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經濟工作會議講話稿
三是讓社會“第三只手”更具活力。①加強企業“自組織”設。充分調動新區工商聯、總商會、創新總裁俱樂部、企業家協會等組織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充分發揮其在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促進企業抱團發展創新發展、處理和協調各類關系、調配市場資源等方面的作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企業家素質提升。②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在城市社區和安置小區,向社會組織開放更多的公共資源和社會空間,鼓勵社會組織在新區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積極引導社會組織通過政府委托、民辦公助、購買服務等方式,有效承接政府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提高新區社會資源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務質量。③積極引入和培育社會企業。去年,蘇州已成立全國首個社會企業產業園,旨在幫助更多社會組織向具有盈利能力、可自助生存的社會企業發展。在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過程中,新區要大力引入和培育社會企業,改變絕大部分社會組織主要靠政府扶持和社會捐助來維持運作的現狀,在社會設中形成更具公益性、實踐性的價值亮點和特色品牌。
三、以文化為核心,鑄就干事創業新氣質
拼經濟就是拼文化。文化是創造力和執行力的源泉,在新區22年的發展道路上,與時俱進的開發區精神始終是最鮮明的標記,深刻體現著開放則興、守舊則衰的發展規律。完成下半年目標任務,在新的起點上推進新一輪改革發展,尤其需要我們大力弘揚先進文化,精心呵護文化夢想,彰顯優秀文化氣質。
一是大力弘揚自信自覺的文化。自信自覺既源于對發展成果的充分認同,更源于對發展前景的理性把握。近年來,我們在新興產業發展、新型城鎮化設、對外開放合作等重點領域打基礎、辦實事,用智慧和汗水演繹著“甲板起飛”的生動實踐,成績有目共睹、來之不易。同時,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也為新區發展帶來新的、不可多得的戰略機遇,著眼新一輪競爭的產業和城市規劃已經全面鋪開,廣大干部群眾在困難與挑戰的歷練中思想更加清醒、能力大為提升。實踐證明,每一個令人敬仰的開發區,都是長跑中的勝利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以積極主動、堅定不移的責任來謀求發展,不因一時的困難而迷失方向,不因一事的壓力而動搖信心,始終保持鍥而不舍的韌勁和堅毅執著的定力,做敢為人先、敢于擔當的表率。
二是大力弘揚創新創業的文化。創業是發展的根本,創新是發展的關鍵。一個擁有800萬人口、面積僅4.2萬平方公里、處于內陸深處、自然資源匱乏的瑞士,為什么會擁有如此之多的獨特創意和非凡產品,為何全球競爭力連續多年居世界之首,《創新的國度》這本書給出的答案就是創新。當前,新區面臨的內外部壓力都很大,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寬的視野謀劃發展,以更活的操作破解“成長中的煩惱”,努力營造支撐率先發展的“小氣候”。不少同志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自我剖析“創新意識淡化”、“進取精神弱化”,也有不少同志埋怨工作要求高、壓力大,雖然吃了不少苦,但成績不明顯,領導不滿意。事實上,通過對照“先進先烈”我們可以發現,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中國開發區30年的成長歷程也表明,沒有一個開發區的成功是輕易的。“慢進則退、停滯則衰、倒退則亡”,我們必須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守業守舊思想,向趙亞夫和“我們身邊的好黨員”等先進典型看齊,在奮斗的道路上不斷“修行”自我,同時通過創新教育培訓方式,為干部注入更多的新知識、正能量,讓“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為新區干部最鮮明的個性。
三是大力弘揚遵循規則的文化。任何工作都是有成本的,包括溝通成本、時間成本,還有機會成本,而節約成本最可靠的手段就是制度。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而彌補有限理性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制度。因此,一要有務實管用的制度,二要有對制度強有力的執行。要結合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和教育實踐活動章立制的要求,重點針對工作和作風中的薄弱環節,設計系統性的制度安排。特別是對群眾、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要健全責任明晰、齊抓共管、運行高效的工作機制,堅決杜絕責任分散,堅決克服推諉扯皮,切實提高辦事效率。要進一步完善信息制度、督查制度、績效考核制度,及時掌握各項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及時反映工作成果和狀態,并與“1+x”干部綜合分析研判制度緊密結合起來,以選人用人的新機制,讓每個干部都有出彩的機會。同時,更多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化解信訪難題。要進一步強化制度執行,特別要以基于市場化改革的新制度為核心,加快形成新的工作理念、方法和模式,堅決防止用傳統思維和行為方式來做選擇、搞變通、打招呼、鉆空子。要持續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對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四風”問題,特別是披著隱身衣的“四風”問題,要毫不手軟,動真碰硬,正風肅紀,激濁揚清,這不僅是取信于民的需要,更是保障新區深化改革和長遠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