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工作發言稿(通用3篇)
新教師工作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我來到,從軍訓那天算起,到現在已經是兩個多月了。其實和早已結下緣分。20__年那一年暑假,我剛從大學畢業,當時就來到了咱們,并參加了當時的培訓。因為各種原因,參加完培訓后就離開了。時隔兩年,我重新回到這里,以一種更新的姿態迎接未來對于我的挑戰。
首先,不論是兩年前,還是兩個月前,走進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干凈。綠茵場上、籃球場上、葡萄架下、風雨長廊、教學樓都是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除了干凈,迎接我的還有郁郁蔥蔥的綠樹小草。整個學校都被綠色植物包圍著,烘托著。不得不讓我感嘆,這所學校確實是名副其實的環境優美。在軍訓期間,我們這幫子新老師被安排在學生宿舍暫時住下。本以為會相當簡陋,沒想到剛踏進宿舍門,就感受到了一絲清涼,原來宿舍里早已準備了空調。到了第二天,學校領導也紛來沓至,對我們“噓寒問暖”,也讓我們這些新老師頗為感動。
培訓后是緊張的開學工作。開學起,我和劉圣蘭一起分在了學校教科室工作。接踵而至的是各項教科室的工作。雖然作為一名老師已經有兩年了,但是面對這類科室工作,仍然是一名新手。話說,有一位好師父,你前進的道路便少了一份荊棘。我很慶幸,我和圣蘭有一位好的引路人——宋校。在科室工作中宋校悉心指導我們,并從細節入手。例如如何和其他老師交流溝通。剛接手工作,宋校在交與我們工作后,總是會耐心地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做,事后會詢問我們是如何做的,并細心的告訴我們哪里還做的不足。慢慢地,從最初的懵懵懂懂,有事后連一個文件都找不著,到現在不說得心應手,但是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做事的效率。在教科室工作,和做一名老師是有不同的。老師主要面對的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而科室工作面對的則是學校的事務。我,其實是一個容易粗心的人,而在教科室最需要的是細心細心再細心。我希望,在宋校的領路自己的努力下,我能從粗枝大葉逐漸轉變為一個細致入微的人。
來到,是希望能夠站在講臺前,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共成長。現在我是一名儲備老師,在一個學習成長的階段,并加入了青藍工程的隊伍中。從畢業之后,我一直感嘆于沒有一個老師,我真的很高興來到后能參加這樣一個青藍工程。許多人說“遇到一位好老師會讓人終生受益”,好老師就像一本好書,而我是何其幸運,有幸在這次活動中結識“研究型”教師黃可。或許本身和她的年齡差距不大,黃可老師給我的感覺就更像一個大姐姐,可以說是手把手帶我熟悉各種事物。因為第一次接觸全寄宿制學校,很多事情還不熟悉。黃可老師從如何接送學生開始,帶我熟悉工作。一年級的學生剛剛來到學校,很多是懵懂無知的,每天黃可老師就帶著我一起接送孩子,并且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小到孩子們吃飯穿衣。讓我不得不感慨,老師都是一個個好“媽媽”。在教學方面,黃可老師的課堂也是對我完全開放。畢業后,在以前的學校我也是教低年級,這一次,又下到了一年級。我想,黃可老師的課,能夠讓我和之前自己的課有了一次對比,這樣更能夠認識到自身在低年級教學方面的不足,從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最近,我來到徐長河班上,學校又給了我一次學習的機會。畢業至今,我一直在低年級徘徊,對于中高年級一無所知。面對這一個個學習的機會,我想我要堅持六個字“多聽”“多思”“多學”,珍惜每一個機遇和挑戰。
最后,衷心感謝學校對我們新教師成長的關注和重視。雖然壓力不小,工作重,但我想付出的是汗水,收獲的是快樂。
新教師工作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我來到,從軍訓那天算起,到現在已經是兩個多月了。其實和早已結下緣分。20xx年那一年暑假,我剛從大學畢業,當時就來到了咱們,并參加了當時的培訓。因為各種原因,參加完培訓后就離開了。時隔兩年,我重新回到這里,以一種更新的姿態迎接未來對于我的挑戰。
首先,不論是兩年前,還是兩個月前,走進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干凈。綠茵場上、籃球場上、葡萄架下、風雨長廊、教學樓都是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除了干凈,迎接我的還有郁郁蔥蔥的綠樹小草。整個學校都被綠色植物包圍著,烘托著。不得不讓我感嘆,這所學校確實是名副其實的環境優美。在軍訓期間,我們這幫子新老師被安排在學生宿舍暫時住下。本以為會相當簡陋,沒想到剛踏進宿舍門,就感受到了一絲清涼,原來宿舍里早已準備了空調。到了第二天,學校領導也紛來沓至,對我們“噓寒問暖”,也讓我們這些新老師頗為感動。
培訓后是緊張的開學工作。開學起,我和劉圣蘭一起分在了學校教科室工作。接踵而至的是各項教科室的工作。雖然作為一名老師已經有兩年了,但是面對這類科室工作,仍然是一名新手。話說,有一位好師父,你前進的道路便少了一份荊棘。我很慶幸,我和圣蘭有一位好的引路人——宋校。在科室工作中宋校悉心指導我們,并從細節入手。例如如何和其他老師交流溝通。剛接手工作,宋校在交與我們工作后,總是會耐心地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做,事后會詢問我們是如何做的,并細心的告訴我們哪里還做的不足。慢慢地,從最初的懵懵懂懂,有事后連一個文件都找不著,到現在不說得心應手,但是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做事的效率。在教科室工作,和做一名老師是有不同的。老師主要面對的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而科室工作面對的則是學校的事務。我,其實是一個容易粗心的人,而在教科室最需要的是細心細心再細心。我希望,在宋校的領路自己的努力下,我能從粗枝大葉逐漸轉變為一個細致入微的人。
來到,是希望能夠站在講臺前,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共成長。現在我是一名儲備老師,在一個學習成長的階段,并加入了青藍工程的隊伍中。從畢業之后,我一直感嘆于沒有一個老師,我真的很高興來到后能參加這樣一個青藍工程。許多人說“遇到一位好老師會讓人終生受益”,好老師就像一本好書,而我是何其幸運,有幸在這次活動中結識“研究型”教師黃可。或許本身和她的年齡差距不大,黃可老師給我的感覺就更像一個大姐姐,可以說是手把手帶我熟悉各種事物。因為第一次接觸全寄宿制學校,很多事情還不熟悉。黃可老師從如何接送學生開始,帶我熟悉工作。一年級的學生剛剛來到學校,很多是懵懂無知的,每天黃可老師就帶著我一起接送孩子,并且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小到孩子們吃飯穿衣。讓我不得不感慨,老師都是一個個好“媽媽”。在教學方面,黃可老師的課堂也是對我完全開放。畢業后,在以前的學校我也是教低年級,這一次,又下到了一年級。我想,黃可老師的課,能夠讓我和之前自己的課有了一次對比,這樣更能夠認識到自身在低年級教學方面的不足,從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最近,我來到徐長河班上,學校又給了我一次學習的機會。畢業至今,我一直在低年級徘徊,對于中高年級一無所知。面對這一個個學習的機會,我想我要堅持六個字“多聽”“多思”“多學”,珍惜每一個機遇和挑戰。
最后,衷心感謝學校對我們新教師成長的關注和重視。雖然壓力不小,工作重,但我想付出的是汗水,收獲的是快樂。
新教師工作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各級,老師們:
學校要發展,科研必先行。剛才朱教授對我校這個課題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科學的意見和寶貴的建議,這不但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承擔起并完成好這項任務,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應當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不斷提升科研意識。
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法,我們所有老師,應當有探究和教育科研熱情,不斷加強個人科研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增加科研知識儲備,為開展科研奠定和知識基礎。提升科研意識就應當具備“問題意識”,要善于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捕獲各種信息,學會用審視的眼光看待日常的教育教學現象。提升科研意識要善于質疑和和設疑,我們要善疑敢疑,才能求實求真,從而獲得科研的突破。提升科研意識要經常反思與,從而增強自己的科研水平。
二、要緊密結合教學實踐。
課題研究必須以教學實踐做基礎和前提,沒有教學實踐無所謂教學研究。從在深入的研究中,我們也必須將研究實踐與課堂教學、常規教研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教學科研一體化。在研究實踐階段,必須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常規教研為載體,把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融入教師的教學工作中,通過日常的教學、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動推進科研的深入開展,使課題研究得到良性發展。教師要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立足課堂,解決課堂中發現的小問題,有針對性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根據課題組要求及時上交研究或反思材料,完成科研任務。
三、是要積極發揚團隊。
我校教師是一個優秀的團隊,一直以來為學校不斷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本課題研究中,我們要繼續發揚團隊,營造一個充滿友愛互助的科研團隊,使團隊成員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能提高研究水平,為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因此,每一位教師都要不斷加強合作與交流,各個子課題組要統籌規劃以項目研究為紐、科組長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中堅力量的研究團隊。
四、是要大力強化科研管理。
良好的科研管理是本課題研究順利開展的保證。在本課題的科研管理中,首要的是對課題研究建章立制。在此我們要完善科研組織機構和科研檔案,要統籌安排好課題組成員任務分配,做好人員和資源協調,保證課題研究在良性軌道進行。第二是課題常規管理要到位。結合校本課程切實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保證課題研究落到實處。每個月召開一次座談會,每個月組織課題組教師上一節課題實施探索課、上交一份課題研究報告。第三是課題的重點問題要突破。抽調有較強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師擔任重點問題的研究任務,確保課題研究能按時推進。
最后,希望所有課題組成員按照課題實施,實實在在地做研究,創新課題研究工作機制,增長教學智慧,提升自我價值,促進專業發展,促進學校教學教研工作深入開展。預祝課題研究取得豐碩成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