空打旋。黃昏時偶爾還聽見寒鴉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還能聽見那像哭又像笑的鴟梟的怪叫。再令人觸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見的囚在籠里的小鳥兒了,但是我不忍看。
注 作者二戰時曾居住在四川,1949年后長期旅居中國臺灣。本文有刪節。
9.第⑤段中,“我對鳥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是什么?“幻想”的含義是什么?(6分)
答案 原因:作者愛鳥只愛其聲音和形體,并非受人們賦予鳥的各種文化意蘊的影響。
含義:指歷代詩文在杜鵑、夜鶯、云雀等身上長期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蘊。
10.本文在第②段和第⑥段中分別描寫“籠中鳥”和“給人悲苦”的麻雀,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答案 用籠中鳥、給人悲苦的麻雀反襯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那些好鳥的可愛,表達了對束縛鳥類自由的人的不滿,對處于悲苦環境中的鳥類及人類的同情。(意思對即可)
11.第⑦段說“自從離開四川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些“跳蕩”的鳥兒,聽不到“悅耳的鳥鳴”了,字里行間蘊含著什么思想感情?(6分)
答案 在盡情贊美鳥類的自由、活潑、俊俏的同時,表達出作者對自由、平等、幸福、美好人生的向往,以及對故土的深深眷戀。(意思對即可)
12.綜觀全文,本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4分)
答案 文中既有輕快的喜悅(集中體現在③、④段),也有深沉的感喟(⑥、⑦段)。
四、語言運用(16分)
13.下面一段話中有不夠簡明、不合事理的地方,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必須刪除的有哪四處?把刪除部分的序號填入下面橫線上。(4分)
internet已經成為①當今信息社會中最繁忙、最富有挑戰性、最具活力的②信息系統。它跨越時空③的限制,把世界各地的④有用信息快速地送到你的面前,⑤不僅能傳送文字、圖形、圖像,還能傳送聲音、動畫和視頻。它將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種族、⑥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⑦和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們聯系在一起。人們可以在internet上討論⑧他們關心的問題,查閱所需的資料,還可以在網上聽音樂、看電影、交友⑨聊天,甚至⑩還可以在網上觀光旅游、購物。
必須刪除的四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 ④ ⑥ ⑩
解析 刪②,因為前面有“信息社會”;刪④,因為無用的信息用不著傳遞;刪⑥,因為“不同膚色”與“不同種族”重復;刪⑩,因為“還可以”與“甚至”重復。
14.下面是著名主持人楊瀾對著名的國學大師季羨林的一段訪談,請你根據季老的回答補充出楊瀾的兩處提問語。(6分)
楊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