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家庭家長發言稿(精選5篇)
書香家庭家長發言稿 篇1
各位家長:
大家好!我是陳X的媽媽,今天應張老師的要求,讓我在這里,講講我是怎樣教育和培養陳驍的,老實說,真有點慚愧,陳驍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都是老師的功勞,我們家長只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不過,既然老師要求了,我就講講我的一些,只希望有所幫助. 主要還是和大家交流一下經驗, 希望能夠更好的培養孩子。
談到教育和培養孩子,我覺得第一要有正確的態度,第二要有合適的方法。
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任何方面要做得出色.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一定會出錯,但是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家長的態度很重要,就陳驍而言的話,我很少以呵斥的態度跟他,即便是他做錯事情的.情況下,我覺得要多分包容多分寬容,多分理解,特別是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個人覺得還是要以鼓勵為主.,適當的鼓勵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我個人覺得以商量的語氣會比呵斥的語氣效果要好狠多,多點耐心吧!
我覺得寧可讓孩子有一顆驕傲的心,也不要讓孩子有顆自卑的心。另一方面,當孩子表現得好的時候,有一點點小進步的時候,家長都要看到,我們一定要給予適時的贊揚. 我在家里經常對陳驍說的話是,你真棒,你好厲害啊,你這么聰明像誰啊,類似于這樣的話,他聽到這樣的話他會露出很自信的笑容,我覺得家長不要吝嗇自己表揚人的詞語,多多的表揚孩子吧。
再講講方法的問題。
這次期中考試陳驍得成績還不錯。首先要多謝老師的教育.在學校老師會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在家的話,家長要對孩子負責, 其次在平時,我也是每天監督孩子的作業完成狀況。 對于作業中的難題和典型題目,我都讓他給我講他的思路,增強他對題目的理解。在考試前一個禮拜,我還幫助孩子進行全面的復習. 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交給他某一道題目,而是交給他學習方法.要及時的了解孩子每天學了什么東西,會了多少東西,掌握程度,這樣的話家長就會及時的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輔導孩子不會的東西,像這次考試之前陳驍就跟我說,媽媽你聽寫我生字吧,我都要考試了,現在的話他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他不覺得這是多余的作業,反而他覺得這是他應該完成的東西,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吧。
前一陣有一句話特別流行,叫做優秀是一種習慣。 我覺得我們家長的責任就是要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而不光是讓孩子衣食無憂。
我就說這么多,謝謝大家。
書香家庭家長發言稿 篇2
家長朋友們:
古人云:至樂莫過于讀書,至要莫過于教子。在今天的家長會上我想和各位家長談談我校的語文教學觀。我校的語文觀是大語文教育,即經典誦讀與現代語文教育融一體,德育力行參合并教的語文觀。
在這里只和大家交流我校的經典誦讀教學的與框架,請各位家長認真體會。
眾所周知,傳統經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的重要載體,內容博大精深,流傳的經典浩如煙海。結合我校的實際我們設立了三條誦讀經典的目標:一是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二是夯實學生的文化底蘊。三是有效補充現行小學語文教材教學內容。根據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1—6年級應學會2500個生字,認識3000個生字。把國學經典中的精華部分移植到學校教學中,為完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識字教學等目標開辟了一條捷徑。如《三字經》(1128字)、(1080字)等幾個目,其文字總量達到3000多字,其中不重復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煉,是現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
在實施經典誦讀過程中,我校設立了專門的教學時間,每周一節固定的經典誦讀課,編寫了專門的經典誦讀教材,教材的內容是精挑細選的古典文學作品,內容涵蓋了《三字經》《論語》唐詩、宋詞、散文名等小學與初中必會的古詩文,文言文,我們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在小學六年記憶的黃金時段完成一生永恒的東西,不單單是減輕中學學習的負擔,更是完成他一生的最基本的積淀。
我們的語言正是在反復的實踐中形成一種習慣,“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在這里我也想懇請各位家長能積極配合學校,回到家中多督促孩子進行誦讀經典,誦讀時要一心一意,不急不徐,字字清楚。只要我們每天堅持十分鐘,讀圣哲之言,體圣哲之心,發圣哲之語,定會慧在其中,“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嘛。
另外,合經典誦讀教學我們每學期都要進行書法與誦讀大賽,本學期的“中華誦書寫經典傳承文明”市級大賽我校共二百多人次獲獎,而在下周將要進行誦讀大賽的初賽,在十二月初我們將優秀誦讀作品以成果匯報的形式進行展示,屆時,將邀請優秀的家長代表來現場觀看、研討。
在每學期,我校還將推出繽紛校園校報的“經典誦讀”專刊,專刊將系統地展示我校經典誦讀工作的開展情況并對各位家長進行經典誦讀的相關指導和介紹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敬請各位關注,并真誠地希望各位有識家長與我們交流研討,共同為我們的孩子打下人生的重要基石。
語文人文的實質是強調“以人為本”。我校尊崇“敦品勵志,厚德博學”
注重禮儀教育,在每天清晨當學生進入校園的時候,就會聽到全校統一播放的誦讀音頻,學生一邊聽一邊誦,進而規范自己的行為,達到內外坐必端、立必正、言必信、行必有禮的效果。有道是大德者必受命,有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
總之,在我校大語文教學中,將白話的語和智慧的文的誦讀有機結合,奠基廣度,實現表達深度,顯示交流強度。以人為主,理論聯系實踐,正心、正見、正言、正行,相信我校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定能日日新,又日新。
書香家庭家長發言稿 篇3
各位、老師、家長、小朋友們:
下午好!
我是三(3)班陳xx同學的家長,感謝校和老師給我這個機會,能讓我參與到讀書節這個活動中來,下面就孩子課外閱讀問題向大家談幾點感受,不足之處還請指正。
一個崇尚讀書的民族一定是一個理性的優秀的民族,一個崇尚讀書的社會一定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社會,而一個崇尚讀書的校園一定是一個健康而充滿生機的校園。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作為家長,要十分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
要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并擁有完全屬于她的一套讀書設施。首先我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同時,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跟她交流一些書上看到的內容,使她覺得看書學了知識真好,馬上能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她看更多的看書。家長的興趣愛好,影響孩子的興趣愛好。所以,在孩子讀書的時候,家長如果拿一本書與孩子一起讀,孩子肯定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養成喜歡讀書的良好習慣。
要培養孩子讀書的耐心。在我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我就經常給她講故事。一個故事總要講3-5遍,講到第三遍的時候就故意掉了一句或講錯一句,看她能否聽出來;我們根據故事內容提幾個問題,培養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等她認識字的時候就經常帶她去新華書店,在她身上放個手機,讓她在新華書店一呆就是半天,我們去干自己的事。通過這種培養,她就很容易靜下心來看書。要養成好的讀書習慣。一是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平時讀書時要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看到好的詞句要做摘錄,或者概括主要內容,也可寫一寫讀后感等等。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增加了詞匯量,為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充分利用絡資源。遇到弄不懂的問題,及時上查詢。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讀書的好處自是妙不可言,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快樂的看書吧,在書的海洋里一起暢游,共同擁有一個豐富美好快樂的人生。
謝謝大家!
書香家庭家長發言稿 篇4
家長朋友們:
在孩子的成長歲月中,閱讀無疑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書籍是他成長的無聲導師。在培養女兒讀書的習慣中,我做到了四個詞:適當、適時、互動、堅持。
適當,就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圖書。3歲以前,我買一些色彩艷麗的大幅圖畫為主少量文字為輔的書給女兒看;上幼兒園了,我就為女兒選擇一些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上了小學一、二年級就讀《十萬個為什么》之類的科普讀物;現在到了四年級,女兒看的最多的是精簡版的.名人成長傳記。
適時,就是要根據時段安排好讀書的類型,比如,上學期間讀一些優秀作文、益智故事,而一些長篇名著因為連續性強,我們就安排在假期期間閱讀。
三是互動。通常我會找一些優秀的作品,和女兒互相讀給對方聽,還進行觀點上的交流甚至是辯論。到現在,我還記得和女兒一起誦讀一些古詩詞時的激情滿懷,也記得讀朱自清《背影》時我激動得淚流滿面的情形。現在,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奉勸各位家長,趁著孩子還在身邊,一定要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因為這是最美好、最令人心馳神往的時光。
四是堅持。從女兒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讓她養成了睡前閱讀半小時的習慣。書陪伴著我們,我和她一起閱讀,徜徉在書香世界里。她也漸漸地愛上了讀書,現在讀書已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習慣。
書香家庭家長發言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們、家長們,可愛的孩子們:
大家好!首先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閱讀交流平臺。
來這里之前我兒子是這么跟我說的:媽媽,你這是一年級的學生在做三年級的作業。那么希望我這個一年級學生今天能把這三年級的作業做好。
說真的我很羨慕在座的每位同學,為什么呢?因為你們都遇到了一個美好的閱讀時代。在我們讀書的那個資源貧乏的年代,整個學樣乃至于整個村子想要找到幾本教科書以外的課外書都是相當困難的。為此我覺得我們應該衷心地感謝校長及全體老師,領導,那么努力地為你們創造這么好的閱讀環境與氛圍。
其實我當初引導我兒子閱讀的初衷很簡單。在他很小的時候我們當地的年輕父母朋友跟我們說過,只要子女長大不學壞已經很好了,不奢望他們考什么大學。因為這句話引起了我們的思考,為什么我們這里的人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大壞境不利于他們成長嗎?那么要怎么做才能不讓他們學壞呢?我和我先生學歷不高,在教育小孩子方面也沒有什么經驗。這時我們想到了曾國藩老先生的名言:“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去。”就因為這句話我們決定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那么我們是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個人覺得首先做父母的應該做個榜樣,到少我們睡覺前可以做到陪孩子看看書。其實我們家里可以訂幾份報紙,一份《讀者》看看,這樣既省錢又容易讀。在我兒子很小的時候我每天晚上都會抽時間陪他一起讀故事書,就在這個過程他認字量大幅提升。這時候的爸爸可不會看電視或是玩手機,他會在旁邊看報紙或是雜志什么的。這大概是人們所說的閱讀氛圍吧。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做到讓孩子有書讀,所謂的有書讀就是做到家里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并且能讓孩子隨處可以接觸到好書。我們家單單吳詩培個人的書粗略計算有三百多本,而且大部分他都有閱讀。每個月我們家也會預算出一筆屬于他個人的購書款。其實也可以經常去書店看看書,我們這邊相對來說不像市區可以去圖書館借書,所以我們做父母盡自己最大努力為小朋友提供好書吧,可以網上訂相對會便宜點。
有一天我兒子問他讀初中的姐姐:姐姐你以后想要考什么大學,他姐說我想考清華北大。我兒子說我想考哈佛大學,他姐就問哈佛大學在那個國家呢?我兒子說在美國啊,那是世界上最好大學之一,你不知道嗎?暫且不說他將來是否能考上哈佛,但是大量的閱讀卻讓一個小學生的視野開闊了。不單如此,大量閱讀還讓他有著更好邏輯思維及學習態度。他就曾經告訴過我說:數學學的不是對數字熟練的運用而是邏輯思維的創新。這都是閱讀讓他有這些概念。
其實我最高興的不是我兒子迄今為此看了多少本書,而是他這么小就能養成很好的閱讀習慣。他每天晚上睡前一定要看一個小時左右的書才會去睡覺,不會說一直看電視。平時放假早上起來得早沒事做也會閱讀。
閱讀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只要你堅持閱讀,養成閱讀的習慣,那天你就是發現自己各方面都會有神奇的變化。希望同學們都能找到自己的閱讀興趣,并讓閱讀成為你們人生的一部分。以上是我個人對閱讀的小小拙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