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關于弘揚延安精神主題發言稿(精選3篇)
黨員干部關于弘揚延安精神主題發言稿 篇1
感受延安精神,重溫紅色記憶。巍巍寶塔山,銘記著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滾滾延河水,傳承著中國人民的優良傳統;棗園窯洞里的星星之火,點燃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革命激情;小米加步槍,向世界昭示著中國人寶塔山上頂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圣地,從1935年到1948年,中國共產黨在這里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石,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在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我們的先輩們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
實踐證明,延安精神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奔騰的江河,其生命力在于不斷匯入時代的內容。延安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在新時代的精神財富,是我們立黨建國、艱苦創業的力量源泉,是革命歷史與現實精神的共振,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寶典,是我們心中永不熄滅的燈火。
我們不能忘記,艱苦孕育著希望,奮斗孕育著成功。今天的我們是志向遠大,展翅欲飛的雛鷹!我們不會忘記當年從草地雪山走過來的草鞋,我們更應該記住紅米飯南瓜湯和土豆野菜所孕育的蓬勃力量。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更是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的一代!勿忘“延安精神”,積極進取,創新拼搏,這不是幾句簡單的口號,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是一份纏綿綿的情感,是一聲急切切的呼喚,是一個響錚錚的答案。
讓我們用執著的信念去追求真理,用知識的養分來豐富心靈,用寬容的心態善待生活,用青春的激情放飛希望!
黨員干部關于弘揚延安精神主題發言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延安精神,做建設荊門砥柱。
十月的仲秋,天高云淡,碩果累累,在這豐收的季節里,我很榮幸地踏上了黃土高坡,走進了我令我魂牽夢繞的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雖然和我們荊楚大地相隔千里,但在延安的數天里,我卻絲毫沒有感到陌生的感覺,我像是回到了故鄉,像是吮吸到七十多年前革命前輩運籌帷幄,叱咤風云的呼吸。站在寶塔山上,極目遠眺,似乎看到了楊家嶺前主席伏案挑燈的身影;看到了中央禮堂里那讓億萬勞苦大眾為之振奮的神圣藍圖 ; 看到了南泥灣上那此伏彼起的勞動號子描畫的陜北江南……,當你站在棗園,站在老一輩們革命家的英雄群雕前,你立刻會感到一種震撼,一種精神的支撐,這種精神就是延安精神。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這就是延安精神。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黨魂,是我們革命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延安時期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我們現在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陜甘寧邊區政府被稱為“民主的政府、廉潔的政府”。它真正是人民自己的政府。美國記者 斯蒂爾 訪問延安后,深有感觸地說:“我覺得在延安訪問中,有三件事使我感動而且深刻起來。第一件是我體味到共產黨常常說的 ‘為人民服務’,在延安所親見的各種具體事實,我認為是貨真價實的”。“不到延安實在不能深觸到中國問題的內臟,到了延安使我對中國問題的認識深化了。”“真的,我要在延安住上十天,那我一定也將變成一個 共產主義者 !”
這字字珠璣,告訴我們延安精神的偉大,延安精神作為 民族精神 和時代精神匯流的中國精神在當代有著不可估量的現實意義 , 在今天,在如今這樣一個世界形勢瞬息萬變,祖國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秉承延安精神,弘揚主旋律,是時代的呼喚,是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個年輕人,作為一名關系千家萬戶米袋子的糧食人,我們更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做好每件事。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為名利蠱惑,不為世俗所動,一粒糧食雖少但我們要珍惜,一個標點雖小但我們也不能馬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管好每一筆賬,存好每一粒糧,在建設新荊門的征程中爭當一名不辱使命的中流砥柱。
黨員干部關于弘揚延安精神主題發言稿 篇3
歲月悄然流逝,但長征的精神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隱埋,而越來越具有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到長征的路上去追尋,去思考。在長征路上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將軍的母親看見紅軍們在路上啃樹皮,吃野菜,煮皮帶吃,風餐露宿,翻山越嶺,十分心痛,她自己已經白發蒼蒼,風燭殘年,好幾天都沒有吃東西了,她把自己很長時間攢下的幾個芋頭給紅軍們吃,紅軍們舍不得吃,送了一首歌給老媽媽:“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干糧。熬湯煮茶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這時老媽媽顫抖的嘴角露出了笑容。還有一次,過黑草地時一位紅軍戰士提的文件包,撲通一聲文件包落入泥潭之中,他為了把裝有重要信息的文件包拿上來,這位年僅19歲的警衛員奮不顧身的跳入泥潭,把文件包頂了上來,自己去卻英勇犧牲了。
作為當代的知識少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偉大理想——中大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的光輝旗幟,銳志進取,自強不息,用手中的知識創造出一個泱泱大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