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座談會發(fā)言稿范文(通用5篇)
教學座談會發(fā)言稿范文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校長:
大家好!
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今天在這里談自己的三點感想。
一、發(fā)揮年輕的優(yōu)勢,勇挑重擔,樂于奉獻
年輕人充滿激情,精力充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掌握的知識最新穎、最前沿,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潛力股”。學校需要我們出力,我們當然義不容辭。不管是增加教學任務,還是擔任班主任工作,抑或是承擔學校的管理工作,我們應愉快地勇于承擔。或許,有教師想當今這個社會,我才不做傻瓜呢?這里就存在著人生觀和價值觀取向的問題。人總是應該有所追求的,尤其是年輕時!作為教育工作者,其追求就是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將教書育人當作一項長期的事關教育發(fā)展的事業(yè)來對待,而不是將其看作是養(yǎng)家糊口的謀生職業(yè)。只有這樣,年輕的教師才會贏得組織的賞識,同事的肯定和學生的喜愛,才會不斷地探索、實踐,才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作為,甚至為了這個事業(yè)去傾心盡力。可以說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年輕,都曾有過拼搏的日子和輝煌的成績,現(xiàn)在他們精力有限了,“退居二線”有些事情讓年輕人來做,如果我們沒過兩天學他們也“擺老資格”,恐怕還沒有到那個份上,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還是教師的責任心即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和奉獻,一個拈輕怕重、害怕吃苦的年輕人是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的。因此,對于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上見到的種種現(xiàn)象,我們用這八個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相信一定能擦亮我們智慧的眼睛,做到最棒的'自己。
二、注重勵志教育,爭取讓學生保持昂揚的斗志。
俗話說:“志不強者智不達。”也就是說意志上不堅強的人智慧也不通達。對于高三的學子而言,斗志尤為重要。我們也深刻認識到這一點,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促使學生保持高昂的斗志。
1、利用班會課開展主題班會教育。每周的班會課是我們進行德育的主陣地,每次班會我們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主題,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勵志教育,比如《高三,我來了!》、《花開不敗》、《我與大學有個約定》、《今天的吃苦是為了明天的幸福》等。通過勵志教育,學生深有感觸、深受啟發(fā),更具吃苦的精神。
2、布置班級的文化氛圍,讓墻壁也會說話,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從開學以來,我們統(tǒng)一利用后黑板出版了“沖刺高三”和“感恩勵志奮進”的主題板報,教室墻壁也張貼宣傳班級口號,也有個別班級學生寫上自己的奮斗目標張貼到宣傳欄鼓勵自己,個別班級貼上國內重點大學的照片來激勵學生,有的班級貼上名牌大學的校徽圖片,讓學生在他們所向往的大學寫上自己的名字。我們通過這些做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努力拼搏,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
三、克服年輕的不足,了解學情,善于交流
年輕亦有不足之處,如易暴躁,情緒不穩(wěn)定,易受外界事物影響等。對工作熱情高,但未達到預期的目標時,或未得到肯定時易灰心喪氣等。在教育教學中,我認為,作為年輕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應研究學生,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第一手材料,批評,表揚,教育學生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還要多親近學生,與學生交流要深入其內心世界,知道他需要什么,渴望什么,他在想什么。總之,學生的閃光點要及時表揚,學生未考好時應時談心。教學時間長一些的老師要注意師道尊嚴,不可一世的格格不入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正所謂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在教學方面,一防專業(yè)知識與教學實際的脫節(jié),站在學生的角度,要把學生看差些,講授時才會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二防重自身的滔滔不絕而輕學生的主體地位;三防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輕組織教學;四防重尖子生輕差生。學生是很敏感的,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甚至一個眼神,都是一個信息,都會被學生接收、編譯、儲存、反饋、都會給學生以信心或傷害。
在沒有進入學校前,我曾有過一些在小學的實踐經(jīng)歷,也抱著一堆社會工作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但是真正融入其中作為一名教師的感受,又會不同,實際的問題都是在遇到中不斷學習的。進入學校,努力向前輩們請教,學習前輩的經(jīng)驗,學習如何融入基層,如何能夠得到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學會真正融入進去,學會做學生工作。還要向老教師學習,交流經(jīng)驗和體會,但在基層的工作過程中,也希望淡化新老同志概念,以共識聚全力,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創(chuàng)先爭優(yōu),創(chuàng)先進,爭優(yōu)秀。國家的教育大船需要水手,更需要的是一名名優(yōu)秀的水手,是鋼是鐵,而不是一堆渣。俗話說機器越用越好用,相信教師的路也會越走越寬,我們的工作也會越做越好!
教學座談會發(fā)言稿范文 篇2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校長:
大家好!
課改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學的快樂,學的輕松,教師如果把課改當成一種包袱,那將是一種悲哀!要想課改在農村的順利實施,課改引領者負有主要的責任。為了推進嘗試教學法在農村的實施,首先是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其次是讓教師便于操作的模式,然后在激勵教師在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展現(xiàn)具有個性化的教學特色。下面,我就以個人對課改見解,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我校的一些做法。
原來,我早知道嘗試教學法,但是,在應用過程中,但效果并不好,后來我感覺主要的原因,還是教學理念的毛病。當你把新課程理念和嘗試教學法結合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嘗試教學法的課堂是那樣的令孩子們興奮。所以,我也希望,以嘗試教學為基礎,讓農村教師更快的走進新課程。
為了教師便于操作和理解,我把嘗試教學法的課堂比喻成一臺戲,導演就是教師,可以簡單把這出戲分成四個環(huán)節(jié)1.序幕,序幕拉開也就是情境的設置,用故事 笑話 小比賽等多種形式導入,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但序幕的設置是為完成主要的教學目標設置的。2.發(fā)展,也就是學生的嘗試 自學 研討階段,通過教師問題的提出,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師靈活設置學生的嘗試內容。3.高潮,課堂出現(xiàn)了矛盾,教師要通過講解、引導進行點撥,化解矛盾。是體現(xiàn)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的主要環(huán)節(jié)。4.尾聲,也就是課堂練習,包括基本練習和拓展練習。是數(shù)學課堂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是,農村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效果一般不好。
下面我就以第七冊第三單元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第一課時的筆算明確這出戲的四個環(huán)節(jié)。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筆算,培養(yǎng)學生估算,就是數(shù)感的培養(yǎng),還有就是讓孩子嘗試用計算器驗算,以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合作意識。序幕拉開時,原來我設計是用復習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導入,但那天恰好是我的輔導,我在課前已經(jīng)讓孩子們筆算過了,如果在那樣做,顯的多余,并且不容易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看了課本的例題后,我就從 李叔叔身上下手。上課伊始,我就問,咱們班誰姓李,結果班里沒一個舉手的,于是,我就問 咱們班誰姓田舉手,這時田密舉手了,我就問,你爸爸的弟弟,你應該如何稱呼呢,他蒙了,我就說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兒歌一說,他馬上就知道了,然后引入田叔叔從民權去北京出差,做每小時行145千米的火車,要12小時到達,現(xiàn)在時北京時間8點40分,田叔叔到北京下火車的時間大約是多少呢!學生舉手回答,大部分說8點40分,然后更正為晚上8點40分或者20點40分,然后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45 12,下面進入第二個階段,讓學生嘗試,并提出如何寫,寫的要規(guī)范,要明白誰和誰照齊的道理,給學生10分鐘時間去討論,讓學生互相幫助,教師指導。然后讓小組匯報,我讓四個小組最差的四個學生扮演,結果不太理想,,也許這班級孩子基礎挺差的。教師進行講解,然后,我讓學生做課本上的做一做。
本來準備好的延伸練習,就做了一題,下課鈴就響了。只好擠用第二節(jié)課前5分鐘。
對嘗試教學法在農村實施,我個人認為,還是個人意見,要減輕實驗教師的負擔,對于上傳的教案不要硬性規(guī)定,一節(jié)、兩節(jié)或多節(jié)隨個人的熱愛程度去上傳,這樣,教師上傳的肯定是自己寫的,不是抄襲的。第二,對于在課改中成績突出的實驗教師要給予獎勵,如聽的好的教學就要給證件,發(fā)的論文,課件 教案突出給證件,同時別忘了物質獎勵。給教師一個平臺,他會給你一個精彩。
好了,個人意見,不敢求同!
教學座談會發(fā)言稿范文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大家好!
我是紫溪中心小學。今天能夠參加這次座談會,感到非常榮幸。20xx年以來,在縣教育局和教科中心的指導下,我校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大膽的改革,特別是在圍繞高效課堂建設中班級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小組建設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下面就我校的一些做法做簡單的匯報。
一、加強宣傳與培訓,提高教師認識。
因我校教師年齡結構偏大,改革初期教師的抵觸較大,為此我校花大力對教師進行了各種培訓,首先組織教師學習教育局有關課改方面的文件精神,引起教師的重視;其次帶領教師去課堂教學改革做得好的學校去參觀學習;第三,利用網(wǎng)絡對教師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從思想上改變教師不想改革的觀念。培訓結束時,每位教師都有不少于3000字的培訓筆記,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撰寫教學反思。
二、加強領導,保障得力。
我校及時制定課改實施方案,并成立了課改領導小組,以校長為組長,主管教學副校長親自帶頭,行政領導分年級跟班深入教學,參與校本教研活動。學校撥出課改專項經(jīng)費,滿足教師培訓及教學活動需要。為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在教師年度考核中,課改一線教師評優(yōu)評先優(yōu)先考慮。
三、轉變班級管理模式,實施班級管理“小組化”。
教學模式?jīng)]有最好,只有最適合的。經(jīng)過一年多的摸索與試驗,初步確立了“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精講點撥—有效訓練”為我校的教學模式。
新一輪的課堂教學改革提倡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高效課堂的高效,關鍵在于“小組”學習的高效,所以我校將學習小組的建設做為這次課改的主要工作來抓。在小組劃分時要求教師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同質結對,異質幫扶”的基本原則對全班學生進行學習小組劃分。把每班學生分成6個學習小組,每組6—8人,科學合理地組建并管理小組,使班級管理實行“小組化”。在小組建設中,我們還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小組評價機制。評價實行量化積分制,每小組的得分就是小組每個成員每一天方方面面實際表現(xiàn)的打分。一天一記錄,一周一匯總,一周一評比。以表格形式貼在教室,每個班每兩周評選先進小組一次。學校每個月評選一次,進行全校大會表揚。目前學生每天,每節(jié)課都表現(xiàn)的有激情,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學習上,享受學習的快樂。
四、狠抓學校教學常規(guī)管理。
學校為了督促教師的工作,認真落實教育局提出的教學月檢月報制度,每次的檢查都有記載,對教師的教案、作業(yè)批改提出中肯的評價,并及時公布檢查結果。學校每個月還要進行一次教學工作專題研究,認真總結,及時反思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五、用先進的文化引領人,創(chuàng)設特色班級文化
1、班級文化。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好的班級文化可以塑造人生,激勵人的成長,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班級文化建設主要從二方面入手:一是小組文化,每班每個小組都按學校的要求有自己的組名、組徽、組規(guī)、組訓、小組奮斗目標,制作了組牌。二是班級文化,各班制定有自己的班名、班級格言、班旗、班規(guī)。從20xx年開始,每個班級建成了圖書角。學校制定了《建設書香校園實施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閱讀書目、實施辦法、保證措施、開展閱讀活動。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都有閱讀計劃,每年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得少于30萬字,背誦經(jīng)典詩文,每周要有閱讀筆記,內容包括精美句段摘抄,感想體會等。20xx年下期我們開展了讀書演講比賽和征文活動,檢查評比了讀書筆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上好班會課。我校現(xiàn)在的班會課和心理健康與安全課在每周二第一節(jié)課召開,一改過去班主任一言堂的局面。每周學校確定一個班會主題,學生分小組輪流主持,學生策劃方案,學生設計班會內容和過程,班會由學生主持,全班學生參與討論交流,班長總結上周工作,布置安排下周工作。整個過程全部由學生操作。班主任只需對班會進行評價和小結就行,達到班會的教育目標。班會課、安全課完全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培養(yǎng)了學生思想素質、開拓思維,增長才干,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3、大力開展星級學生評比活動。星級學生涵蓋范圍廣,人人都有選上的可能,學校堅持一月一評比,由班級進行初選,選出“班級之星”,交學校審核通過后,授予學生“校園之星”榮譽稱號。每個學期學校根據(jù)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評選出5名“五星學生”。
六、對工作改進的反思
1、小組建設評價機制有待改進。由于我們的小組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小組很難拿統(tǒng)一的尺度去評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對評價機制進行改進,使它更好的發(fā)揮激勵作用。
2、師生角色定位轉變不到位。在班級事務上有的班主任還是不敢完全放手讓學生去管理,許多事情還有事必躬親,效果不是很好;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還不是很強,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班級及學校事務的管理之中,小組長還沒有完全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經(jīng)過大膽、刻苦的實踐,我校的課堂教學變樣了!在課堂上常常能聽到學生彰顯個性的精彩發(fā)言,富有童趣的奇思妙想,充滿自信的展示。新課堂讓學生學會了生活,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經(jīng)驗的獲得,培養(yǎng)了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與創(chuàng)新,使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健康成長。課堂教學改革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還有待于我們去不斷總結與反思。
教學座談會發(fā)言稿范文 篇4
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今天在這里談自己的三點感想。
一、發(fā)揮年輕的優(yōu)勢,勇挑重擔,樂于奉獻
年輕人充滿激情,精力充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掌握的知識最新穎、最前沿,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潛力股”。學校需要我們出力,我們當然義不容辭。不管是增加教學任務,還是擔任班主任工作,抑或是承擔學校的管理工作,我們應愉快地勇于承擔。或許,有教師想當今這個社會,我才不做傻瓜呢?
這里就存在著人生觀和價值觀取向的問題。人總是應該有所追求的,尤其是年輕時!作為教育工作者,其追求就是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將教書育人當作一項長期的事關教育發(fā)展的事業(yè)來對待,而不是將其看作是養(yǎng)家糊口的謀生職業(yè)。只有這樣,年輕的教師才會贏得組織的賞識,同事的肯定和學生的喜愛,才會不斷地探索、實踐,才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作為,甚至為了這個事業(yè)去傾心盡力。可以說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年輕,都曾有過拼搏的日子和輝煌的成績,現(xiàn)在他們精力有限了,“退居二線”有些事情讓年輕人來做,如果我們沒過兩天學他們也“擺老資格”,恐怕還沒有到那個份上,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還是教師的責任心即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和奉獻,一個拈輕怕重、害怕吃苦的年輕人是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的。因此,對于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上見到的種種現(xiàn)象,我們用這八個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相信一定能擦亮我們智慧的眼睛,做到最棒的自己。
二、注重勵志教育,爭取讓學生保持昂揚的斗志。
俗話說:“志不強者智不達。”也就是說意志上不堅強的人智慧也不通達。對于高三的學子而言,斗志尤為重要。我們也深刻認識到這一點,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促使學生保持高昂的'斗志。
1、利用班會課開展主題班會教育。每周的班會課是我們進行德育的主陣地,每次班會我們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主題,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勵志教育,比如《高三,我來了!》、《花開不敗》、《我與大學有個約定》、《今天的吃苦是為了明天的幸福》等。通過勵志教育,學生深有感觸、深受啟發(fā),更具吃苦的精神。
2、布置班級的文化氛圍,讓墻壁也會說話,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從開學以來,我們統(tǒng)一利用后黑板出版了“沖刺高三”和“感恩 勵志 奮進”的主題板報,教室墻壁也張貼宣傳班級口號,也有個別班級學生寫上自己的奮斗目標張貼到宣傳欄鼓勵自己,個別班級貼上國內重點大學的.照片來激勵學生,有的班級貼上名牌大學的校徽圖片,讓學生在他們所向往的大學寫上自己的名字。我們通過這些做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努力拼搏,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
三、克服年輕的不足,了解學情,善于交流
年輕亦有不足之處,如易暴躁,情緒不穩(wěn)定,易受外界事物影響等。對工作熱情高,但未達到預期的目標時,或未得到肯定時易灰心喪氣等。在教育教學中,我認為,作為年輕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應研究學生,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第一手材料,批評,表揚,教育學生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還要多親近學生,與學生交流要深入其內心世界,知道他需要什么,渴望什么,他在想什么。總之,學生的閃光點要及時表揚,學生未考好時應時談心。
教學時間長一些的老師要注意師道尊嚴,不可一世的格格不入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正所謂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在教學方面,一防專業(yè)知識與教學實際的脫節(jié),站在學生的角度,要把學生看差些,講授時才會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二防重自身的滔滔不絕而輕學生的主體地位;三防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輕組織教學;四防重尖子生輕差生。學生是很敏感的,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甚至一個眼神,都是一個信息,都會被學生接收、編譯、儲存、反饋、都會給學生以信心或傷害。
在沒有進入學校前,我曾有過一些在小學的實踐經(jīng)歷,也抱著一堆社會工作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但是真正融入其中作為一名教師的感受,又會不同,實際的問題都是在遇到中不斷學習的。進入學校,努力向前輩們請教,學習前輩的經(jīng)驗,學習如何融入基層,如何能夠得到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學會真正融入進去,學會做學生工作。還要向老教師學習,交流經(jīng)驗和體會,但在基層的工作過程中,也希望淡化新老同志概念,以共識聚全力,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創(chuàng)先爭優(yōu),創(chuàng)先進,爭優(yōu)秀。國家的教育大船需要水手,更需要的是一名名優(yōu)秀的水手,是鋼是鐵,而不是一堆渣。俗話說機器越用越好用,相信教師的路也會越走越寬,我們的工作也會越做越好!
教學座談會發(fā)言稿范文 篇5
課改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學的快樂,學的輕松,教師如果把課改當成一種包袱,那將是一種悲哀!要想課改在農村的順利實施,課改引領者負有主要的責任。為了推進嘗試教學法在農村的實施,首先是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其次是讓教師便于操作的模式,然后在激勵教師在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展現(xiàn)具有個性化的教學特色。下面,我就以個人對課改見解,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我校的一些做法。
原來,我早知道嘗試教學法,但是,在應用過程中,但效果并不好,后來我感覺主要的原因,還是教學理念的毛病。當你把新課程理念和嘗試教學法結合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嘗試教學法的課堂是那樣的令孩子們興奮。所以,我也希望,以嘗試教學為基礎,讓農村教師更快的走進新課程。
為了教師便于操作和理解,我把嘗試教學法的課堂比喻成一臺戲,導演就是教師,可以簡單把這出戲分成四個環(huán)節(jié):
1.序幕,序幕拉開也就是情境的設置,用故事笑話小比賽等多種形式導入,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但序幕的設置是為完成主要的教學目標設置的。
2.發(fā)展,也就是學生的嘗試自學研討階段,通過教師問題的提出,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師靈活設置學生的嘗試內容。
3.高潮,課堂出現(xiàn)了矛盾,教師要通過講解、引導進行點撥,化解矛盾。是體現(xiàn)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4.尾聲,也就是課堂練習,包括基本練習和拓展練習。是數(shù)學課堂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是,農村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效果一般不好。
下面我就以第七冊第三單元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第一課時的筆算明確這出戲的四個環(huán)節(jié)。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筆算,培養(yǎng)學生估算,就是數(shù)感的培養(yǎng),還有就是讓孩子嘗試用計算器驗算,以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合作意識。序幕拉開時,原來我設計是用復習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導入,但那天恰好是我的輔導,我在課前已經(jīng)讓孩子們筆算過了,如果在那樣做,顯的多余,并且不容易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看了課本的例題后,我就從李叔叔身上下手。
上課伊始,我就問,咱們班誰姓李,結果班里沒一個舉手的,于是,我就問咱們班誰姓田舉手,這時田密舉手了,我就問,你爸爸的弟弟,你應該如何稱呼呢,他蒙了,我就說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兒歌一說,他馬上就知道了,然后引入田叔叔從民權去北京出差,做每小時行145千米的火車,要12小時到達,現(xiàn)在時北京時間8點40分,田叔叔到北京下火車的時間大約是多少呢!學生舉手回答,大部分說8點40分,然后更正為晚上8點40分或者20點40分,然后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4512,下面進入第二個階段,讓學生嘗試,并提出如何寫,寫的要規(guī)范,要明白誰和誰照齊的道理,給學生10分鐘時間去討論,讓學生互相幫助,教師指導。然后讓小組匯報,我讓四個小組最差的四個學生扮演,結果不太理想,也許這班級孩子基礎挺差的。教師進行講解,然后,我讓學生做課本上的做一做。
本來準備好的延伸練習,就做了一題,下課鈴就響了。只好擠用第二節(jié)課前5分鐘。
對嘗試教學法在農村實施,我個人認為,還是個人意見,要減輕實驗教師的負擔,對于上傳的教案不要硬性規(guī)定,一節(jié)、兩節(jié)或多節(jié)隨個人的熱愛程度去上傳,這樣,教師上傳的肯定是自己寫的,不是抄襲的。第二,對于在課改中成績突出的實驗教師要給予獎勵,如聽的好的教學就要給證件,發(fā)的論文,課件教案突出給證件,同時別忘了物質獎勵。給教師一個平臺,他會給你一個精彩。
好了,個人意見,不敢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