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交通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進一步完善招投標辦法。對今年新開工的項目,從兩方面進行改革:一是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交通項目的招投標,委托中介機構依法按照程序實行公開招標。二是評標專家的選擇范圍擴大到市內,保證了招投標公平,公正,透明。三是采取措施控制投標單位惡意不平衡報價、串標、買賣標書的行為,使項目資金最大限度地流向工程直接投入,從根本上為后續項目質量、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資金及合同條款保障。
3.進一步強化資金管理。對各續建工程,在資金使用管理上,嚴格專款專用,強化審計監督。主要體現在:一是對項目管理費實行預算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控制,嚴防超支。二是對項目管理費實行報帳制,各項目不再單獨設立會計和出納,各項目按月到交通局財務科報帳,控制現金流量。三是財務支出的認定實行審計制,項目的各項支出,一律以工程結束后的有權部門的審計結果為準。四是工程款的撥付,一律收歸交通局直接撥付,減少中間環節,防止管理出現漏洞。
4.堅持質量安全大檢查制度。質量、安全是工程建設的大事。一是堅持日常檢查,分管領導、相關科室堅持每月至少以上的工地檢查;二是定期巡查,縣領導、縣相關部門、交通局主要領導堅持每半月一次的定期巡查。三是重點督查,對問題嚴重的項目,落實專門人員,作為一對一的跟蹤督查督辦。從今年實施效果看,質量和安全目標控制很好。四是建立農民工培訓制度,強制督促施工單位定期開展生產技能和安全知識培訓,確保生產安全和工程質量。
第二,鄉村公路建設超額完成任務,進度、質量喜人。
全年啟動鄉村公路建設777.7公里,其中硬油化207.7公里(含農村村民居住點道路硬化),改造整治570公里。超額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計劃。其中通鄉通暢、通村通暢工程屬縣“六大民心工程”之一。
對鄉村公路建設管理,屬新鮮事物。由于業主是鄉鎮和行政村,宣傳發動、資金籌集、組織實施等工作,主要在鄉鎮和行政村。我局重點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1.健全管理體系。抽調技術骨干成立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公室,搞好服務,強化監管,確保質量。
2.制定了農村公路通暢工程實施操作辦法。從宣傳發動、資金組織、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到項目實施、過程監管,再到竣工驗收、后期養護等均作了詳細規定,成為鄉鎮操作的藍本,進行程序化操作,讓鄉鎮少走彎路,提高了工作效率。
3.搞好投資控制,防止增加鄉村債務。首先是從設計上搞好投資控制,農村公路設計預算,原則上只考慮材料、機械及必要的人工費等直接費用。需群眾集資的項目,配套資金必須存入鄉鎮指定帳戶,交通部門“驗資”后方納入年度補助計劃。資金籌集、“一事一議”不到位的堅決不修。
4.加強質量控制,建群眾滿意工程。一是積極主動為鄉鎮培訓技術人才。今年我局召開了兩次農村公路專題會議,開展了實用技術培訓,共培訓人員40x人次,基本達到每個行政村培訓。在人才緊缺的鄉鎮,這些人在質量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實行“四不開工”制度:鄉鎮的質量監督機構不健全、人員不落實不得開工;無必要的機械設備(壓路機、拌和設備、振動設備等)不得開工;原材料(砂、碎石等)的質量抽檢不合格不得開工;項目沒有進行有效公示不得開工。三是強化過程管理,控制質量重點環節。農村公路建設辦公室除了日常檢查外,堅持做到五到場:即勘察設計到場;開工檢查到場;現場指導到場;質量抽檢到場;竣工驗收到場。因為這些環節是保證質量的關鍵,必須重點指導、重點檢查、重點監督。今年以來,縣農路辦共處罰鄉鎮1扣減補助資金10.x元。鄉鎮處罰施工單位4,累計返工里程16公里。四是強化社會監督。要求農村公路項目就建設標準、質量控制主要參數、總投資、資金使用情況、質監人員等基本情況必須公示。在每個分項工程實施階段,每個作業點,該分項工程的基本技術參數,如硬路肩寬、厚、砼配合比等必須簡易公示。通過公示,保障了老百姓的知情權,激發了社會參與度,增大了工程建設的透明度,深受社會好評。五是充分依靠質監手段。工程完工后,由質監單位進行試驗檢測,達不到設計最低要求的,扣減直至取消補助資金,增強了質量管理的科學性、真實性和可信性。六是主要材料鼓勵實行政府采購。為了從源頭上控制好質量,鄉村公路建設的主要材料,如水泥等,鼓勵鄉鎮實行政府采購,其資金可由交通補助資金直接支付。經質監部門初步抽檢,今年已經完工的項目質量基本滿足設計要求,特別是滿月、溫泉、大德等鄉鎮做得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