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從我做起主題演講稿(精選3篇)
健康飲食從我做起主題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國務院曾對青少年一代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同學們在飲食上常存在以下誤區:
1、早上隨便吃一點,甚至不吃飯。
其實早餐十分重要,因為已經十幾個小時沒有進食了,早上起來急需補充一些身體必須的營養與熱量,早上不僅要吃飯,而且還要吃好。
2、用公用餐具就餐。
有些同學為了省事,中午或晚上就在小飯店里隨便吃一點,其實,姑且不談小飯店的衛生條件如何,就是使用公用餐具就存在很大問題,公用餐具不可能認真清洗,更不可能消毒,可以肯定地說,公用餐具上攜帶了大量病毒與細菌,特別是乙肝病毒,大腸桿菌,感冒病毒等,雖然暫時并未發現有什么異常,但久而久之就會在身體內留下病害,隨時都會發病;
3、不合理的飲食結構。
由于同學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挑食、厭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學生都喜歡吃零食,不愛吃主食的習慣成自然。
中學生是處于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不僅身體發育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并且處于緊張的.學習過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熱量,因此同學們這樣的飲食習慣嚴重地影響了正常的生理發育,影響了同學們的身體健康,還影響到同學們的學習效率。由此看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十分重要。
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呢?同學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既要保證營養所需,還要考慮到發熱量;
2、飲食一定要注意衛生,不使用公用餐具,不隨便在飲食攤點上就餐;
3、不喝酒,不暴食暴飲,不吃冷食;
4、不吃零食,特別是小吃,不吃變質過期食品;
5、早上要吃好,不要吃得太飽,否則會引起大腦缺血,上午上課犯困。
總之,要保證合理的營養供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營養學家們的研究證明:早餐吃飽、吃好,對維持血糖水平是很必要的;用餐時不能挑食偏食,要加強全面營養,還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興盛的希望。祖國需要的不是文弱的書生,而是綜合素質優秀的全面發展的、健康的,像雄鷹一樣在藍天展翅翱翔的接班人!
愿同學們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把載知識之本、道德之寓的身體養護好。
謝謝大家。
健康飲食從我做起主題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隨著科學事業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衣食無憂”的人們對于食品安全與營養也越來越重視。
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許多人家都把雞、鴨、魚等各種葷菜當做每頓飯的主食。雖說葷菜能給我們補充許多的蛋白質,但光吃葷菜是不行的。君不見,現在,“小胖墩”越來越多。蘿卜白菜等素菜雖價廉但物美,它含有維生素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對我們身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不僅要吃葷菜,還應該多吃素菜。只有葷素搭配著吃,才能有益我們的健康。
近代文學家梁啟超說:“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強則國強,中華民族的騰飛正在吾輩。”同學們,我們肩負著中華崛起的重任,我們青少年素質的高低關系著祖國的未來,我們必須體魄健壯,意志堅強,品質高尚,志向遠大!
為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選擇標有“衛生許可證”的飲食攤,不吃路邊攤的食品。
2、不吃過期或變質的食品。
3、不買小廠家生產的三無食品。
4、飯前洗手,以防病從口入。
5、不要用塑料制品盛放高溫食物。
6、不吃顏色鮮艷的肉類食品。
7、一日三餐按時吃,注意營養均衡。
健康飲食從我做起主題演講稿 篇3
黃河一瀉千里,在奔騰中書寫壯觀的氣勢;藍天一澄如洗,在蔚藍中展現寧靜的曠遠,天藍水碧,山清水秀,是我們心中永恒的風景。
可是,風景卻在遠方。親愛的朋友,當你抬起頭,看見城市上方的天空不再蔚藍,白云不再飄逸,你有怎樣的感觸;當你站在資江橋邊,望著我們母親河的懷抱里漂浮著的白色泡沫,你又想怎么做呢;當你走在街頭,別人迎面丟下一個白色塑料袋,你臉上還會蕩漾著快樂的表情嗎?只要我們的心中依然憧憬著美麗,我們就渴望著城市越來越干凈;只要我們熱愛自己的家園,我們就有責任呵護家園的美麗。我們指責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我們埋怨社會,不如奉獻自己。我們要相信,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我們也能讓城市更漂亮。
我們清晰地記得,北京20xx年第24屆奧運會在8月8日隆重開幕,據環境衛生報告奧運期間北京的空氣指數為一級,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是北京向世界展示的名片,這是嶄新的北京,這是嶄新的奧運,這一切都是創衛的結晶,這背后凝聚著每一個人的行動和努力。
創衛,不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一個行動。我給同學們講個故事吧。“不準隨地吐痰”,這是每個中國人從小學,甚至是幼兒園就背過的一條守則。50多年來,這句話出現在我們的課本里,出現在行為規范手冊上,出現在公共場所的提示牌上,但在中國這個“吐痰大國”,這條行為規范卻一直形同虛設。然而,在20xx年,卻有這樣一個中國人,突然站了出來,她“沖”到了大街上,彎下了腰,開始了她的擦痰歷程。她就是“中國擦痰第一人”孫劍阿姨。“五一”七天假,除一天下雨外,她六天都到車站、碼頭、廣場等人多的地方去擦痰,晚上回家,她就在博客上寫擦痰日記,她在5月3日的網上日記寫到:“今天我終于不怕這不怕那了,終于也可以單純地盡一下自己的責任了,所以,我在大街上擦痰的心情,是無比幸福的,我一點也不覺得委屈,我真的很幸福,幸福得像花兒開放一樣。”她的真情實感,默默行動,感動了人們,網上的博友有的留言說:“你的寬容讓我感動,你的溫柔讓我羞愧。我再也不隨地吐痰了。”是啊,誰不希望頭頂的天空湛藍如鏡;誰不希望腳下的大地綠草如茵;誰不希望身邊的湖水清澈明凈;誰不希望眼前的陽光燦爛如金!可是我們的希望更應該化為行動,只有馬上行動,只有從小事開始,我們的夢想才能變成現實。
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走進校門,看到地上的易拉罐時,你是選擇抬頭挺胸地跨過去,還是用一個簡單的彎腰動作,把它送進垃圾桶里?我看到了,你輕輕地彎下腰,撿起了它,那一刻,你是幸福的。他們扔,扔掉的是形象;而你撿,撿起的是美德。當你穿過籃球場時,望著在風中輕盈飛舞的塑料袋,你是選擇沉默觀望,還是把它撿起來?我看到了,哪怕就是奔跑,你也會停下腳步,輕輕地撿起,奔跑著把它丟進了垃圾桶,那一刻,你是幸福的。別人扔掉的是垃圾,而你撿起的卻是文明。當你身在教室,看到了教室后面的垃圾,你是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是彎下腰,隨手拿起掃把,清掃著垃圾?我也看到了,就那么一個簡單的動作,你讓教室干凈了,漂亮了。那一刻,你也是幸福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小事不做,何以做大事?
孫劍阿姨是個溫文爾雅的知性女人,卻做出了一個猶如她的名字那樣富有銳氣的舉動,她用行動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能用行動讓城市更美好,我們每個人進步一點點,我們的城市就能跨越一大步。大手牽小手,我們跟著孫劍阿姨的行動走,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里,去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小手拉大手,用我們的行動去改變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扔,我們撿,他們扔,我們勸。一撿一勸一堅持,我們就能在創衛路上書寫傳奇故事了。
同學們,關注我們身邊的小事吧,創衛就在我們的身邊,創衛就在我們的手邊。只要我們邁出一小步,社會就會邁出一大步。只要我們愛惜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鳥語花香的自然氣息將永遠包圍我們的家園。讓我們舉起雙手,堅定幸福地宣誓:“創衛,我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