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體私營經濟座談會上的講話
縱觀我縣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做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有些指標增速在全市居中上水平,我縣經濟發展能夠有這樣良好的局面,主要得益于三條:
1、縣委、政府抓經濟工作指導思想、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措施有力,督促檢查落實到位。
2、縣委、政府抓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態度堅決,魄力大。據我所知,盛市召開個私經濟工作和招商引資工作會后,我縣率先召開會議,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為發展個私經濟創造良好的條件,如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非公有制經濟貸款擔保資金會,去年招商引資居全市之首,今年又有較大突破,供銷社改革一步到位,市政府在我縣召開了經驗交流會,實行縣級領導聯系非公有制經濟制度等,為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3、以在座的22戶為代表的個體私營經濟對全縣經濟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據初步統計,我縣納入統計的11戶外來獨資及國內橫聯企業,上半年完成工業產值1.8億元,占縣屬工業總產值的53.8%,增2.7%,實交稅金1469萬元,增192%;個體私營企業完成現價增加值9200萬元,增15.4%,實交稅金1234萬元,增6%。實踐證明,個私經濟已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縣域經濟增長的亮點,結構調整的重點,農村增收的著力點,也是推動易門經濟快速發展的生力軍。
二、凝聚人心,與時俱進,加速我縣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
(一)牢固樹立“農業立縣,工業富縣”的發展思路,以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進一步深化改革,搞好結構調整,推進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營銷創新,努力提高工業經濟的整體素質,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12.5%,工作中要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推進體制創新。我縣工業企業雖然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但企業內部經營機制不活,運行不規范的問題較為突出,必須進一步加大企業改革力度,抓完善、抓深化、抓規范。要堅持“進而有為、退而有序,抓大要強,放小要活”的原則,明晰產權關系,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工業企業改革一步到位。在經過嚴格評估,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的情況下,對貿易公司、食品公司罐頭廠、大龍口酒廠等11戶國有企業和陶瓷廠、爐房電站等企業,實行產權制度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或一次性賣斷,實現改革一步到位。完善國有資產運營、監督和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確保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為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縣委、政府決定每個改革企業派一
名處級領導聯系改革工作,抽調60名干部組成13個工作組進駐企業幫助改制改革工作,每個組由1名正科級領導任組長、1名副科級領導任副組長、3名干部組成,13戶企業必須在12月底前改制結束。
2、抓好結構調整,推進產業優化升級。結構不合理是制約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企業要注重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按照生產規模化、技術高新化、產品系列化、組織集團化和培植一批生命力強的支柱企業、一批競爭力強的名牌產品、一批帶動力強的企業集團的發展方向,盡快形成具有我縣地方特色的現代化工業結構。對銅業公司、瓷廠、意達公司等具有一定規模實力和技術基礎的企業,要切實搞好規劃,進一步落實各項扶持政策,通過技術改造和必要的金融扶持,使其真正成為全縣工業的龍頭和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