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工作表態發言稿
二、竭盡所能助轉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全力服務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進一步改革檢驗檢疫工作模式,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產品、高科技產品出口;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為企業投資和生產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全力服務創新型經濟發展。重點支持六大新興產業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發展,積極向上爭取檢測經費減免政策。全力服務特色產業集聚發展。深入推進it、木制品出口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建設,出臺一事一議的政策扶持;擴大推薦出口免驗企業數量,全力推進產業合作。
三、不遺余力促提升,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引導企業不斷提高質量自律意識。根據企業信用好壞、質量優劣、產品風險高低不同,實施寬嚴不等、動態調整的檢驗監管模式。支持企業不斷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幫助企業建立和通過各類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幫助企業不斷提高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能力。
國稅局--
力爭效能建設重新跨入第一序列
XX年,我們將以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為目標,找準差距、調整心態、加倍努力,力爭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水平有新的改進和提升。
一、加強教育引導,提升整體合力。一是著力提升駕馭力。市局領導要身先士卒,轉變工作作風,經常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掌握第一手資料,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進一步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工作導向、政策導向和考核導向。二是著力提升執行力。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加強對干部的教育引導,把干部的思想認識統一到全市的工作大局上來;狠抓干部隊伍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狠抓各項工作的執行與落實,提升執行成效。三是著力提升推動力。要按照“轉得快、轉得準、轉得好”的要求,用足用好結構性減稅政策和其他各類稅收優惠,加快產業向高端、集約、低碳轉型,努力推動創新型經濟發展。
二、應用管理平臺,完善內控機制。一是力求實現目標管理標準化。將干部日常工作過程等行政工作進行登記,并形成相應的考核量化指標,實現行政事務的標準化管理。二是力求實現過程控制規范化。通過“工作流”的流轉實現行政管理層級上的貫通和干部工作痕跡的完整保留,推動基層分局的行政管理規范化、格式化,力爭實現行政效能最大化、內部管理精細化、績效考核科學化。三是力求實現學習培訓經常化。以網絡培訓、在線考試、個人講臺為主要培訓方式,增強干部自覺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提高服務效能。
三、優化納稅服務,融洽征納關系。一是精心打造簡捷的辦稅流程。要進一步理順征管流程,加強內外與稅企之間的協調配合,使工作資料和信息流轉盡可能“單遍走”、“單項走”,避免出現多頭布置、重復報送的狀況。二是精心打造快捷的服務體系。要大力加強對納稅人的針對性輔導,提高納稅人使用綠色通道的操作技能;要加快拓展開發更多網上申請業務,使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在辦稅服務中發揮更顯著的作用。三是精心打造便捷的宣傳通道。要實行涉稅宣傳培訓差異化分類輔導,確保各種培訓宣傳有的放矢,效果明顯。
地稅局--
提升品牌內涵 深化效能建設
XX年,全市地稅系統將進一步強化品牌意識,不斷創新服務手段,深化效率效能建設,努力提高服務經濟發展、服務納稅人、服務基層的工作水平,為我市增創科學發展新優勢發揮應有的職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