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演講發言稿(通用3篇)
家長會演講發言稿 篇1
通過開這次家長會,我們知道為了孩子更好的學習,開這次家長會是很好的,也很及時。這次我們對學生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面進行了說明。我認為取得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但說真心話,目前我們的社會教育狀況堪憂。不少家長在與教師的交流中,幾乎都會說,我們孩子最聽教師的,其實各位家長有沒有深入的思考,孩子為什么聽老師的而不太聽家長的這個問題呢?因為我們教師掌握了兒童心理和教育學生的方法,下面我想就如何教育孩子與各位家長共同來探討一些問題:父母是孩子們最貼近的老師,家長的舉動莫不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家長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每一個眼神,甚至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我們的父母孝敬長輩與人為善、有愛心、樂于助人,孩子也會團結同學、熱心幫助他人,尊敬師長、人際關系和諧。相反我們有的家長整天打牌、有占小便宜的習慣,孩子也會貪玩好耍,小拿小摸。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時時處處做孩子們的表率與楷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我們的家長無不希望孩子成為"有用"的人,在知識技能上頗費心機,而忽視了對孩子品質性格的培養,結果造成終身的悔恨。所以我希望各位家長要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去影響孩子,在生活中滴滴點點地引導,實實在在作示范,只有具有優秀品質和健全人格的人,才可能成為對國家、社會、家庭有用的人。
重視青春期教育,該導航時即時導航。我們七年級的不少學生都逐步進入青春期,詩人喻之為美好的花季,但生理學家稱青春期為"心理動蕩期"或"心理風暴期"。孩子們身體迅速發育,性生理也逐步成熟,但心理上則處于"斷乳期",孩子們的心態會出現前所未有的敏感和不穩定,亟需父母為他們精心導航。我們學校也會對孩子們進行一些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希望我們的家長要注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做好心理輔導,因為你們和孩子們更接近,比學校老師有更多的優勢。班內的一些情況:大部分同學學習積極努力,班級建設上也扎扎實實,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進步。同時,我們班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上學期,三位同學被評為"三好生",兩位同學還被評為"優秀生";幾位同學在學校寫字比賽中躋身前十名,這跟我們七(一)班的每一位學生努力和在座的每一位家長的支持都是分不開的,請允許我再一次向支持我們學校工作的家長表示感謝,我也真誠地為學生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而驕傲,也為學生所取得的一個個優秀的成績而自豪。當然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也清醒的認識到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同學學習成績差,對學習的重要性還沒有很好的認識,家長呢也是任其發展,對孩子的學習莫不關心,理由是我們工作實在太忙了,真的沒時間去管他,有些家長從來沒主動到老師這兒詢問過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在學校的表現。
請家長注意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及良好品德。為了使每個孩子都可以成人,都可以成才。使每一個孩子都在班生動、活潑、健康的發展。我會盡最大努力與孩子們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老師講帶領孩子們一起學習、探究、質疑問難,讓每個孩子的智慧火花在每節課上閃亮。希望在座的家長與老師一起來實現這個美好的理想。
1、支持學校、支持全體老師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
2、創設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盡量抽時間與孩子們在一起,經常與孩子溝通,學會平等地與孩子們一起看待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多鼓勵,給他們以自信,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耐心地引導孩子正確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訂計劃幫助他們改正缺點。)
3、經常帶孩子們接觸社會、研究社會的各種現象,去創造美好的生活。(雙休日、假期交好朋友、參加有益的社區活動、參加體育鍛煉、做小實驗、搞小發明、編手抄報、編作文集等,使孩子們全面發展。)
4、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書。(健康的閱讀是成長的重要一環。)
5、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不要認為分數就是一切,考試分數高,要引導孩子不要自滿;考試分數不理想,應該與老師、孩子一起研究問題所在。)
以上就是我們開家長會的內容,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家長們能確實用上我們這些大道理,家長跟老師齊心協力使我們的孩子學的更好。
家長會演講發言稿 篇2
各位家長:
大家好!今天我們又聚在這里,共同探討教育孩子這樣一個重大的話題,我想:召開家長會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以便老師及時調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促使家長也能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教育管理中來。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切為了學生”。今天我借此機會相互交流一下孩子有關數學學習方面問題。
一、關于數學作業的問題
(一)課后作業是方法練習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形成熟練的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為了達此目的,我們進行了多元練習(介紹經典)在做數學作業時要求學生采取:一審、二找、三說、四算。首先認真讀題。二找就是找出題目中重要的突破口。三說就是說一說自己解答的打算或思路,要鼓勵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提出異議。最后再動筆做。
(二)培養學生查錯的習慣
1.在解題時,步步用概念查錯解題過程中離不開概念,因此,弄清概念是查錯的前提。2.題目解錯后,應重新審題如果發現解錯題了,不是告訴他你這個不對,應該怎么做,應交給孩子重新認真審題。 3.運用一些常見錯誤,進行判選擇訓練經常給他們些判斷對錯的素材,培養孩子的辨析能力4.備一本錯題本,吸取平時教訓。
二、家庭配合的重要
家長們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現在孩子進入五年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些孩子還產生一些逆反心理。加之我們現在的教學不同于家長們在學校時的學習。學習知識比以前深了很多,對學習技能方面的要求高了很多.這樣的教育改革,除了要求我們做教師的教育理念要不斷更新之外,對我們做家長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檢查孩子的作業,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包的太多。
三、這里我們說一說孩子所謂的粗心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孩子的計算錯誤比比皆是,有的把“加”算成“減”,“乘”算成“除”,有的把“6”抄成“9”,有的忘了退位,進位,有的干脆就抄掉數字。而老師叫這些孩子來改錯,他又馬上能獨立地改正確,看來孩子并不是知識方面有什么不懂,于是乎往往老師和家長就把這種現象歸結為孩子的“粗心”,總是苦口婆心地說:“你下次一定要仔細。”而到了下次,孩子依舊改進不大,很讓人頭疼。其實,這種現象真是“粗心”二字所能掩蓋的嗎?
1、沒有干凈、整潔的書寫環境
有的孩子桌子上的東西一大堆,放的亂七八糟,寫作業時,一會兒掉本書下去,一會兒又掉個筆蓋下去,孩子一會兒撿這樣,一會兒撿那樣,思路總是不停地被打斷。
2、沒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3、計算時不能全神貫注,有的孩子喜歡邊玩邊做作業,一會兒轉一轉手中筆帽,一會兒東瞧瞧,西望望,拖拖拉拉的,沒有一點緊迫感。做半道題,玩一會兒,再接著做下半道,思路不連貫,當然容易犯錯。
4、沒有養成打草稿的習慣
一、二年級所學的計算知識較為簡單,基本不用打什么草稿,到了中段,數字變大,步驟增多,有些孩子對這樣一些大數字,多步驟的計算題仍然是寧愿口中念念有詞地去口算半天,也不愿在草稿本上寫一個數字,嫌麻煩,結果往往花了不少時間,結果還是錯的。
5、計算時的心理狀態不好
有些學生在做計算題時,急于求成,出現莫名其妙的錯誤:一是當作業數目少、題目簡單時,易產生“輕敵”的思想;二是當數目多、計算復雜時,又表現出沒有耐心,產生厭煩情緒,常常是匆匆動筆,做完就不檢查的。
以上種種原因均可造成孩子懂了算理,但一下筆就易錯的現象。所以,當一個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不能僅僅教育他們要“仔細”。因為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他怎么知道如何才能“不粗心”?同樣一個計算錯誤,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不一樣的。因此,老師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計算,認真分析每個孩子真正的原因所在,有針對性地給孩子提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建議,才能取得實際的效果。
那么,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現象才來亡羊補牢,我們要從點滴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計算習慣。
1、要求孩子寫作業時,桌面一定要收拾干凈,除相關的書、本子、筆之外,期于的東西一律不放在桌面上,創造一個良好的書寫環境。
2、對孩子的書寫要求一定要嚴格,要求字的大小統一,排列整齊,可采取一些獎勵或懲罰的措施進行強化。當孩子真的能靜下心來寫好字時,他的計算錯誤也會明顯減少。
3、在設計作業時,要把握好時間限制,讓孩子有時間觀念,有緊迫感,同時也提高專注程度。
4、在中段要培養孩子打草稿的習慣。教會學生如何快速打草稿,讓草稿成為自己的好幫手,而不是一種負擔。
5、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細節要給學生進行強化。如進位加,退位減要養成作標記的習慣。這樣,到了學習較為復雜的計算時,才不容易犯錯。
總而言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最后我要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工作的支持。孩子要健康成長,光靠學校教育肯定是不夠的,家校結合才能使孩子不斷進步,所以我想,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對學生的學習盡上我們應盡的責任力量,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很難找到一個適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談的一些建議,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家長會演講發言稿 篇3
各位家長朋友們:
你們好!
能有機會和大家見面我很高興,借這個機會和大家探討有關孩子的教育問題。家校合一的教育才能稱得上比較完全的教育,學校對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建議。各學科都一樣,今天我單獨就如何幫助孩子學好英語談一談。
作為家長,首先應明確英語是一種語言,就像漢語一樣。學習一種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所以在聽、說、讀、寫中,聽、說有其重要。和別人交談要聽得懂,講得明白。聽不懂別人的話或自己說的話人家聽不明白,交流就遇到障礙,學習英語也就失去了意義。讀和寫也并非不重要,讀、寫是基礎,中國人學英語總是從單詞開始,就像中國的孩子剛上學學習語文一樣,從拼音、生字、生詞開始。由單詞到句子,會讀了還要會寫。寫的過程是幫助記憶的過程,單詞記得多了,句子見得多了,小短文讀得多了,為聽和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聽、說、讀、寫的作用簡單講了一些,下面我就如何幫助孩子學好英語具體談一談。
家長要重視英語。因為國際間交往的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一種世界性的語言遍布全球的各個角落,就像過去不識字就是文盲一樣,不懂英語也類似文盲。家長重視英語,帶動孩子重視英語,而不再是副科,上課聽了,下課扔了,上了等于沒上。
家長督促孩子學英語。有的家長懂英語,有的家長不懂英語,不管懂還是不懂,都要督促孩子去學。因為畢竟是一門外國語,一門很生疏的語言,沒有動力,很難堅持下去。即使是學習數學、語文這樣的課目,在開始階段,家長也要督促、檢查,幫助孩子更快入門。
家長從以下幾方面抽時間具體做一做:
一、督促孩子堅持聽錄音
這需要有磁帶,如果家里沒有磁帶,你可以到書店給孩子買一套,或是借一套,錄制也可以,總之是孩子有音可聽。離開了老師,磁帶就是老師,跟著錄音機,孩子就能自己學英語發音。錄音的都是外國人標準的發音,比老師的發音要準確。
有的家長說孩子聽不清,那是剛開始,對音還辨別不出來。每天堅持聽,不多,十分鐘即可。漸漸的,聽音過程由聽到模糊一片到能聽清幾個詞,再到能聽懂簡單的一句話,最后連貫成一段文章。時間長了,單詞之間的連讀,斷句都能聽出來。就像聽中國話一樣,聽完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在大腦里不經過翻譯的過程。
每天堅持,不間斷。可以兩三天重復聽一段內容,每天都讓聲音進入耳朵,大腦進行辨別。
二、督促孩子大膽張口說
現在都有孩子不愿意張口,不好意思,怕說錯。不用怕,剛開始都會不太標準,只要敢張口,錯了別人給指正,說得多了,語感出來了,語速出來了,再說就很正常了。就像大家說“goodbye! good morning!”一樣,什么都是習慣。
在文章中學過的詞和句子,生活中都能用到。任何事物都是給它起個名字,我們用漢語,外國人用英語或其它語言。不管哪種語言,都是一個代號而已,沒有什么不可理解、不可思議的。課堂上學了,或是在電視中學了,見到這種東西或遇到這種場合就用。一個同事的孩子高考上的是自考英語專業。假期找一個飯店,一邊打工一邊跟外國人說話,以此來練習口語。后來英語研究生畢業,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一些學校里設有英語角,就是給學生創造機會練習口語。就是孩子大學畢業考托福、雅思,口語必須要過關的。小學階段是孩子英語入門的黃金階段,尤其是聽力和口語在這個階段孩子最容易掌握,離開這個階段,根據孩子生理上的發展規律,就過了黃金時期,學起來稍有困難,但對語法的學習可能稍微容易些。
三、督促孩子多讀
讀幫助孩子練習發音。我們在課堂上學習課文,盡量多給孩子時間讀。孩子回家后還要讀,不僅自己讀,孩子跟錄音讀,確定自己發音是否準確。家長又時間可以聽孩子讀,多鼓勵,表揚孩子讀得好,是學語言的料。孩子讀完簽字,使得孩子沒有偷懶的機會。
四、督促孩子勤寫
單詞、句子還是要寫寫的,寫使孩子對單詞句子的印象更深刻。有些單詞需要背過,句子也需要背過,并會實際應用;有些單詞需要認識。寫文章需要單詞,實際交流需要單詞構成句子,記得單詞多了,組句子就不會困難,交流起來就順利些。即使寫了,沒有背寫過,對孩子也有幫助,最低他對單詞的印象比較深刻了,應用起來得心應手。天天跟單詞見面,即便不特意記也會記住。
寫出了寫單詞外,還要寫一些常用到的句子。單詞的意義在句子中得以體現,在情境中記憶單詞,效果最佳。
針對具體孩子的情況,家長采取具體的辦法。程度較好的孩子,家長每天過問一下即可,因為他們自己就會把作業完成甚至超額完成;程度不好的孩子,家長多費點心,多扶一扶,先陪著他們學,當習慣養成,再慢慢放手;對于那些一點基礎都沒有的孩子,我們把要求放到最低限度,孩子能學就趕緊給予表揚和鼓勵,積少成多嘛。每天認一個單詞,一個句子,兩個月還能認60個單詞、60個句子呢!60不是個小數目。所以只要學,就是慢點,也能學會。
家長平時多關注孩子,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跟老師聯系,找到合適的辦法解決。在管理孩子的過程中,切忌急躁。孩子的成長有個過程,我們允許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問題。有了問題我們家長才會想辦法解決,孩子才會想辦法克服,這也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孩子也總是在一個個問題的出現、解決中不斷得到提升。
小學階段,孩子學習英語需要家長的幫扶。盡管工作忙,您也要抽出時間,哪怕每天十分鐘來關心孩子,使孩子不會脫離您的視野,出現的一些小毛病也會在您的視野內消失。希望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