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教育工作會上的講話
(二)以推進課改為動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部于XX年啟動的一項旨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改革,是涉及到教育觀念、課程設置、課程標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一系列領域的綜合性改革。根據上級部署,我市XX年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全面進入了新課程,目前已經連續實施了六年,這屆學生將于今年六月參加高考,接受檢驗。據初步消息,我省高中課改今年將全面啟動。縱觀我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實施情況和今年即將進入高中課改的嚴峻形勢,就如何實現教育質量的持續進步,我講幾點想法供大家參考:
1、要深化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總的來看,近幾年來,我市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是順利的;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值得反思的問題。從宏觀情況來看,當前的主要問題是課改理念還沒有真正落實在教育過程之中。面對新的教材,我們很多教師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施六年來,受配套改革滯后和經費、師資不足等因素制約,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尷尬境地。表現在課堂上就是教學效率不高;表現在學生學習狀態上,就是思維不夠活躍,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基礎技能不夠熟練。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必須用改革的思路去思考我們的教學。要從改革課堂教學抓起,探索適合課改理念、能夠切實有效提高效率的方法。目前,改革課堂,提高效率,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不少學校開始了有益的探索。東方中學研究和推廣山東杜郎口中學的教學經驗,實施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我相信一定會有成果。同時,要大力開展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的學習和研究,特別是要加強小學與初中、初中與高中的銜接研究。針對已經暴露出來的知識和能力缺陷,要妥善安排好補救措施。
2、積極穩妥地迎接高中課改。高中課程改革在各省推行三年以來,盡管眾說紛紜,但今年將全面推進。面對新的形勢,我們是等待觀望,還是積極應對?我們認為,以積極慎重的心態主動應對應該是明智之舉。如何積極應對?我認為當前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開展研究。要研究新課程新教材的特點、研究新課程與高考的關系、研究外地選修課的開設模式、研究外地走班教學的課堂管理辦法。二是要開展培訓。要通過在崗培訓和外出培訓的辦法,首先武裝好一批準備在高中起始年級任教的教師。市進校和教研室要擔負起培訓的主要任務。
3、要繼續強化質量意識,進一步抓實教學管理。一是狠抓教學常規。要進一步健全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抓實課堂教學,規范辦學行為;要充分發揮教研室的指導作用,切實加強教學檢查和調研工作,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二是嚴明考試紀律。要繼續抓實考紀考風,加大違紀違規處罰力度,切實杜絕考試舞弊行為。三是抓實績效管理。各中小學校要按照局里下發的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結合自身實際,認真制定教學質量提升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教學質量目標的實現。要著力抓實高三復習教學,要在穩步提升整體質量的基礎上,想方設法實現北大、清華的突破。
4、重視加強中小學生德育工作和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及專項知識教育工作。適時召開全市德育工作會議,以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主題,在中小學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的主題教育活動。繼續利用“形勢教育大課堂”資源,為農村中小學師生提供優質并且免費的德育教育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宣傳。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對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廣泛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和學校體育競賽活動,逐步推進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絡的建設;切實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和傳染病防控工作,抓好學校血吸蟲病和艾滋病預防教育;把青春期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的教育培訓內容。組織參加“xx省第八屆美育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