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上的發言(通用3篇)
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篇1
近年來,團市委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XX市艾滋病綜合防治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積極履行本部門工作職責,充分圍繞青少年工作特色,扎實推進艾滋病防治工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制定方案,確保工作扎實開展
團市委高度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接到方案后迅速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并指定了專項工作聯絡員,形成了工作有機構,辦事有人員、全市團組織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此外,團市委還根據本部門工作職責,結合團青工作特點和實際,制定了《團XX市委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方案》,將艾滋病防治宣傳工作列入團市委的全年工作要點,制訂了詳細的工作計劃,以計劃指導工作,明確了工作對象和目標,具體了工作內容和要求,確保了工作的扎實開展。
二、多管齊下,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開展有效
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各級團組織、青年志愿者協會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單位,爭取支持與配合,通過各種活動載體,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活動。
一是開展以招募預防艾滋病宣傳志愿者為主體的宣傳教育活動。活動開展以來,我委通過以各單位推薦和自愿報名相結合的方式,在我全市范圍內招募防艾宣傳志愿者。同時,為提高防艾志愿者的專業性、長期性和穩定性,我委加大對醫療系統和大中專院校防艾志愿者的招募力度,通過接力的方式,形成一支長期、穩定的防艾宣傳志愿者隊伍,奠定了開展好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活動的良好基礎。每年志愿者服務日及艾滋病宣傳日前后,各院校青年志愿者都通過黑板報、張貼宣傳畫冊、發放各類宣傳品等方式在校內開展艾滋病防治教育宣傳。在鼓勵志愿者開展校內宣傳教育等活動的同時,我委更是積極組織艾滋病防治教育宣傳活動走向社會:20xx年6月26日,我委以“世界禁毒日”為契機,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在我市廣場開展了以“預防艾滋,共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青春紅絲帶”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宣傳教育活動;20xx年12月5日,以“世界艾滋病日”和“國際志愿者日”為契機,組織醫療系統志愿者和大中專院校志愿者到解放路開展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采取圖片展覽、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專題資料及在公共場所張貼宣傳畫等形式,共免費為我市廣大人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近5000份。這些活動受到了我市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收到了較好效果,同時也增加了大中專院校學生開展艾滋病防治宣傳活動的社會實踐經驗,不斷提高了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的覆蓋面。
二是舉辦預防艾滋病知識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工作開展以來,我委協調市防艾辦派出人員到我市各大中專、中學校園開展預防艾滋病、生殖健康和性道德觀教育等知識講座。20xx年9月3日,我委邀請了來自福建的白志藝艾滋病宣傳志愿者到市職業中學舉辦預防艾滋病知識的培訓和講座。20xx年3月23日,在我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開展了“青春紅絲帶”防治艾滋病宣傳活動知識講座,邀請了我市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專家為我市中小學生作了關于艾滋病預防知識的講座。通過組織一系列的講座,使我市青少年對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都表示將自覺地參與到禁毒防艾的隊伍當中,用實際行動把毒品和艾滋病拒絕在門外,為創建“平安”作出貢獻。
三是開展“預防艾滋,共建美好家園”—農村艾滋病宣傳活動。我委根據全市實際情況,按照就近分組的原則,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組織大學生防艾宣傳志愿者到各鄉鎮開展宣傳活動。20xx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期間,我委組織志愿者奔赴xx鄉、xx鎮開展“青春紅絲帶,健康伴我行”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我委結合當地實際需要,在鄉鎮中心設立現場咨詢點,耐心為前來咨詢的青少年學生及群眾解答,現場免費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并派出由志愿者組成的小分隊深入村莊向村民發放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手冊或傳單,張貼宣傳畫等,重點加強對農村的預防艾滋病宣傳和教育。20xx年3月5日,我委組織省第二人民醫院志愿者服務隊深入到XX鄉xx村開展醫療進農村志愿服務活動,醫療系統志愿者通過體檢、咨詢、講解、發放宣傳資 料等形式,有效的提高了村民預防艾滋病的意識。
通過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活動工作,增強了全市青少年和人民群眾防范艾滋病的意識,幫助他們掌握預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
三、存在的不足及對策
艾滋病防治工作開展以來,我們雖然取得了許多成效,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有:
(一)由于團市委人手力量不足、經費困難,在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難以做到面面俱到,造成工作開展不夠全面。
(二)宣傳形式比較傳統,宣傳手段和內容仍顯單一,在今后的防艾宣傳教育工作中有待進一步創新。
結合存在的不足,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進:
(一)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及內容繼續加強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
(二)建立一支以在我市開展志愿服務的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為主力的“防艾”宣傳骨干力量,開展群防群治,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的積極作用。
(三)樹立一批“防艾”的青年工作典型,進行表彰獎勵,鼓舞士氣,弘揚正氣,使防艾工作取得根本性的勝利。
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篇2
同志們:
艾滋病防治關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和民族興衰,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縣政府對艾滋病防治工作非常重視,今年成立了縣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開展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預、外來媳婦及有償獻血人員、在押人員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這些工作已經完成,為我縣今后搞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由于艾滋病疫情目前正處在上升階段,防治工作形勢依然嚴峻,為降低發病和防止疫情擴散,切實搞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我講以下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高度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
艾滋病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是我國重點控制的傳染病。艾滋病既無疫苗預防,又無特效藥物治療,病死率高,對經濟社會的破壞性大,已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在我國傳播速度加快,傳播面不斷擴大,目前正處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的臨界點。如果防治不力或任其發展,后果將十分嚴重。
因此,各部門一定要本著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省、市的部署上來,高度重視,切實將艾滋病防治納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扎扎實實做好防治工作。
二、突出重點,狠抓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
一是結合我縣實際,堅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抓好艾滋病傳播的重點環節、重點人群和重點地區的防治工作。當前,要按照上級要求,重點抓好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及時發現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
二是加強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各級、各部門要注重健康教育工作,要注意突出重點,堅持適度,避免走形式走過場。
三、明確職責,齊抓共管
1、各級政府要肩負起艾滋病防治的重要職責,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要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納入政府工作議事日程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2、各部門要各負其責,齊抓共管。
財政部門:要確保艾滋病防治工作經費需要,每年安排一定專項經費用于防治監測。
公安部門: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娛樂場所、流動人口等人員的篩查監測。對在押人員一律及時進行監測。
教育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生艾滋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
各鄉鎮政府、工商、民政、廣電、文化、婦聯等部門要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共同搞好我縣艾滋病防治工作。
同志們,艾滋病防治是關系我們每個人、我們國家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我們一定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負責的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努力工作,不斷進取,為實現我縣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篇3
同志們:
這次視頻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全體會議、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情況,交流職業衛生工作經驗,安排部署20xx年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剛才,重慶市安全監管局、湖北省武漢市安全監管局、遼寧省朝陽市安全監管局、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安全監管局、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有關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他們的發言很有代表性,值得大家學習借鑒。
下面,我講兩個方面的意見:
一、20xx年工作總結回顧
20xx年,總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深入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xx-20xx年)》為工作主線,著力抓好用人單位基礎建設、監管體系建設、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職業衛生培訓、“三同時”管理和監督執法等方面的工作。各地區、各單位按照總局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扎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推動全國職業衛生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一)積極做好職能劃轉和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職業衛生監管體系。一是努力推進職能劃轉工作。總局通過召開監管工作會議、開展調研督導、召開培訓座談會、發簡報等多種方式,努力推動各地職能劃轉工作。在總局和地方共同努力下,截至20xx年底,全國29個省級單位完成了職業衛生監管職能劃轉,86%的地市和75%的縣區完成了職能劃轉,職業衛生監管體制進一步理順。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甘肅、海南、河北、湖北、江蘇、遼寧、陜西、西藏、新疆13個省(區、市)完成了省、市、縣三級職能劃。二是監管隊伍不斷壯大。各地采取多種措施擴大職業衛生監管隊伍,截至20xx年底,職業衛生監管人員達到6000余人,較20xx年增加了近1000人。河北、廣東、重慶等省市在鄉鎮街道設置職業衛生專管員,將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延伸到鄉鎮街道。三是組建和完善專家隊伍。總局積極發揮職業衛生專家在各項監管工作中的技術支撐作用,指導和推動各地做好專家隊伍建設。目前全國27個省級單位、251個地市和312個縣區建立了職業衛生專家隊伍,分別占84.6%、55.8%和10.7%。其中,安徽、北京、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河南、湖北7個省(區、市)省和地市兩級都建立了職業衛生專家隊伍。四是積極推動職業衛生監管機制建設。各地在做好職能劃轉和隊伍建設的同時,探索創新工作機制,推動工作落實。不少省市建立了安監、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會等多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工作合力,有力地推動了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開展。
(二)積極開展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不斷提升職業衛生管理水平。總局決定從20xx年到20xx年在全國開展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并研究制定了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主要內容及檢查辦法。活動開展以來,各地區、各單位高度重視,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發動所轄地區和用人單位積極投入到基礎建設活動中來。江蘇從十幾個重點行業中篩選出293家用人單位作為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示范用人單位,以點帶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四川編印了《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指南》,指導用人單位開展職業衛生基礎建設工作。北京按照職業病危害程度“先嚴重、后較重、再一般”的原則,率先完成了40%用人單位達標目標。山東將濟南、青島等6市作為基礎建設活動試點地區,確定85家中央駐魯和省屬用人單位率先開展建設活動。湖北、遼寧、河北、河南、云南等省市將職業衛生納入安全生產考核,通過考核推動工作落實。
(三)深入開展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一是積極開展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全國各地共監督檢查用人單位228864家,發現問題和隱患467207項,責令當場改正194309項,責令限期改正264972項,對22590家用人單位給予警告,罰款5337萬元,責令停產整頓1531家,提請關閉2244家。河北檢查各類企業18220家,整改問題隱患5萬余條,罰款1827萬元,關閉取締企業621家。二是開展暗查暗訪工作。總局派出小組,按照“四不兩直”的要求,對浙江省溫州礬礦煉礬廠和杭州市兩家石灰窯企業進行了暗查,就暗查發現的職業衛生問題,起草了安委會辦公室明電,浙江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作出批示,要求省安委會辦公室督促整改。三是開展省際職業衛生交叉檢查工作。總局部署30個省級安全監管部門開展了職業衛生交叉檢查活動,各地之間交流了工作經驗,推動監督執法工作的深入開展。內蒙古、四川等省區組織地市間開展了職業衛生交叉檢查。四是嚴肅查處職業病危害事故。各級安全監管部門積極履行職責,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了一批職業病危害事故,并利用事故教訓對用人單位開展警示教育。江西先后查處了江西銀河表計有限公司“8.26”職業衛生中毒事故和江西晨飛銅業有限公司“9.1”苯胺中毒事故。貴州對凱里市化冶總廠存在重大職業病隱患進行了查處,責令企業停產整頓。重慶及時查處了江津四維陶瓷廠塵肺病事件和巴南區佛耳巖碼頭搬運工人急性職業中毒事件,并以此為契機對用人單位開展警示教育。
(四)加強職業衛生法規標準建設,完善職業衛生監管法規標準體系。一是加強法規制度建設。總局按照國務院法制辦的要求,組織起草了《高危粉塵作業與高毒作業職業衛生管理條例(草案)》,并通過赴各地調研、網上公布和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制定印發了《職業衛生檔案與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規范》,進一步規范對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管理工作。湖南在《安全生產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則》中將《職業病防治法》和相關法規規章主要條款以表格形式予以細化。江蘇下發了《關于做好職業病診斷、鑒定過程中現場調查等相關工作的通知》,對現場調查工作進行了規范。二是組織制定了一批防塵防毒技術標準并加強標準宣貫。20xx年總局發布實施職業衛生行業標準7項,組織起草了《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技術導則》等26項標準報送安標委審查。組織編印了基層負責人一看就懂的《石英砂(粉)廠、滑石粉廠防塵技術規程實施指南》與《陶瓷生產防塵技術規程實施指南》,舉辦了陶瓷生產企業職業衛生標準宣貫班。山西、北京等省市出臺了《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導則》,指導和規范地方現狀評價工作。安徽結合專項治理出臺了鉛酸蓄電池和石英砂加工企業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指南2個地方標準。
(五)深入開展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領域專項治理,繼續做好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一是積極組織開展專項治理。總局組織有關單位對山東、云南等6個省的31家水泥制造企業和20家石材加工企業粉塵危害進行了調研檢測,針對兩個行業領域粉塵危害治理情況,總局要求各地用一年時間對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行業開展專項治理。各地區、各單位按照總局的統一部署在認真抓好兩個行業專項治理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本地區職業病危害實際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北京開展了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治理行動。吉林開展了加油站、油庫、采油企業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廣西開展了陶瓷制造、船舶制造領域職業病危害調研檢測工作。湖北在專項治理中堅持做到四個一批:樹立一批規范化管理的正面典型企業、治理一批職業病危害嚴重企業、關閉一批職業衛生不達標的企業、曝光一批在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中無動于衷的企業。二是推動做好申報工作。總局定期對各地開展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情況進行通報,目前各地申報用人單位數53萬余家,較去年上升40%,勞動者總人數達5400萬人,其中接觸職業病危害人數達1300萬人。廣東、江蘇、山東申報工作居前三位,分別為7.9萬、6.5萬、5.1萬家。重慶組織區縣、鄉鎮兩級對本轄區內存在職業危害的企業逐一摸底排查。西藏20xx年完成申報460余家,實現了申報“0”的突破。
(六)積極開展職業衛生宣教培訓工作,營造職業病防治工作氛圍。一是積極開展職業衛生宣傳工作。總局以“防治職業病,幸福千萬家”為主題,組織開展了20xx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編印下發了《職業病防治手冊》與《職業病防治宣傳掛圖》各1萬冊(套),制作宣傳動畫短片,在政府網站、勞動保護雜志、安全生產報上開辟專欄,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職業衛生基本知識以及總局和各地區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重要舉措及經驗。山東在《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期間,部署開展了集中申報、送法進機關、進企業等6項活動。內蒙古一些盟市持續開展“一個基地、兩塊牌子”建設(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基地,公告欄、警示標識),推動做好職業病危害警示告知工作。二是積極抓好培訓工作。總局組織了4期職業衛生監管執法業務培訓班,共培訓省級及部分市(地)級職業衛生監管人員423名。地方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共舉辦監管人員職業衛生業務培訓班1010期,培訓監管人員45958人,居前三位的分別是廣東、山東、湖北,分別達7192、5062和4989人。各地區共組織企業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班5215期,培訓508922人,居前三位的是廣東、山東、河北,分別達到9.1萬、6.6萬和6.3萬人。北京公布了23家職業衛生培訓機構供用人單位自主選擇培訓,并結合實際編制了培訓教材和培訓大綱,構建較為完善的職業衛生培訓體系。
(七)強化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管,不斷提升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水平。一是積極推進資質認可和換證工作。20xx年總局新認可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甲級機構15家,目前全國共有甲級機構63家。推動27個省級單位完成了1060家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換證工作,目前全國共有乙級機構1205家。山東在換證審核工作中嚴格標準和程序,對42家不具備條件的機構不予換證,取消了20家機構的放射資質。二是加強機構監管制度建設。總局制定印發了50號令第30條和37條法規咨詢,組織有關省級安監局研究起草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檢查辦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范》。四川出臺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建立“記分制黑名單”管理制度、實驗室間盲樣檢測制度、違法違規行為抄送(抄告)制度,同時對服務機構每年最低開展工作數量、出具法律責任承諾書等做出規定。三是強化機構監督檢查。總局組織專家對部分地區技術服務機構規范執業及監管工作進行了督查,開展了技術服務收費標準、創新機構監管方式等調研工作,對兩家甲級機構的違規行為進行了調查處理。黑龍江對存在數據失真、從業不規范等行為的4家乙級機構進行了約談。上海、廣西組織專家對各類評價報告進行盲審,并對結果進行了通報。四是推進行業自律工作。指導成立了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分會并召開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分會現有正式會員單位197家,委員單位62家,已建立了有關工作制度及運行機制,為逐步推進技術服務機構的行業自律管理奠定了基礎。
(八)強化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管,加大職業病危害源頭控制力度。一是進一步完善“三同時”監管制度。總局以法規咨詢文件下發了《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13條施行說明,對建設單位、技術服務機構、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以及安全監管部門在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施工、監理和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中落實主體責任、技術服務質量、設計質量、施工質量、監理責任和監管責任作出規定。湖北、遼寧出臺文件將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納入建設項目前置審批條件。二是推動做好“三同時”審查工作。20xx年,總局完成預評價報告審核(備案)169項,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9項,竣工驗收(備案)69項。地方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共完成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查8272項,其中預評價報告審核(備案)4677項,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994項,竣工驗收(備案)2601項。江蘇、河北、四川3個省完成職業衛生“三同時”項目分別為1113、870、623個,占地方完成“三同時”項目總數的32%。
總之,過去一年,全國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體職業衛生監管同志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以中央企業為代表的全國各類企業積極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總局黨組向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職業衛生監管工作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廣大勞動者的期盼還存在很大差距:一是監管執法力度不夠,職業衛生違法違規現象較為普遍;二是職業衛生工作基礎薄弱,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超標嚴重;三是政府、用人單位以及勞動者對職業病危害認識不到位,職業病防治意識淡薄;四是運轉有效的監管體制沒有完全形成,目前還有3個省級單位和部分地市、縣區沒有劃轉職能;五是監管隊伍執法能力不足,不能完全適應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需要。上述問題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在今后工作中要采取更加積極、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緊密圍繞總局中心任務,組織開展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年活動,重點抓好監督執法、法規標準、基礎建設、專項治理、機構監管、隊伍建設、“三同時”監管等各項工作,全力預防、控制職業病危害,努力減少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維護勞動者的健康權益。
(一)進一步強化監督執法工作。針對各地職業衛生違法違規現象較為突出這一實際情況,今年總局將組織開展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年活動,采取“四不兩直”暗查暗訪、現場抽查檢測等形式對100家職業病危害嚴重或發生過重大職業病危害群體性事件的企業進行監督檢查,對10家甲級和10家乙級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抽查檢查,抽取40份建設項目職業衛生評價報告或設計專篇進行盲評。各地區要比照總局的做法確定省、市、縣監督執法企業的數量,通過定期檢查、專項檢查、交叉檢查、暗查暗訪等形式加大對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職業衛生檢測評價報告等的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以作業現場的執法檢查推動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深化開展。
(二)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監管法規標準建設。總局將繼續做好《高危粉塵作業與高毒作業職業衛生管理條例》(草案)的修改完善工作。研究制定職業病危害評價規則及程序,規范評價工作。制定工作場所職業衛生警示標識管理辦法,規范用人單位警示標識管理。制訂推出一批職業衛生標準并抓好宣貫落實。各地區要緊密結合本地區實際,圍繞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難點、重點問題和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領域,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探索和開展職業衛生監管地方法規標準制定工作,形成做好本地區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法規標準制度體系。
(三)進一步抓好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工作。各地區、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開展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的通知》(安監總安健〔20xx〕38號)的要求,對照10個方面的內容,采取加強培訓、典型引路、強化督促檢查等措施,推動做好基礎建設工作,確保70%的用人單位達到活動確定的目標。總局將適時組織召開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工作推進會,交流先進經驗,推進活動的深入開展。在這項工作中中央企業要率先抓好本單位的職業衛生基礎建設工作,帶頭作表率,給全國做標桿。
(四)進一步抓好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領域的專項治理工作。各地區、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加強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業粉塵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安監總安健〔20xx〕112號)的部署,認真開展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業粉塵危害專項治理,要抓住關鍵工序,通過示范引導、分類治理、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加強督促檢查等措施,淘汰落后產能,實現集約化生產。總局將選取治理典型,適時召開現場會,推動治理工作深入開展。各地區、各單位要在抓好總局部署的兩個行業專項治理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再確定2-3個重點行業領域進行治理,爭取利用幾年時間,使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領域全部得到治理。在這里我還要特別說明一下,在我們去年開展的水泥和石材行業調研檢測中,檢測的所有企業均存在粉塵濃度超標問題,像云南省的宜良縣紅光水泥廠裝袋崗位總塵濃度超標115倍,呼塵濃度超標77倍。一些中央企業及外資企業所屬水泥企業裝袋崗位也存在超標問題,如山東省膠南中聯水泥廠、云南省拉法基瑞安水泥廠等,這一點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積極落實整改。
(五)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監管機構隊伍建設。浙江、福建和新疆兵團三個單位要加快進度,盡快完成職能劃轉,其他地區要重點加強地市和縣區職能劃轉工作,確保今年年底前地市級職能劃轉達到90%,縣區級達到85%以上。已經完成職能劃轉地區要按照總局黨組明確的“加強綜合、集中管理、突出重點、穩妥推進”的原則,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完善裝備,提升監管能力。各地區、各單位要積極建立和完善職業衛生專家隊伍,充分發揮專家在職業衛生監管工作中的技術支撐作用。總局將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適當擴大職業衛生專家隊伍規模和業務覆蓋面,補充100名左右的專家,并對專家實施分類管理。在這里我要特別強調一下,近期各地在職業衛生與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我們總的思路是職業衛生監管體系剛剛建立,目前這支隊伍只能加強,業務工作等宜相對獨立,第一步先探索技術服務機構的業務融合。
(六)進一步強化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各地區要嚴格按照總局50號令和相關配套文件的要求,認真做好乙級和丙級機構的資質認可和監管工作,積極探索和總結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進一步規范技術服務機構的從業行為,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尚未完成換證的5個地區,要加快進度,盡早完成換證工作。總局將繼續做好甲級機構資質認可和續展工作,扶持中西部地區甲級機構建設,鼓勵有條件的機構申請安全評價資質。抓緊出臺《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檢查辦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范》,進一步規范機構監管工作,規范技術服務機構從業行為。繼續指導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分會建設,推進機構行業自律管理。研究制定技術服務收費指導意見,指導和規范技術服務收費行為。
(七)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宣教培訓工作。各地區、各單位要充分利用《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安全生產宣傳月等契機,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并重,采取多種形式做好職業病防治法規標準和職業衛生基礎知識的宣傳工作,在全社會營造關心、關注職業病防治的濃厚輿論氛圍。總局將在勞動保護雜志、中國安全生產報、政府網站等媒體上開辟職業衛生宣傳專欄、編印掛圖、宣傳手冊等加大對《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和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各地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職業衛生培訓工作,認真抓好職業衛生監管人員、企業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以及接觸職業病危害嚴重崗位人員的分類培訓工作,提升各類人員的業務能力。總局將舉辦5期職業衛生監管執法業務培訓班,對各級職業衛生監管人員進行集中培訓。
(八)進一步做好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管工作。各地區要嚴格按照總局51號令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積極開展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把好入口關,抓好源頭管理,切實做好職業病危害的前期預防工作。總局將進一步簡化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批流程,強化建設單位的主體責任,精簡預評價審核和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程序,強化抽查審查,強化竣工驗收環節,建立承諾制度,落實建設單位、評價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各方責任。
(九)切實做好職業病危害防治評估工作。各地區要按照總局《關于開展職業病危害防治評估工作的通知》(安監總統計(20xx)133號)要求,積極配合做好職業病危害防治評估工作,以此進一步推動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采取措施,有效落實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的主體責任,改善工作場所勞動條件,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
(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職業病防治工作協作機制。各地區要積極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職業病防治分工負責、相互協作的工作機制,形成推動工作的合力,特別要加強在聯合監督執法、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審批、職業病危害事故查處等工作中加強協調配合。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充分發揮和利用安委會辦公室的作用,推動將職業衛生監管工作逐步納入安全生產考核指標體系中,督促地方政府做好職業衛生監管工作。今年總局將承辦職業病防治部際聯席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總結前一階段的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的主要工作。下半年還將以部際聯席會議名義組織各成員單位對各地區貫徹落實《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xx-20xx年)》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十一)中央企業要發揮表率和帶頭作用。總局今年將加大對中央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落實企業的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中央企業具有專業人才、技術、裝備等方面的優勢和資金雄厚的有利條件,希望你們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條件,在職業衛生基礎建設、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等各個方面為全國起到表率和帶頭作用。同時,希望你們要積極研制、開發、推廣、應用有利于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在依靠科技進步推動全行業乃至全國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方面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
同志們,安監部門的職業衛生監管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另一方面職業危害嚴重侵蝕一線職工的身體健康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做好這項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憂患意識,真抓實干,努力開創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新局面,為保護廣大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作出我們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