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開發流動專題會領導講話
通過政府的組織引導,二是要建立健全農民主體機制。堅持政府引導、群眾主體、部門幫扶、社會參與。通過村民自治組織和專業合作組織的利益聯結,通過農村能人的示范帶動,自始至終把深入發動群眾和依靠群眾放在第一位,尊重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決策權,充分激發他建設熱情,讓他主動加入到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農業產業發展中來,使貧困農戶成為扶貧開發的建設主體、管理主體和經營主體。
扶貧連片開發中,三是要建立健全業主帶動機制。實踐證明。哪里有大業主,哪里就有大成效。因此,要繼續鞏固完善“公司+基地+農戶”好的做法和經驗,制定優惠政策,引進一批會經營、善管理、講誠信的業主入駐連片扶貧開發區發展。要在業主和農戶雙贏上下功夫,引進發展潛力大、增收后勁足、帶動能力強的業主,協助支持他安心發展、大膽發展、扎根發展,對那些搞“圈地運動”業主、套取政府補助資金的業主、損害農民切身利益的業主,要采取有效措施拒之門外,特別是政府補助資金一律不予支持。
整合起來的各類項目要實行歸口管理,四是要建立健全項目監管機制。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統一規劃項目、統一下達資金計劃、統一調度整合資金、統一報賬審核。采取“人盯人、人盯項目”方法,限時完成,確保項目建設效益和資金使用效益。相關職能部門要對項目建設的進度、質量和效益實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通報,各新聞媒體要跟蹤督查,懲辦先進,激勵后進;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順向負責、逆向問責”責任機制,對失職、瀆職和嚴重影響項目建設質量進度、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要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