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員工微笑演講稿(精選5篇)
銀行員工微笑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行的。在這綠意濃濃、繁花似錦的季節,能夠有幸與大家相聚一堂,傾吐心聲,暢談理想,我感到十分激動。我演講的題目是《微笑的魅力》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二戰時期,一個被俘的囚犯為了逃避第二天就要行刑的恐懼,掏出他身上僅有的一支煙,但他翻遍身上所有的口袋,也沒找到可以點火的東西。于是,他透過鐵欄桿懇求警衛:“能借個火嗎?”警衛極不耐煩地聳了聳肩,幫他點燃了香煙。就在警衛為他點煙時,囚犯沖他下意識地笑了笑。剎那間,這微笑如同迸發出的火花般,打破了他們心靈間的隔閡。警衛原本沒有笑的意思,但當他看到囚犯的微笑時,嘴角也不經意地上揚笑了笑。點完煙后,他們開始像普通人那樣交談起來。后來,警衛默默地打開了牢門,悄悄地帶著囚犯從后門逃離了監獄,并一直護送到小鎮邊上。“一個微笑救了我的命。”
時過二十年后,故事的主人公還在為自己的那一次奇遇感慨。而讀到這個故事的我,也同樣感慨良多!是啊,微笑是人與人之間最真摯而不加修飾的情感表達。一個簡單的微笑,可以推倒仇恨的樊籬,可以化解冷漠的堅冰,可以解開惱人的心結,可以開啟沉重的心門!
我們金融業是以服務為主旋律的工作,“用心服務”是我們的承諾,“客戶滿意”是我們的追求。而要真正做到用心服務,做到優質服務,就要無論生張熟李,無論臺前柜后,都見展開笑顏。但微笑不是一個簡單的表情,微笑是心與心的溝通,是愛與愛的交流。這是微笑的魅力,也是我們服務的精髓。學會微笑,既是對客戶和企業負責,也是對自我的尊重和肯定。可以說,微笑,是一種責任,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境界。
作為大堂經理,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接待投訴客戶、處理投訴案例,管理和巡檢營業現場,以及協助上級領導工作。這使我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各種各樣需要協調的事情,也讓我切實體味到微笑服務的魅力!
記得有一次,一位客戶取錢后,又要求我們柜員為其換了兩百元零錢。沒有點鈔就離匆匆離開了。沒過多久,客戶一臉焦慮地回到窗口,說是少了一百元錢。眾所周知,錢款當面點清,離開后再來找不在我們的職責之內。但本著急客戶之所急的原則,我們柜員還是為其核對帳目。經過核查,沒有發現多余的錢。但顧客一再咬定,這一百元肯定錯在我們這里。她還振振有詞地說,是她換錢時抽出三張當成兩張。客戶的情緒越來越激動,一些難聽的話也辟頭蓋臉地扔向柜員。此時,窗口已排成了長龍,有些顧客已開始不耐煩地發牢騷。“一定要控制事態的發展”,我告誡自己。如果以置之不理的方式處理,或許會讓顧客很快安靜下來,但會給客戶造成很大的誤會。因為,她一口咬定錢就錯在我們這里,決不能讓客戶帶著誤會離開。于是,我來到柜臺外,微笑著請顧客跟我到大廳的一角,然后耐心地對她解釋,并向她保證,我一定會給她一個明白的交待。在我的勸慰下,客戶終于安靜了下來,并答應等我們下班后,隨我到監管科一起查看監查錄像帶。看了錄像帶后,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客戶終于無話可說了,但我知道她依然心存疑慮。于是,我給客戶留下自己的電話,以便有什么情況可以隨時溝通。聽了我的話,客戶很是感動,她說,我再回去好好找找。當天晚上,我接到了客戶的電話,她告訴我,是她弄錯了,并再三讓我向柜員轉達她的歉意。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理解了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互不理解的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是啊,心靈上的樊籬,往往可以使近在咫尺的人,遠隔天涯!但只要我們“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本著關愛、真誠的服務理念,堅持微笑服務,就可以融化這心靈的“堅冰”,清除這人間的“藩籬”。
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微笑的眼神,一句溫軟的問候,是我們贈與客戶的溫馨玫瑰,飽含著我們的深情與厚誼。客戶能夠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近年來,我們營銷部作為與客戶直接打交道的服務窗口,一直始終不渝地推行微笑式溫情服務,用心血和汗水兌現我們的每一句諾言。我們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堅持與時俱進地改進服務措施,開展以“人人都是形象,人人都是窗口”為主題的形象工程活動,深化銀行服務內涵,增強服務功能,拓展服務領域。不管是接待、咨詢、受理投訴等,都熱情服務,用我們的熱心、細心和耐心、換取客戶的安心、放心和舒心。以真誠的微笑縮短了與客戶的心理距離,以一點一滴的細致工作贏得客戶信賴。在服務中,我們注重以誠待人,以情感人。“沒有不對的客戶,只有不對的服務”是我們的座右銘。我們知道,文明服務需要有承受委屈的心胸和解釋的耐心,唯有注入真情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記得著名作家冰心老人有一句名言:“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是啊,因為對金融事業的熱愛,我們任勞任怨,盡心盡責,并把這分責任感化作天長日久的奉獻。因為對客戶的關愛,我們熱忱滿懷,耐心體貼,并把這份關愛心化為周到細致的服務!朋友們,讓我們因愛而微笑吧,讓我們在服務中感受微笑的魅力,在微笑中共同撐起金融事業的燦爛晴空!
銀行員工微笑演講稿 篇2
我是工行的一名普通員工,和所有的女孩一樣,孩提時都擁有一個美麗的夢想,希望自己能在工作生涯上有所成就。長大后,我選擇了在銀行工作,幾年來,一本本點鈔紙由新變舊,凝聚著我的汗水與心血;一串串數字的記錄,描繪著我一天天平凡的日子,我時刻用微笑去面對、用寬容去解讀、用執著譜寫屬于自己平凡而燦爛的青春!
人生風雨路,知識伴我行。為了提高自己的人生才華、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工作之余,我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金融方面的知識,以便針對每一位客戶而制定不同的服務計劃,力求做到最好。在日常的實際工作中,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輕松,個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工行的形象,我總是讓委屈的淚水流在心里,把真誠的微笑先給客戶。
我一直從事前臺的工作,每天都會面對許多不同類型的客戶,給每位客戶提供合適的優質的服務就是我每天的任務。形形色色的人與形形色色的事豐富了我的人生,我把他們看做是我最大的財富。
記得有一次,一位客戶到我柜臺存2萬塊錢,我在清點時發現有一張假幣,在會同營業經理仔細檢查后向客戶解釋說:這是一張假幣,對不起,按照人民銀行的規定我們要沒收。客戶頓時火冒三丈:你憑什么沒收,這錢是我從銀行取的。當看到我加蓋假幣章時,他的情緒更加激動了,開始在柜臺外大罵銀行,同時引來辦業務的十多為客戶的圍觀,為平息他的怨氣,不影響正常業務辦理,我耐心的向他講解有關假幣識別的要點,
并對他說:您先消消氣,我理解您現在的心情,這一百塊錢擱誰身上都不好受,也請您理解這是我們的工作,既然事情發生了咱就得想辦法杜絕它的再次發生不是嗎?客戶的態度開始緩和了,主動要我給他講解假幣的特點。他真誠、樸實的話語感動著我,我耐心的向他介紹應該怎樣識別真假人民幣,同時也給圍觀的客戶上了一堂生動的反假幣知識課。正是在心與心的交流中,我們奉上了我們真誠的服務同時也贏得了客戶的尊重。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漸漸的明白了在小事、在細微之處用“心”去服務才能贏得客戶這一道理。例如:根據老年客戶反應慢、手腳慢的特點,接待時應特別親切,辦理業務時要耐心,做到有問必答、百問不厭,業務辦理完畢后記得叮囑一聲:把東西收好,慢慢走!再有根據中年客戶普遍文化水平高,往往想問又不好意思問的特點,就要用簡明扼要的話主動向他們講明,提高工作效率,辦理完業務時可以遞上一些宣傳資料并歡迎他們在次來辦理業務。
第三就是年輕的客戶了,他們的特點是吸收新生事物的能力強,電子銀行、理財產品、基金、股票、黃金等等都想涉足,我們可以根據每位客戶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理財計劃,與他們拉近距離以朋友相待,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吸引來更多的客戶。
其實面對客戶,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暖人的問候,一個真誠的祝福,是平凡之中的平凡小事,但卻仿佛三冬送暖,如沐春風。平時的工作中有許多感人的點滴,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舞臺上默默的演繹著、耕耘著、無怨無悔的服務與付出著。每天從接待第一位顧客到送做最后一位顧客,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以統一、詳細、明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做到接待客戶有禮、有節、有度,處理業務規范、快速、準確,讓客戶感到和諧、友愛和溫馨,
因為我們懂得,自己的行為代表著工行的形象,沒有客戶就沒有我行業務的發展,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提供優質全面的服務,在本職崗位上奉獻一份光和熱,自覺維護我行的形象和榮譽,是我們每位員工的職責。
世界因為理解才攜起愛的手,人們因為理解才心心相通。的確,在這三尺柜臺,沒有T形臺上的霓裳倩影,也沒有明星的追捧人氣,但我依然樂在其中:每當看到柜臺前流著汗的農民,露出真摯信任的目光時;每當有挑剔的客戶辦好業務,真心實意的道一聲“謝謝”時;每當看到步履蹣跚的老人,接過存單高興的樣子時;每當碰到那似曾相識的面容,投以熱情的問候時,我的心就感到無限寬慰。給每位客戶提供最合適的服務是我無限的追求,我要讓我的夢想在這看似平凡的崗位上飛翔!
銀行員工微笑演講稿 篇3
忙碌的工作之余,我喜歡獨自坐在嘉陵江邊,凝望著翠綠的江水緩緩流動,享受著輕柔的江風給我的靈感,也喜歡欣賞江邊垂釣人的平靜與恬淡。但有一天,令人感動的一幕卻讓我想在這里與大家共同分享:那是一對父子在江邊垂釣,已經連續好幾個小時兩人都一無所獲了,隨著兒子驚喜的叫聲“上鉤了”我轉眼望去,兒子釣上來一條大鱘魚,他是那么驚喜、興奮,父親也微笑著向他投來欣賞的眼光。可是這位父親卻告訴兒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理由是“鱘魚是國家保護魚類”。兒子不解地望著父親:“好不容易才釣到一條魚,況且現在又沒有執法人員在場”,兒子嘟囔著嘴不愿意把魚放掉。“不管有沒有人看到你,不能釣鱘魚那是規矩”,父親的口氣是那樣的斬釘截鐵,不容質疑。兒子只好極不情愿地把這條可能一輩子再也釣不到的鱘魚給放了。
我禁不住吃驚于父親的自覺,吃驚于父親對規矩無條件的遵守了,那時一種多么讓人敬畏的自覺精神啊,也禁不住讓我聯想到我們平時工作中不也需要這樣一種自覺遵守的精神嗎?我們選擇了中國銀行,就選擇了她的規范,選擇了她的文化,就要從內心里認同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一切,自覺地在平時工作中、學習中認真堅定地貫徹執行。《中國銀行員工守則》中,“愛行敬業、勤勉儉樸、客戶至上、誠實守信、依法合規”這簡單的二十字職業規范告訴我們,作為中行的一名員工,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好工作中客戶關系、同事關系。我入行已經有大半年時間了,在這半年來,二十字職業規范熏陶下的中行員工時刻都給著我全新的感受,他們自覺勤勉,接人待物積極主動,辦理文檔加班加點。說實在話,剛來的時候我還真覺著吃不消,但在慢慢融入這個大家庭的過程中,我感覺學到了很多。于是總在想,是什么造就了如此融洽的同事關系,是什么形成了如此協調的工作氛圍?當學習《員工守則》和《員工違規處理辦法》的時候,我才豁然開朗,不正是在《守則》和《辦法》的影響和規范下,我們才取得了如此完美的成功嗎?同事們自覺勤勉的精神狀態不正是《守則》和《辦法》了然于胸的外在表現嗎?同事們無言的行動告訴我,銀行是一個關系著國計民生的重要部門,法律規則、行業規范時刻都在身邊。雖然這些規則是規范我們工作的一把尺子,但更多的空間仍需要我們自覺遵守。自覺本身就是一種對規則的創造發揮,沒有自覺意識的存在,我們就會消極地忍耐,被動地服從,或者貌似神離地遵守,這樣的工作態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尤其銀行工作中,道德上絲毫的松懈就可能導致風險,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自覺來遵守規矩,時刻把《守則》和《辦法》作為指導我們學習工作的指南。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自覺情操才是我們人生中金不換的財富,也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是不虛度的,時刻讓自己引以為豪的。感謝每一位在座的中行大家庭成員所賜予我的這些感悟——也就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自覺成就未來,勤勉實現夢想”。
在中國銀行這個大家庭學習、工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時刻都感覺到從內心里洋溢出來的欣慰,我常在想是什么創造了我們現在如此幸福美好的生活,又是什么成就了“中國銀行”這個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也許問千萬個人會有千萬個答案,但在我心目中有一個顛撲不破的信念——那就是“勤勉的勞動創造了這一切”。勤勉是認識上升到自覺的結果,勤勉是有成功信念的人解釋世界的唯一語言。沒有勤勉自覺的工作就不會成就我們偉大的夢想,尤其在銀行工作中,任何一筆貌似簡單的業務都需要幾個流程的配合,內部手續的復雜是資金安全的保障。沒有勤勉的工作態度就可能導致潛在的風險。同樣的,不抱著這樣的態度對待工作,對待人生,我們只會碌碌無為、抱憾終生。人生留跡于天地之間,理應有點驚世之舉,卓爾不群的泰山睥睨群丘,汪洋恣肆的長江嘯傲百川,倚劍于長城上的秦皇漢武,在史冊的某一頁上雄視千秋。生命的長短無關緊要,緊要的是生命的品位。沒有一個人因為貪戀溫床而長生,過分的溺愛生命,只會使生命萎靡乏力。只有壯懷激烈、自覺勤勉、敢于搏擊的人生才會永放光芒。
自覺勤勉是成功的引擎,是成就的需要。我、我們將時刻自覺勤勉,在學習工作中認真領會《守則》和《辦法》的內在精神、讓自覺勤勉成為我們人生不朽的指南。同事們,讓我們凝聚在一起,用自覺勤勉為大家庭結成信念不倒的圍墻;讓我們攜起手來,用青春和熱血鑄就大家庭永久的輝煌!
銀行員工微笑演講稿 篇4
大家好,我叫,來自支行,20xx年,我28歲,雙胞胎媽媽。這好像并不是我今天的演講題目,但是我覺得我應該向我的孩子學習,學習他們只要早上醒來就會開心的打量著周圍的一切,我想他們的夢想就是快快長大,去了解這個新奇的世界,這也許就是一個人最早的夢想,簡單而純真。談及夢想,正是時下最令人振奮的話題,夢想之于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想之于農商行,是創建實現現代一流的農村商業銀行。而我的夢想是為農商行圓夢出一份力,在工作中做一名有責任感,勇于擔當,服務好顧客的稱職員工,今天我的演講題目就是責任擔當,服務圓夢。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每一個角色又都承擔著不同的責任,責任是苦澀的,是沉重的,然而責任也是一種愛,愛你的工作,愛你的崗位,愛你的顧客,正如我們,每當顧客來的時候他都會熱情的和顧客打招呼,而且多年以來一直都堅持著這樣的態度,就連剛到我都會感到很溫暖,如果有人不會填單,他會主動幫助顧客填好,有人不明白的地方,他也會主動的去解釋,他剛到時候當時存款不到1000萬,短短兩年后,存款額就上升到了3000萬,20xx年調到,當時存款為20xx多萬,而今年到現在存款已經穩定在7000萬,如果沒有這份責任沒有這份擔當沒有這種周到的服務,又怎么會有今天這樣的成果。
勇于擔當,源于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自覺,更是一種拼搏和奉獻的精神,作為一名工作在農商行一線的員工,可能會辛苦些,會碰到形形色色的顧客,也許有的顧客會刁難你,這時你不能抱怨,也許是你服務的還不到位,顧客是上帝,但上帝也需要真真切切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就來自我們所提供的實實在在的服務。服務是我們農商的生命,是我們圓夢的基石。用心服務,這四個字看似簡單,但它包含著多少內涵多少艱辛多少付出,我們農商員工正是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實踐著這四個大字!
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朝著農商行的夢想和我們各自的夢想,堅持不懈、奮力拼搏,也為中國夢貢獻出一股來自農商行的力量。人可以不偉大,人也可以清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勇于擔當是一種責任,是對工作的無限忠誠、對夢想的不懈追求。夢想的實現離不開責任心,離不開周到的服務,在日常工作中,小到每一筆業務的仔細把關,對每一位顧客的熱情服務,對每一筆帳務的記錄核查,這都是我們的責任心,平凡的工作崗位有辛酸有痛苦,勇于擔當,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不簡單!勇于擔當的人生書寫著偉大、鐫刻著璀璨。為圓你我的夢,圓我們農商行的夢,我們必須立足本職、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盡職盡責,“不經一番寒霜苦,哪來梅花撲鼻香!”
我們的夢想,因為農商行,有了太多的相似。在放飛夢想的路上,我們彼此心照不宣,攜手共進,一起為農商行的未來勵志耕耘!也許待到農商行這棵常青樹枝繁葉茂頂天立地之時,我會和自己身邊的朋友們驕傲的說,看吧!我也曾為這棵大樹辛勤的澆灌過!我的夢,農商夢。農商夢,我的夢。我的夢由農商夢而生,農商夢載著我的夢,就這樣高飛吧!
謝謝大家!
銀行員工微笑演講稿 篇5
那是一個落霞滿天的黃昏,在靜謐與安閑中,我讀了一個撼人心魄的故事:很多年前的一個深夜,一場大火燒毀了哈佛大學圖書館,許多珍貴的書籍付之一炬。而這場火災也在拷問著一名哈佛生的靈魂。因為,他違反了學校規定,悄悄把一本書帶出館外,準備看完后再偷偷歸還。豈料,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使這本書成為哈佛受捐的250本書中惟一幸存的珍本。如果他永遠保守這個秘密,沒有人會知道他違反校規的行為。如果他說明事實,他將面臨被開除的命運。這位令人敬佩的年輕人選擇了后者。校長眼含熱淚地對他表示感謝和褒獎,然后忍痛將他開除。
一段時間以來,在參加支行組織的關于企業文化建設的學習活動中,我的腦海中不時浮現出這個感人的故事。是啊,哈佛之所以成為聞名世界的高等學府,良好的“硬件”設施固然重要,但更可貴的還在于她有著深深融入每一名哈佛人血液中的精神,而這種精神、這種理念,正是哈佛文化的靈魂,是哈佛這耀眼的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眾所周知,一個企業的發展與強大需要兩種紐帶:一種是物質利益、產權的紐帶;另一種是文化、精神、道德的紐帶。優良的企業文化能夠創造出一個良好的企業環境,提高員工的道德素質和科技文化素質。所以,企業文化被譽為企業參與競爭的“軟實力”。
今天,我們行人要直面金融競爭的巨浪排空,要投身股份制改革的波瀾壯闊,要追求事業大發展的燦爛輝煌……所有這些,都決定了我們在加強自身“硬件”建設的同時,還必須要夯實我們的“軟實力”,要形成一種于無形中凝聚并引領全體員工奮發向上的力量,這就是深深地融入每一名員工血液并自覺體現在具體行動中的文化的力量。要形成這樣的力量,就需要我們對以下三個方面給予特別的關注:
建設企業文化,我們要以彰顯特色為根。上學的時候美術老師告訴我們,世界上最美、最靚麗的色彩,是那萬綠叢中,卓爾不群的一點鮮紅,因為那里有個性在飛揚。我們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也應突顯我們行的個性色彩,特別是要弘揚“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新”的企業精神和“團結、敬業、創新、務實”的核心價值觀,使創新的意識,團隊的意識、服務的意識和務實的作風,成為我們支行最靚麗的標簽!而其中,特別重要的就是要加強團隊建設。我們都知道,一盆散沙磕不破一個雞蛋,而一枚石子可以輕而易舉地把雞蛋打破,同樣,我們也只有發揮團隊的集體力量,才能創造驕人的業績。所以,我們必須打造一支既有比賽、爭鋒的氣勢,又有有團結、互助、補位的意識,虎虎有聲、朝氣蓬勃的昂揚團隊。
建設企業文化,我們要以樹立形象為本。“一個好的品牌,不是他消滅對手的結果,而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所以,我們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就要盡最大努力贏得廣大客戶的信任與選擇。我們要通過實施“口碑工程”,努力打造“以客為尊,誠信為本,為客戶提供卓越金融服務”的最佳服務品牌;我們要以為廣大客戶提供便捷和優質的服務為出發點,使我們的經營、服務等各項工作規范而不機械,專業而不高傲,自然而不做作,使客戶在接受我們服務的過程中感到舒暢愜意,感受到人性化的尊重,進一步提升農行“實力大行”、同業領先者和系統“標兵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