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處三級干部會議上的講話
三是建立支柱,在規模擴張上見成效。我處企業已形成了紡織、服裝、建材、冶煉、加工等五大支柱產業,但缺乏品牌和規模,我們在招商引資的同時,還要同步扶持現有企業升級改造,做大做強。要引導優勢企業在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后,繼續擴大再生產,再上新項目,開發新產品,使之具有市場競爭力,加大對恒峰紡織、聯宇織布、遠大紡織等企業的跟蹤服務,引導企業實行改造升級,努力將單晶硅冶煉廠打造為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支持其加大投入,實施環保改造。同時,依托蒲紡集團的老品牌,抓好紡織行業、服裝行業、印染行業發展名牌產品,以紡織業為主導,促成每個行業有一個拳頭產品,每個園區實行集約化經營。依托市經濟開發區,發展配套產業,特別利用其企業的剩余材料、廢料發展加工型企業。
四是重拳出擊,大力整治經濟環境。近年來,我處出現了一些強攬工程、欺行霸市、強買強賣、雁過拔毛的違法違紀事件,造成了我處環境不優,今年我們要嚴厲打擊砂霸、石霸、路霸、市霸以及強攬工程,凡涉及投資者的糾紛案件,相關部門要主動介入,依法處理,絕不允許縱容偏袒。派出所要把這件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要打擊一批,抓一批,今年“七一”還要處理一批失去先進性,破壞投資環境,影響較壞的黨員干部。
(二)加快結構調整,推進“三農”工作發展。
我處農業產業調整起步較晚,產業化水平仍處于低水平的層次。目前,農業的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等一體化的產業鏈發展滯后。因此,我們要堅持以工業化的理念來謀劃農業,以較好的資源優勢來謀劃發展。一是做大做強板塊經濟,壯大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走小品種,大規模,精加工,大市場的調整路子,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區一業”的經營格局。在山區著力發展林業、果樹、畜牧業、藥材、食用菌、高山蔬菜等山地農產品,把楠竹生產作為第一產業來抓。我們必須高度統一思想,切實提高對加快發展楠竹產業的認識。要采取庭院興竹,空地栽竹,荒山補竹,連片造竹的辦法,加快基地擴張。要調整品種結構,大力引進推廣筍用竹、筍材兩用竹品種。要改革經營方式,大力推行集約化、規模化經營,通過山地流轉,采取承包、股份、租賃、合作聯營、投資投勞,合股經營,有償轉包等多種經營方式,穩定林權和經營責任制,調動廣大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在庫區大力發展水果種植,依靠科技推廣,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我們將與湖北大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整體開發九龍口果園場,引導庫區千家萬戶果農,加強對果樹的改造,促進陸水湖柑桔形成品牌,搶占市場。在城區和廠區以發展庭園經濟為抓手,建設畜牧、蔬菜基地,突破傳統的農業種養方式,種養習慣和種養觀念,大力發展農業工業項目,延伸產業鏈,形成門前有花、屋后有樹,水下有魚,樹上有果的種養新格局,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二是突破性開發農產品加工,發展品牌農業。我們要充分利用楠竹、柑桔、山野蕨菜和陸水湖紅尾魚等產品資源,抓好深加工,帶動產品結構調整和生產發展,按照農戶+基地+企業+市場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草根經濟,培植專業戶、重點戶,扶持專業村和老字號的企業,加大楠竹加工企業的引進和果園的開發,鼓勵千家萬戶加工傳統產品,把傳統產品做精做細,形成規模,提高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盡快把本地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拉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上檔升級。今年我們要把楠竹加工企業的引進作為發展農業的重點來抓,以發展楠竹精加工、深加工為突破口,使楠竹生產由資源型轉化為經濟型,帶動全處群眾發展林果業的積極性,促進資源增值,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