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美食介紹的演講稿2022(通用5篇)
關(guān)于美食介紹的演講稿2022 篇1
在我的老家——彭澤,每逢過節(jié),家鄉(xiāng)人都要做一種特別好吃的特色美食——蒸米粑。這可是我們那里最有特色最美味的美食了,也是我最喜歡吃的食物,我一次能吃一大碗呢。
爸爸告訴我,我的家鄉(xiāng)彭澤縣地處長江中下游的南岸,是水鄉(xiāng)澤國的魚米之鄉(xiāng)哦。自古以來就盛產(chǎn)大米。而以大米加工做成的米粑,古往今來傳留民間。每逢年節(jié)喜慶婚喪壽誕,均以各樣的米粑為佳肴款待來賓。米粑中尤為蒸米耙別具特色,這種米粑可是只有我們家鄉(xiāng)才有的哦。
過節(jié)前夕,爺爺奶奶知道我們要回老家。就早早準(zhǔn)備好了給我們做蒸米粑的“材料”。蒸米粉,粑餡,還有做米粑的工作都準(zhǔn)備齊全了。我們剛一回家。奶奶就把這些東西拿了出來。忙乎著做粑了。嗯,蒸米粑好吃,可準(zhǔn)備工作很繁瑣了的哦。我將蒸米粑的制作方法告訴大家吧:
選用上等燦米、淘洗用清水浸泡一小時,濾干后放蒸籠里蒸七成熟。之后,將蒸好的米冷后細(xì)磨成粉,再用開水泡粉、揉粉,一直揉到粉團不粘手為止。做粑時,先將揉好的米粉做成湯圓大小的粉團,再用小木板壓成圓粑皮,之后粑餡包進去,做成餃子形狀后放入蒸籠蒸。20多分鐘后就可蒸熟并食用了。粑餡可根據(jù)四時不同上市的蔬菜取用,一般以白菜、蘿卜、豆角摻以肉丁、豆干、粉絲、香菇和適量的作料摻和。蒸熟的蒸米粑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想吃的朋友可以到我老家來嘗嘗哦,保證你吃了還想吃。嘻嘻……
關(guān)于美食介紹的演講稿2022 篇2
自古以來,有很多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文人騷客都盛贊家鄉(xiāng)的山、家鄉(xiāng)的水,好象每每思念起家鄉(xiāng),必然是想念家鄉(xiāng)的山水,或者是家鄉(xiāng)的人。而我卻固執(zhí)地認(rèn)為,想念家鄉(xiāng),實實在在地是想念家鄉(xiāng)的美食。
難道不是嗎?想念親人朋友的時候,可以打個電話、發(fā)個短信、或是發(fā)個電子郵件,可是想念家鄉(xiāng)的美食呢,卻無論如何也無法排解。我來深圳已有些年了,每每讓我對家鄉(xiāng)留戀最多的,竟然是那永遠魂牽夢縈的家鄉(xiāng)的美食。
莜面,是莜麥子實磨成面后做成的一種食品。
印象中只有內(nèi)蒙古才種莜麥,所以也只有內(nèi)蒙古人才懂得怎樣吃莜面。
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會做莜面的已經(jīng)不多了。聽老人們說,和莜面要一半莜面、一半水,要剛剛煮開的滾燙的水,立即沖入莜面中,這樣活成的面才夠軟夠筋道。莜面活好后,可以任意搓成各種形狀,有窩窩、魚魚、頓頓、饸饹等,還可以和上土豆泥,做成山藥魚、金棍,也可以包上餡,做成莜面餃餃。這時就可以上籠屜蒸了,一般最多蒸十分鐘就熟了。當(dāng)然還要調(diào)好拌莜面的各種湯料。湯料有涼湯和熱湯之分,涼湯用黃瓜、水蘿卜、豆芽菜、熟土豆條、尖椒、香菜加各種調(diào)味料調(diào)制而成,熱湯是用羊肉、蘑菇、土豆煮成,如果愛吃辣味的,還可以熗些辣椒油,拌在面里。
其實我在離開內(nèi)蒙古以前是不大愛吃莜面的。可能是離開了家鄉(xiāng),便有了思念家鄉(xiāng)的情節(jié),感覺到天下美味都不如莜面好吃,便讓家里人寄來了速食莜面,象方便面一樣,用開水一泡就可以吃,可是味道實在是太差了,沒吃幾次,就把它丟在那里,再也不去吃它了。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問我:你從家里帶些莜面過來自己做不就可以了嗎?那我再告訴你一個知識,生長在內(nèi)蒙古的莜面只有用內(nèi)蒙古的水和面才可以蒸得熟。不信,你可以看看深圳的大街小巷,全國各地哪里的特色小吃沒有,卻獨獨缺了內(nèi)蒙古的莜面。
每每與廣東朋友一起喝早茶,品嘗著廣式稍麥,我必自豪地說,你們這叫什么稍麥呀,等你們?nèi)チ撕艉秃铺兀瑖L過了我們那里的稍麥,便會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稍麥了。
是啊,來過呼和浩特的人都會對這里特有的早餐——稍麥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天清早,天剛蒙蒙亮,大街小巷的餐廳便都忙碌起來。要選紅白相間的上好羊肉和新鮮大蔥,用機器攪碎,加油、鹽、味精、香料等拌勻,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加燜子了。燜子要用生土豆粉加一定量的清水,在火上熬制而成,熬好的燜子是透明的凍狀,這時加進拌好的羊肉餡,拌餡這道工序就做完了。稍麥皮一般是頭天就搟好了的,用上好的雪花粉和面,搟成餃子皮一樣的形狀,然后把搟好的皮夾生淀粉一層層落摞起來,最后用特制的木棰把邊搟開,這樣做成的稍麥才會像盛開的花朵一樣。包好餡就可以上鍋蒸了。蒸稍麥也有講究,不能用金屬籠屜,只能用竹子或木頭、草編的籠屜,這樣蒸出的稍麥才不會塌底。
食客們往往早早地就來了,要一壺釅釅的磚茶,邊喝邊等著稍麥上桌了。剛出鍋的稍麥個個鮮嫩飽滿、晶瑩剔透,看著都讓人饞涎欲滴了。
關(guān)于美食介紹的演講稿2022 篇3
今天給姥姥打電話詢問了她的醬茄子的作法,自己嘗試做了一下,很成功,吃出了家鄉(xiāng)的味道。自己仿佛回到了從前,回到那個熟悉的地方。
在和別人談到自己家鄉(xiāng)的時候,我一般都會介紹家鄉(xiāng)的美食,比如提到“宮后”,還有黑龍江的鍋包肉。但是還有一些美味我很少跟人提,最正宗的應(yīng)該是姥姥做的醬茄子和手搟面了。醬茄子今天終于得到了姥姥的真?zhèn)鳎F(xiàn)在比較懷念手搟面。姥姥做的手搟面比較粗,十分的勁道,加上東北獨有酸菜肉末鹵,那叫一個過癮,一般我們叫“二大碗”我能吃兩碗。老家的冬天時間很長,所以過冬菜中酸菜是必不可少的,幾乎很多家都有自己的酸菜缸和大石頭,然而同樣是酸菜在不同家腌制,味道也不一樣,所以才有了姥姥手搟面的獨有味道。如今在盤錦每當(dāng)我想吃手搟面的時候,都會自己或帶上要好的朋友去一家叫“老味道”的面館,每次都會叫上一碗酸菜肉絲面。但是這家的酸菜沒有老家的味道,但是卻有一種久違的感覺,于是這里幾乎成了我的“老地方”。
說到醬茄子,現(xiàn)在想想嘴邊還有種很奇妙的感覺。家鄉(xiāng)的夏天,印象中最便宜的兩種蔬菜:茄子和豆角,我的印象大約在93,94年左右,茄子應(yīng)該在7分錢一斤左右,豆角稍微貴一點。可以說伴隨每個夏季最多的蔬菜就是茄子和豆角了。那時候,爸爸有道菜挺大眾,但很好吃,就是把茄子烀熟了,直接沾醬油蒜末吃。客觀的說,媽媽做吃的就很一般了,茄子和豆角到她手里基本都是燉。但一到姥姥家就能吃到她做的醬茄子,這個味道真是太香了,特下飯。
“宮后”這個詞,可能是我家鄉(xiāng)獨有的一個詞匯吧。“宮后”其實是燒烤的一種串,具體是什么還真挺難解釋,應(yīng)該是屬于下貨吧。我印象最早吃到“宮后”應(yīng)該是小學(xué)時,在一家叫“阿旭”的燒烤店吃到的,當(dāng)時一串羊肉串是5毛,宮后是6毛。現(xiàn)在想想很少能像那時吃著燒烤,最后再下一碗“鮮辣牌”方便面窩個雞蛋那樣的痛快了。最近一次回老家,我又找到了這家叫“阿旭”的燒烤店,盡管更換了地址但老板沒有換,他我對我父親的印象還很深刻,但是那次回家時間比較緊,我還是沒有吃到他家的“宮后”,只是在他家吃了頓早餐。
家鄉(xiāng)的鍋包肉,其實最正宗的叫法應(yīng)該叫“哈爾濱鍋包肉”,但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應(yīng)該是帶料加工的最好。以前爺爺家那邊的廠西市場里有一個專門帶料加工做鍋包肉的,就是你買好里脊肉,到他那,他個就給你做好,論斤收加工費,整體算下來肯定比在飯店吃便宜,而且味道正宗。總是覺得做鍋包肉的醋跟我們平時吃的醋有差別。到遼寧之后,很少能吃到家鄉(xiāng)的鍋包肉,這邊基本都是番茄醬的鍋包肉,個人認(rèn)為沒有家鄉(xiāng)的味道好。在盤錦有兩個地方能吃到家鄉(xiāng)的鍋包肉,一個是在“雙興”叫“老式鍋包肉”,另一個在田家叫“哈爾濱鍋包肉”。
關(guān)于美食介紹的演講稿2022 篇4
俗話說: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而我的家鄉(xiāng)有著它獨特的味道,那是一種最天然,最淳樸的味道。從小到大,我對家鄉(xiāng)的美食概念便是海鮮,無論是生吃還是燜燉,常常令人垂涎欲滴。
大連作為魷魚產(chǎn)地,這里的鐵板魷魚味道當(dāng)然是首當(dāng)其沖地棒了!當(dāng)?shù)厝税阎窈灤饋淼聂滛~,在滾燙的鐵板上來回翻轉(zhuǎn)烤制,再加上特制的調(diào)料,這樣做成的魷魚,脆嫩爽口,香辣鮮美,紅亮誘人,回味無窮。目前,這道地方風(fēng)味小吃已經(jīng)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南方人民甚至改良了做法,并親切的稱之為大連火爆魷魚。看來,大連鐵板魷魚大概已經(jīng)成為當(dāng)今的國民小吃了~~還有我最喜歡的燜子是由地瓜粉熬制的涼粉做成,把大塊的涼粉放在平底鐵鍋里,放少量油,用鏟子把它壓成小碎塊,小火慢煎,把外面煎焦后,出鍋后淋上炒好的蝦段、海螺片等海鮮,再加入蒜泥、芝麻醬、醬油、醋、等調(diào)料,香噴噴的“海鮮燜子”就做好了。海鮮燜子以前只能在一些小店作為小吃可以吃到,現(xiàn)在在一些大酒店,也可以吃到海鮮燜子或海參燜子等,頗具地方風(fēng)味,不妨一試。不過如果問起大連當(dāng)?shù)厝耍睦锶コ哉诘臓F子,他們大多會推薦給你一些小店,例如,青泥洼橋附近的燜子店,五元一碗香噴噴的燜子。
2路小丸子也絕對是大連人氣的小吃之一。它在日本章魚小丸子的基礎(chǔ)上,改良為最適合大連人的口味,因第一家店開在了2路車終點站,而被人們熟稱得名。主打招牌有章魚小丸子、金針菇牛肉卷、土豆泥、金槍魚三明治等。人氣超旺,一般點餐需要排隊,等餐也需要排隊。
中國的美食文化淵源流長,中國的餐具,飲茶,烹飪,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在中國的各個地方都能吃上各式各樣的風(fēng)味大餐和小吃。尤其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居多,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飲食文化,風(fēng)味特色。如果你有幸能到各個少數(shù)民族中吃上一番,真可謂永世難忘呀!
關(guān)于美食介紹的演講稿2022 篇5
我最愛吃姥爺做的糖烙餅,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熱騰騰的糖烙餅被端上桌,然后一口咬在餅上,甜絲絲但卻也不膩。這時便會感覺自己的世界都被甜味兒充滿了,這就是我童年的味道。
但不知怎的,姥爺這兩次接連不斷的失手,不是紅糖放多了,就是餅面烙得太硬。總之,怎么吃都不對我胃口。為了顧及姥爺?shù)男那椋挂矔?yīng)付的吃上兩口,隨口說幾句好吃,便搪塞過去了。可慢慢的,餅的口味越來越奇怪,一口咬下去,膩的直想吐。終于有一天,我把餅吐了出來,目光直視著餅,對姥爺說道:“這餅是不是太甜了點?下次您少放點糖行嗎?”語氣雖然在盡力放輕,但還是給了姥爺重重的一擊。只見他緩緩收回笑容,沉默了半晌,點點頭,一邊拿起了盤子,一邊慢慢說:“好,我下次注意著。”盤子里的餅被盡數(shù)倒在了垃圾桶里,我只顧著玩手機,全然沒有注意到姥爺目光中熄滅的光。
朋友周末來到家里做客,桌子上的菜品仍舊是冒著甜味兒的糖烙餅。朋友的眉頭明顯皺了一下,我的心也咯噔一下,覺得自己顏面盡失。姥爺卻滿頭大汗的從廚房里探出頭,熱情地招呼著:“是依霖的朋友吧,我剛烙的糖烙餅,快趁熱吃!”大家都有些勉強的笑笑,顯然很不想去碰這聞起來膩死人的“生化武器”,但又都不愿拂了老人家的面子。我心里自然是很難受的,也不知從何而來的勇氣,大聲說道:“我們已經(jīng)吃過了,您自己吃吧!也別烙了,我們已經(jīng)吃不下了。”姥爺?shù)纳袂殂读税肷危路鹣衲绢^人似的僵硬的縮回廚房。一時間,空氣突然安靜,我也有些后悔,但面子卻不讓我去道歉。裝作沒事兒人一樣,邊和朋友們一起去向了商場。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我看到了那永遠閃爍著亮光的眼睛,明顯地暗淡了。姥爺傷心了,他被我的所作所為深深的傷到了。
和朋友在門口分手,已經(jīng)做好了回家就道歉的準(zhǔn)備。卻在推開門的一瞬間,我被眼前的一切震驚。客廳昏暗的燈光打在姥爺孤寂的背影上,他似乎在吞咽著什么。再仔細(xì)一看,原來他面前放著各種的調(diào)料盒,還有那盤冷掉了的糖烙餅。姥爺用已經(jīng)布滿褶皺的手指蘸著調(diào)料,送入自己口中,咂么了兩口后,小聲的嘟囔著:“這是糖,這是醋,這是醬油……”此刻的我,蹲在門口,死死的用手捂著嘴不讓自己哭出聲來。童年的回憶和姥爺那日漸佝僂的背影如波波海浪,將我困在巨大的漩渦里,無法脫身。又記起姥爺不久前和自己解釋過:“我老了,味覺也不靈光了,烙的餅不好吃,你別嫌棄。”他這話透著的是怎樣的委屈啊,他才應(yīng)該是被請求的對象。我和姥爺之間,因為太多的情感,角色互換了啊。我仿佛覺得,隨著餅冷下去的,是姥爺?shù)男摹?/p>
后來,開始重新愛吃上姥爺?shù)奶抢语灐T诿恳豢谥校亩际抢褷攲ξ业膼郏鎸嵉牧钊诵奶鄣膼邸:芏嗳藭䥺栁遥瑸槭裁茨氵@么喜歡吃姥爺烙的糖烙餅?因為,它是真的很硬,但也很甜,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