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青年醫師發言稿(精選6篇)
優秀青年醫師發言稿 篇1
我是xx鎮中心衛生院的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我叫。曾經一個偶然的事件讓我當了一回“網紅”——在我懷孕期間搶救一名因疾病倒地的老人,在搶救的過程中被人拍照發到朋友圈,經本地媒體報道后又被央視新聞、央廣新聞頻道、新華社等多家媒體相繼報道,被網友稱作“國民好醫生”,后被xx鎮黨委政府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我覺得這些榮譽我受之有愧,救死扶傷乃醫生本質工作,關系群眾疾苦、解人為難更是共產黨
員的基本準則。事后阿里巴巴集團給予我5000元的正能量鼓勵金,我將獎勵金全部捐獻于更需要的人,我相信任何一名醫務工作者、任何一名共產黨員遇到這種事,見到這種危急情況都會義無反顧挺身而出。
作為一名基層醫生代表,近幾年基層衛生事業讓我切身感受到可喜的變化。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區衛計委的正確領導下,基層衛生事業各方面有了突飛猛進地變化:一是隊伍建設方面:充分發揮醫聯體建設作用,分批派送醫務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二是公共衛生方面,院領導要求每位醫務人員熟練掌握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確保所有群眾都享有健康檔案管理、慢性病防治、預防接種等14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
現了從無到有,從量到質的轉變;三是設施設備方面,從當初較破舊的房屋,落后的醫療,到現在的人性化的服務設施及新型的儀器、診療設備……基層衛生隊伍中所有工作人員,他們都兢兢業業的戰斗在醫療衛生的最前線,我從未因為我們選擇醫生這個職業而后悔過,反而我為我這個職業而驕傲,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我會繼續努力,愛崗敬業,樂于奉獻。
醫師節演講稿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事們:大家好!藍天回報大地,降下萬丈甘霖,才有綠樹迎春,生機勃勃的花季;江河回報大海,流淌凜凜清泉,才有波濤洶涌,日夜奔流,聲聲不息;駿馬回報草原,馬蹄聲下,才有一日千里的鐵騎。我們——醫務工作者,回報社會,灑下辛勤的汗水,只為讓病人不在為生命之燈即將熄滅而嘆息。有人說,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的職業,就有多少雙不同的手,工人師傅的手,是為祖國的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農民伯伯的手,是為了地球上六十億人口的吃飯而奮斗;教師的雙手,拿著書本和粉筆培養祖國未來的花朵;而我們醫護工作者的手,是將疾病與痛苦從病患的身上驅走,幫助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生命與死神頑強的奮斗。有人叫我們白衣天使,因為我們的雙手一次次將垂死的生命挽留,而我們卻稱呼自己為白衣戰士,因為我們時刻準備著為突發的意外而戰斗。我們工療的醫護工作者,面對的不僅僅是病人,
他們是外國人,他們是外賓,我們的工作不單單代表醫護人員的形象,我們更代表了國家的形象,所以,我們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本著為病人服務的宗旨,時刻牢記病人之事無小事,哪怕他們只是想喝一杯水,我們都會微笑著為他們解決。正是因為我們工人療養院秉承著這樣優良的傳統,才使我們的工作業績步步高升,俄羅斯旅游療養者的數量,屢創新高,當然,這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這僅僅是我們工作的一個嶄新開始,有了良
好的開端,我們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因為我們接待的都是俄羅斯的外國病患,所以難免存在著語言不通的問題,翻譯不在的時候難免讓我們無法溝通,這一直是困擾大家的難題。為了能夠能好更直接的與病人溝通,我們康復醫院的醫護工作者刻苦學習俄語,從字母學起,無論何時,都能看見他們在翻閱字典,隨時隨地,都能聽見他們在默默練習發音,勤奮換來的是微笑,刻苦取得了成果,現在,即便是沒有翻譯在場,我們大部分醫護工作者都能做到與病人簡單溝通,贏得了俄羅斯病患們的一致贊揚。有時候,俄羅斯的病患做完單項檢查后經常找不到下一個檢查科室,每當這時,負責給他檢查的醫護人員會不辭辛苦,不嫌麻煩,在百忙之中將他送到下一個檢查科室,每天都往返數十次,病患多的時候,工
作經常到半夜,有的醫生累到腿疼得站不起來,但是,他們依然無怨無悔,兢兢業業的為了工作默默奮斗,因為所有的醫護工作者不求名利,只為能在有限的能力范圍內做出無限的社會貢獻。無論是非典還是甲流,無論是超級病毒還是難以攻克的疑難,一次比一次更加嚴峻的考驗,像是死神的挑釁般對我們揮手,但我們毫無畏懼,穿起白衣我們就沖在戰斗的最前頭,不管危險重重還是艱難險阻,只要我們在,瘟疫就休想抬頭。我們,作為守護生命的白衣戰士,隨時準備戰斗,只要祖國需要我們,病人需要我們,我們時刻準備聽從召喚,為了挽救病患而終生奮斗。
優秀青年醫師發言稿 篇2
沒有任何一種職業比成為一名醫生更困難,更需要責任心和義務感。當醫生治療病人時,需要有操作技能、科學知識與人文關懷。醫生利用這些基本條件,勇敢而謙卑地發揮其聰明才智去工作時,他將為其同胞們作出不平凡的貢獻,同時也將培養自己博大寬廣的胸懷。作為一名醫生,對自己人生追求莫過于此,也應以此為滿足。
當我走出校園,懷著激動與興奮的心情踏進口腔醫院大門的那一刻開始,我便與這所醫院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在這里我走過了三載寒暑,從初出茅廬到融入這里,在所有人的幫助下,憑借著對醫生這份職業的熱愛,走過了酸甜苦辣,走向了成長。
成為口腔醫院的一員,這是一個蛻變的過程。作為醫院發展的新鮮血液,我融入了醫院的大家庭中。對新環境的適應,對新文化的認同,對醫院的歸屬感都慢慢的建立了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了可以守望互助的同事,也學習到了許多實用的知識,這是我職業生涯的第一步,也至關重要。
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雖然我沒有機會見證醫院發展的每一步歷程,但我從全院職工的同心同德、攻堅克難和苦心經營中,感受到的是積極的發展氣息和蓬勃的生命力。
醫院在發展,在進步,作為它的一份子,一名治病救人的醫者,首先要從思想上提升自己的境界,真真正正地愛上自己所從事的這個崗位。醫德在我心,只有思想上的提升,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和改善醫療質量與服務態度。
愛崗敬業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境界。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當我們將它當作一種人生追求的時候,我們就會在工作中少一些計較,多一些奉獻;少一些懶散,多一些上進;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責任。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醫院的發展壯大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事事嚴于律已,處處想著他人。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認真落實衛生系統內部的各項道德規范,以醫患和諧為榮、以玩忽職守為恥;以熱忱服務為榮、以冷漠怠慢為恥;以為民服務為榮、以謀取私利為恥,自覺弘揚高尚的醫德醫風,明榮辱、辯是非、揚正氣、保本色,真正把口腔醫院當成自己的家,珍惜它、愛護它、建設它。在醫院這個團隊里我們每個人的價值都得到最大發揮,醫院的價值才會有最大地實現。
作為一名年輕醫生,我的行醫之路才剛剛起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病人的贊揚是對我們以往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種鞭策。它應該激勵我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對醫術精益求精,對病人高度負責。把病人與自己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更多的站在病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一個微笑可以減輕病人的思想顧慮,一個問好可以拉近與病人的距離,一個解答可以讓病人輕松的離開醫院。
生命所托,健康所系,每一個擁有愛心的人都是天使。讓我們用無私的奉獻和勤勞的雙手,去履行我們最初的誓言,去奏響一曲曲健康、和諧的樂章吧!
謝謝大家!
優秀青年醫師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在第二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慶祝我們醫師自己的節日,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份節日的快樂和祝福,同時,也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們的各級領導、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我作為專家代表發言,感到萬分榮幸。這份榮幸,源自院領導的關心、前輩們的指導和各位同仁的關心和幫助。
我從1991年來到我們醫院工作,已經28年了。
28年來,我見證了醫院的發展和壯大,見證了醫院成長的許多個輝煌的時刻。醫院從簡陋的平房到高樓聳立;從簡單的內外婦兒科,到專業細化的各個學科;從二級醫院到三級醫院;我看到了每一位中心醫院人辛勤的付出和努力,深深地為醫院的發展和壯大感到驕傲和自豪。
28年來,我從一名住院醫師成長到一名醫學專家,離不開各位領導的諄諄教誨,離不開老一輩專家的“傳、幫、帶”,從領導和前輩的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也學到了“仁心仁術”、學到了“敬佑生命和大愛無疆”。
從踏入工作崗位的那一天起,就深深的感受到一名醫師身上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感謝多年以來在從醫的路上熬過的每一個夜晚、搶救的每一位病人和流過的每一滴汗水!醫生這個稱謂,從來都是神圣的,從你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就充滿著信心和希望、就意味著“健康所系,生命相關”!
盡管,我們會面臨很多的困難和壓力,但我想,我們既然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應該無怨無悔地站在最需要的地方,隨時準備為衛生健康事業付出所有。在新的環境與形勢下,也相信我們年輕的同仁們,能夠平等待人,認真做事,無愧于白衣戰士這一光榮的稱號。能夠堅持信仰,從容不迫,不辱救死扶傷的神圣職責。能夠不斷地學習和努力,成為醫院發展的中堅力量,中流砥柱。
最后,讓我們一起祝愿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醫院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一起尊重醫師,關愛健康,敬佑生命!讓我們乘著中心醫院這艘大船,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謝謝大家!
優秀青年醫師發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這個世界上誰最快樂?答案也許很多,各有各的不同。美國一家報社曾就此做過一次有獎征文,其最佳答案有三:一是歷經風險開刀后,終于挽救了危重患者生命的醫生;二是忙碌了一天,為嬰兒洗澡的媽媽;三是作品剛完成,自己吹著口哨欣賞的藝術家。我為這一答案感動,我是一個醫生,醫生平凡工作中的艱辛和喜悅能為人們所理解,并能有這樣高的,真的覺得很欣慰。醫生,這是一個無私的職業,人道、善良、關切、愛護是我們的宗旨,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種職業。我們以真誠熱情面對患者,了解病情,獲得患者的信任,同時又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實施診療。如果說科學家更多
地付諸于理智,藝術家更多地傾注于感情,那么醫生則必須集冷靜的理智與熱烈的情感于一身,傾注一腔心血待病人,向病魔、向死神挑戰!誰有這樣的膽氣與豪情?白求恩、林巧稚、吳運鐸、趙雪芳、吳登云等等,是我們優秀的同行,他們忘我的奉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為我們樹立了不朽的豐碑,然而,談到他們的事跡,他們常常會輕描淡寫地說:“因為我是醫生……”因為我是醫生,就有責任去維護病人的最大利益,關心病人及其周圍的人和事;因為我是醫生,就必須一切以病人的利益為重,舍身忘我;因為我是醫生,救助病人,永不存私心雜念。古人云:醫者仁術,其意義
大概如此吧!醫生,不是神,不是救世主,也不是萬能的,但卻是病人的希望。再年輕的醫生,在病人眼里也是長者,他肯向我們傾吐一切;再無能的醫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賢,他認為我們可以解決一切。因此,有時覺得做醫生真難,為了不愧對那一雙雙信賴的目光,我們必須學習再學習、努力再努力!在婦產科,面對的是情感豐富而又細膩的婦女,這要求我們不但要有嫻熟的技術、敏銳的判斷力、快速的反應,還需要有一份慈母情懷!我們肩負著半邊天健康衛士的重任,還擔當著呵護一個小生命直至誕生的職責。也許我們的工作單調、乏味、繁忙,但給多少女性帶來健康,給多少家庭送去歡樂呀!一個不孕癥患者,曾經四處求醫,受盡了家人的譏諷和白眼,她失望了,家庭面臨破裂的危險。在朋友的慫恿下,她抱著最后一絲希望來到我們醫院,醫生親切和藹,
令她如沐春風,她訴說了自己多年的求醫經歷,發現醫生耐心細致、一絲不茍,并為她詳細做了體檢,一切都和以往不同,這安撫了她煩亂的情緒,激起了她治愈的信心。后來經過治療,她終于懷孕了。激動的夫婦倆不知如何表達心意,又送錢,又送禮,卻被一一退回了,他們不知所措,醫生卻說:“得知你的喜訊就是你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呀……,因為我們是醫生!”產婦到了產房,幾小時后就可以抱著新生的嬰兒幸福地返回病房,似乎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但就在這幾個小時內,醫生為了保證兩條生命的安康,必須極盡耐心地勸慰產婦,應付焦急的家屬,并把種.種責任擔負一身。分娩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潛在危機
的過程,又是一個血淋林的戰斗經過,它讓我們寢食難安,每一位婦產科醫生都會有許多不平凡的經歷。一個清晨,經過一夜工作,我正準備~,這時產房來了一個急診病人:雙胎、早產、前置胎盤,由于產前出血,入院時很快進入休克,血壓很低,家屬一大群擠在產房門口:“醫生救救她!醫生救救他們!”語氣中充滿絕望,他們被大量地流血嚇壞了,把最后一線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刻不容緩!輸液!配血!輸血!就地手術!就在低矮的病床上,我們鞠躬90度,展開搶救性剖宮產手術。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不久,清亮的哭聲劃破了嚴峻的氣氛,兩個嬰兒出生了,胎盤娩出了,血止住了,產婦的血壓回升了,一場短、平、快的與死神的較量結束了,一切又恢復了平靜。家屬在產房門口歡呼。而我們,因專注于手術,此時才覺得頭重腳輕,長時間彎腰下,使我們半天未能直起身來,回頭看到病人家屬的喜悅,看到兩個可愛的小毛毛,那一身酸痛似乎已然消失,油然而生的是一種勝利的喜悅和自豪!因為我是醫生,知道生命的可貴,才更珍惜生命,愛護病人。因為我是醫生,在平凡的工作中去品味人生,在與死神地較量中獲得無私的快樂,千金難求!
我自豪,因為我是醫生!
優秀青年醫師發言稿 篇5
醫德醫風演講醫療衛生事業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每個醫務人員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醫學知識和技能,還需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人格。古人曰:“無德不成醫”。不論是我國古代醫學家的“大醫精誠篇”,還是西方的“希伯克拉底宣言”,都強調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首先要培養自己完美的人格。
病人來我們醫院就診,就是對我們醫院極大地信任,一個病人愿意在全身麻醉失去知覺的狀態下,讓醫生在他身上動刀,這是對醫生寄予了多么大的信任呀!目前醫院提倡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就是要讓醫生和患者之間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以真心換真心。我相信只要我們醫務人員真正的為患者著想,以患者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即使出現的手術并發癥,患者及家屬是會理解并配合我們的工作的。記得有一位福建泉州來的病人,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腦膠質母細胞瘤,醫生告訴預后很差,專程來我科就診,科室討論后認為腦膜瘤可能性大,我們盡快完成各項術前檢查及準備工作,手術很順利,全切腫瘤,但術后當天晚上患者出現一側肢體活動乏力、失語,上級醫師指示立即復查頭顱ct,結果手術區域的后方出現硬腦膜外血腫,向患者家屬交待再次手術的必要性后,雖然這個血腫屬于手術并發癥,但患者家屬對我們積極負責的態度和辛苦勞動表示感動,理解目前出現的并發癥,并簽字同意手術,手術很成功,患者來醫院時不能走路,用救護車送來,出院時已經可以走路,生活自理,患者家屬出院時給我們寫了一封感謝信,這封信是對我們辛勤工作的肯定。事過3年多了,每逢節假日,患者家屬都會通過e-mail給我們發賀卡。什么是一個醫生真正的幸福?一個醫生的真正幸福,是用他自己的辛勞才智換來病人的康復和肯定。
我們年輕醫生正處于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積累階段。神經外科的病人病情都比較重,病情變化非常塊,害怕由于自己的技術不過硬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因此我給自己定下規矩,每天起床后都要想一想自己這幾個病人今天都可能出現哪些病情變化?哪些病人需要繼續完善哪些檢查?哪些病人需要換藥、拆線、腰穿?每天保證查房4-5次,上下午上下班前各1次,遇到術后病人晚上必須查房,以便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跟患者交流,并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隨時解決患者目前存在的問題,多次第一時間發現險情,避免了病情進一步惡化,使患者順利康復,贏得了患者的好評。有一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病情十分危重,科主任和上級醫生都能以身作則,放棄春節休息時間,及時給病人進行介入栓塞手術,動脈瘤術后仍需要積極處理出血后造成的各種并發癥,假日期間我幾乎天天都留在科里,認真觀察病情,每天腰穿2次,隨時調整液體量和補鈉量,患者病情逐漸好轉。有一老年腦轉移瘤患者,80多歲,存在心、肺、腎等多種疾患,患者病情重,同時腦轉移瘤治療效果通常都不滿意,家屬又非常著急,對醫療護理工作要求很高。我能服從上級安排,知難而上,不推委病人,認真仔細、有條不紊的逐個處理患者的每一個問題,及時請相關科室會診,耐心向患者家屬解釋病情,使病人在住院期間順順利利完成手術,術后平穩度過圍手術期,患者家屬出院時多次表示還是總醫院的技術和服務態度好。回想這些,我沒有做出特別重大的貢獻,我只是付出多一些時間,耐心一些,認真一些,我僅僅是做了一個合格醫生應該做的,雖然這樣做會很累,但自從我選擇了學醫,我就選擇“白衣天使-老百姓健康的保護神”這一崇高的職業,我無怨無悔!
一些病人為表達感激之情,曾給我送紅包,我向患者家屬耐心解釋:“您來到我們醫院,就是對我們最大的信任,您能夠健康出院,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有時確實很難退還時,便將“紅包”交在患者的住院壓金里,僅今年3月份我就退還紅包多元,另有一名患者出院后送我1000元的紅包,患者家屬十分誠懇,當時很難推辭,我只有事后通過郵局將這1000元寄給了該家屬,假日期間,我特意去拜訪了這位病人,告訴患者能得到他們真誠的信任,我心里已經很滿足了。設身處地的想想,病人來投醫時,是帶著多大的病痛和經濟負擔而來,而我所做的就是一個普通醫生所作的,我們科神經外科醫生都經常做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個合格的醫生應該做的。
優秀青年醫師發言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是2號選手,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守疾控信仰,甘當人民衛士》。
在學生時代,我便夢想要當一名醫生,救死扶傷,妙手回春,但當報考專業的時候,不少同學都選擇了臨床專業,而我卻又想到了《皇帝內經》中的一句話“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意思是高明的醫生要在疾病尚未發生之前就采取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因此,我選擇了預防醫學,畢業之后我如愿加入了疾控中心這個大家庭,成為了一名奮戰在沒有硝煙戰場上的疾控人,驀然回首已是第三個年頭,回想第一次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時的青澀,回想第一次參加創建工作時的迷茫,回想第一次收到服務對象感謝話語時的安慰,從無數個第一次到現在,我從容了許多,成長了許多,也堅定了許多。
疾控和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和每個家庭的幸福緊密相連,每次傳染病的暴發流行,都是生與死的考驗;每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都是血與火的較量。疫情就是命令,災難就是號角,你也許覺得h7n9、埃博拉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已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應急隊伍集結待命,模擬演練拉開序幕,組織準備有條不紊,應急物資儲備齊全,技術培訓層層展開,咨詢服務全天在線!也許我們稱不上國家的棟梁,也許我們的工作看起來波瀾不驚,但“非典”的肆虐、甲流的突襲、512的汶川地震使我們的工作處處充滿了各種突發的危險。在人們誠惶誠恐、避而遠之時,我們疾控人在震區亦或是疫區殺蟲、飲水消毒、健康教育、接種疫苗,無怨無悔地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相對于抗擊重大疫情的轟轟烈烈,疾控工作更多的是平淡中的奉獻!我們用肩負的使命強化著疾控內涵,用特有的方式詮釋著讓群眾滿意的疾控作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呵護健康從一點一滴起。自工作以來,我就從事于慢病防控,點點滴滴體會頗深,我們的基層工作者進工廠、入農戶,為慢性病患者持續的血壓、血糖監測,扛著體檢包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體檢,有的基層每天大概要接待數百名、甚至上千名的患者。“請問您的飲食合理嗎?您運動適量嗎?您戒煙限酒了嗎?您一定要注意防摔倒,多曬曬太陽,早晨起身要注意慢點,避免情緒激動等等。對群眾的不知多說一次,對群眾的需求多問一次,一天下來,常常是嗓子冒煙了、沙啞了;腰累得直不起來。盡管這樣,還是有患者的抱怨和責罵充斥在耳旁,但是為了心中的這份責任,我們把各種委屈咽下,仍然耐心地為群眾體檢、講解各種健康知識,最后,我們迎來的是信任的目光,聽到的是一句句滿意的話語。
記得冰心老人有這樣一首詩: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點綴的香花彌漫,使穿仗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老人的詩境,正是對疾控事業最好的詮釋,而我們疾控人,也正是用自己的行動為這一行做出了標準的注腳。我相信,我們就是力量,就是守護生命安全的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