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創新高觀后感5篇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導演餃子執導的動漫電影,希望以下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一
每一個申公豹,都曾經是哪吒,這是一個極典型的悲劇性角色。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搬動。”這是申公豹在劇中僅有的一口氣說完的長臺詞,以他的口吃程度來看,能說的如此流暢,只有一個原因:他早在內心中重復了無數次。
每在心底默念一次,就是在他的心上割一刀,鮮血淋漓。
申公豹的前半生,是哪吒。
身為妖族,在被人族和飛升后的人族(仙神)為主要統治的時代,天生就是低等的,被歧視的,被警惕的。
妖族在凡間,沒有修煉洗去獸身,是被凡人狩獵的野獸,餐桌上的魚肉。
妖族修煉得道,飛升天界,就成為了神仙的坐騎,更有甚者,成為煉丹材料,法寶原料。
君不見,堂堂四海龍族,妖族中最高貴的一支,被囚禁在龍宮之中,一面鎮壓海底其他妖族,一面反被妖族牽制,鎖鏈加身,不得解脫。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太乙真人。
而在不認命的道路上,申公豹甚至比哪吒走得更遠。
申公豹不是金翅大鵬鳥、孔雀那種天生神獸,他只是一只普通的野獸。
他的命運,本來是身的一部分變成某個獵戶身上的取暖皮毛,另一部分變成一戶人家的食物,剩下的,變成藥店里的幾味藥材。
但他卻走出了深山,修煉得道。這是他第一次不認命,擺脫食糧的身份,他成功了。
之后,他拜在了闡教元始天尊門下,成為了和十二金仙同一級別的二代弟子。
申公豹拜在元始門下,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可能很多朋友不會理解。
以十二金仙中的幾位為例,黃龍真人的坐騎是仙鶴,普賢的坐騎是白象,慈航道人的坐騎是金毛吼,文殊的坐騎更多,有青獅、鸞、鶴和梅花鹿。
也就是說申公豹的出身,在闡教本來只配當坐騎,但卻讓元始破格收取他為親傳弟子,地位不輸其他人族。
論勵志程度,放到現代社會,只有在種族歧視極其嚴重的美國社會,黑人奧巴馬當選為總統有的一比。
這是他第二次不認命,他又成功了。
以元始天尊的境界,我相信是不會區別對待申公豹的,但是其他人呢?
其他師兄弟,在看待這個低等的妖族和自己平起平坐時,會是何種眼光?
而身為妖族,當他看到其他同類凄慘地淪為坐騎、材料、食材時,他又會是何種心情?而在其他闡教門徒看來,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絕不會顧忌到申公豹的存在。
平日的非議,內心里的煎熬,一年兩年還能忍受,但是如果是一百年,兩百年,而且還將持續到一千年,一萬年呢?
元始天尊自然不屑于出手來解決弟子之間的矛盾,在他看來,萬事萬物自有命數,靈珠轉世就收到門下,靈珠變成魔丸就以天劫滅殺之,如果你申公豹看不透,掙不脫命數,那你便命該如此。
而申公豹雖是妖獸,但亦向往人心的溫存,他此時并非后來的冷血梟雄,他也期待師尊的關心與愛護。
當龍三太子敖丙為了救李靖夫婦等無辜之人,向他求取乾坤圈時,他明知道會破壞自己的計劃,仍然將乾坤圈給了敖丙。
彼時彼刻,抬頭看著陳塘關的烈焰沖天,申公豹可能心中也在默念:師尊,若你能如此對我,又該多好?
擺脫了妖族身份,卻最終沒能擺脫妖族待遇,年復一年承受著各方的壓力,又得不到師父的開解,但申公豹仍然在黑暗中堅持著,苦苦抓住懸崖突出的石塊,不讓自己墜入深淵,相信自己的努力,元始天尊會看得到。
但當元始天尊決定將引導轉世靈珠的太乙真人選為十二金仙最后一位時,申公豹死死抓住的那顆石塊,徹底滑落了,而他也伴著這石塊一起,開始墮落。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說了算”!這是哪吒的臺詞,但更像申公豹的悲憤嘶吼。
我要讓師尊看到,我才是十二金仙最適合的人選!這是當時申公豹的內心寫照。
申公豹因此變成了一個陰謀家,和龍族合謀,搶奪靈珠,培養敖丙,讓變成魔丸的哪吒殺死太乙、李靖夫婦,讓弟子敖丙斬殺魔丸,立下功勞,以此成為晉升十二金仙的資本。
在陰謀徹底破滅前,在敖丙義無反顧地沖天而起,迎向天雷前,他都沒有想過要背叛師門。
為什么同樣不認命,同樣的一次次努力,申公豹最后墮入了無盡的黑暗,而哪吒在天雷中卻迎來了新生?
當整個陳塘關都要鏟除哪吒這個妖孽時,李靖夫婦以自己多年來的名譽作保。
當哪吒成為孤苦的留守兒童時,殷夫人即便剛卸下盔甲,也要趕過來陪他踢一會毽子。
當哪吒被陳塘關所有人唾棄孤立時,在海邊,那個白衣飄飄的龍三太子,成為了他唯一的朋友。
當哪吒注定要被天劫毀滅時,李靖在云仙前深深拜下,求來血親之人一命換一命的換命符。
當哪吒斬妖后被村民誤會,李靖親手擒來了海夜叉,做好準備在生辰宴上還他清白。
當哪吒在天雷下即將喪生時,太乙真人以自身三花聚頂的修行被削掉為代價,保住了他的魂魄。
……
不管這個世界對哪吒有多少不公,但哪吒一直是被愛著的那一個。
于哪吒而言,人生一世,只要自己親近的人是真心愛自己,哪怕整個世界與自己為敵,那又如何?
即便是背負整個龍族希望,被迫黑化的敖丙,也有哪吒的友情溫暖著他的心。
但申公豹,一無所有。
曾經我不認命,現在我同樣不認命,我要讓你們看看,我申公豹的命。
當內心中沒有了感情的羈絆,申公豹就這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只想向師師尊和師兄弟們證明自己,只想報復這幾百年來受到的委屈。
歸根結底,他也是一個可憐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二
很喜歡這個電影,看了很多差評,決定來寫一寫好評。
1,首先,差評里的觀點我還是有一個很贊同的,就是屎尿屁,超級不喜歡屎尿屁這樣的笑點,小時候被某一部電影有個裝夢游被迫吃屎的情節惡心到好幾天吃不下飯。
其他的我都覺得很好笑,包括指紋解鎖,我都有get到笑點。
2,說太乙真人的四川話只是為了接地氣強加的,這個觀點非常不贊同。中國有那么多方言,既然他是有根據的是四川的神仙,為什么不可以說四川話。日本電影會有關西口音,韓國電影也有搞笑的全羅道方言。我倒是希望有更多的電影來宣傳中國的方言,因為中國不單單有普通話,這也是一種中國文化的宣傳方式。
3,說太乙真人不負責任,丟失靈珠的方式就像是欺負觀眾智商低。其實太乙真人是個非常負責任的人,他從犯錯之后就一直在幫助哪吒,反觀申公豹,最后逃走了。丟失靈珠的方式太過兒戲?拜托,這是個喜劇搞笑動畫片,小黃人哪次坑大BOSS不是兒戲的?
4,哪吒丑。好吧,個人審美罷了,我覺得哪吒是丑帥丑帥的,還有點痞氣,那個黑眼圈我真的愛死了,為他正名。
5,主角和村民的畫風不同。這不是為了大家別臉盲嗎?看動畫片有時候路人的臉都是直接空白的都有,我覺得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這也能杠啊。
6, 最后說一個得了吧,就是某一位網友說,打戲的部分是看一個動作就猜得到下一個動作是什么。你牛逼啊!!!在下佩服!!!
說我很喜歡的點:
1,一開始是沒報太多希望去看,因為我小時候看封神榜覺得很氣,氣到不行的那種。但是故事改編了! 我再也不會討厭李靖了,很喜歡這樣的改編,我覺得李靖就應該是這樣的。
2,哪吒的順口溜,喪到不行的自嘲,太有梗了。
3,敖丙的配音,愛了。
4,太乙真人的畫,真的太美太好玩了。
5,在電影里,哪吒偷溜出去玩弄村民,特別是戲弄小孩子的戲,與其說是體現他魔珠的惡,更像是體現了哪吒的聰明和靈活。至于差評里說他要弄死別人和燒了村莊,我覺得是電影不得不這樣寫,因為他是個對自己對世界都不明白生活很喪的三歲小孩,是帶著誤會偏見長大的魔珠轉世。
6,猜到了哪吒會救村民,猜到了敖丙會醒悟,猜到了敖丙會幫助哪吒渡劫,但是沒有料到太乙真人會沖上去,師徒情啊師徒情,太乙真人的責任感難道還沒體現出來嗎,他的師傅絕對沒有選錯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三
1.劇情設定:中國版式成長、成人動畫 2.“哪吒”:紅色系(燃、熱血)vs敖丙(憂郁藍色系,溫潤、翩翩公子) a.父系(家族)——決定二人命運走向(守陳塘關——親情感化——救蒼生/龍宮“牢”——龍族命運——救朋友——共生死)——叛逆 b.敖丙撐起了哪吒,以善的出發點,為了不公,為了龍族 c.兩個孤獨小孩,從靈珠/魔丸注入剛剛生下時,就背負了家族和天下。 3.中國式、現代式審美、正能量、道德觀: a.哪吒父母:豪爽的現代女性(老娘、啃雞腿)、默默承擔的父親 b.太乙:胖胖的、豬——笑點
c.毽子:線索式的工具(親情、友情)——推動情節
e.山河設計圖:游樂場、法器
f.基礎:
#(先)偏見——導致行為(人/妖:哪吒/人族、天庭/龍族、申公豹〔妖:異類〕)——刻板印象
#混元珠:靈珠/魔丸(二元對立)——必廝殺(開始就埋下矛盾)——成為朋友——共患難(陰陽調和)
#叛逆:哪吒/敖丙——我命由我不由天/反抗父輩、家族
g.情節、節奏快,燃!人的個體化、獨立化(但始終脫離不了家庭——?) 4.如果,全新的叛逆:殺殺殺——這樣是真的叛逆嗎?——我們叛逆的是什么?——我們是誰?——是“人”——“人類”自我的探索(eg:美狄亞)(不同場景、時期,人的叛逆行為不一樣,其核心是什么?)(此部動畫這樣改,不能上映,大多觀眾也不會接受)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四
前兩天抽空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事實證明一個人看電影確實是十級孤獨,但好處是能讓自己有更多的空間去認真的思考影片。恕我愚鈍,實在不知道大家為什么把它叫做“國漫之光”,有些低估國漫水準吧?好像朋友圈有餃子導演的朋友,如果您看了我寫的這篇文章,望多多海涵,冉冉只是單純抒發對電影本身的觀點。
排除文化背景,單從這部電影講述的內容來看,它的基調是突出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在影片里都在努力的詮釋“我命由我不由天”,誰都在苦苦的和命運作斗爭,誰過的都不容易。甚至相比之下,我想申公豹、龍王和敖丙可能更有資格說這句話。哪吒從小受父母疼愛,免他受鄉里傷害,生活驚擾。太乙真人悉心栽培,還讓他有混天綾、乾坤圈、風火輪和火尖槍這些武器加持。最后還有敖丙(靈珠)這樣的逆天朋友舍命相救。但哪吒自己卻是一旦受到鄉親們的嫌棄,便要反擊回去,還自暴自棄,念叨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非要父母哄他其實他是靈珠轉世,他才能振作起來,這樣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嗎?
但好在天劫之際,哪吒沒有大開殺戒,控制住了自己,實現了對自己的救贖。人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的,所謂命由己造、福自己求。即便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但也有很多事情我們自己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只不過代價不一而已,你若是豁得出去,誰也攔不住你。若哪吒真的選擇了魔丸那一條路,三界之內無人可擋,誰說這不是好的出路呢,是魔是仙真的有那么大的區別嗎。都說眾生皆苦,名利欲望累人太深,有多少人能超脫的了呢?人的出路可能在于自制,若不能自制,無底的欲望也會帶來無盡的痛苦,自制的度只在無愧于心吧。
哪吒真的讓人很心疼,他從小就被冠下了妖怪的帽子,導致沒有人愿意接近他,那般孤獨。其實,何止哪吒,人本來就是生而孤獨的,隨著年紀的增長,我越來越發現,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上學的時候,身邊有和你在很大程度上相似的同學。但是走出校門,大家都各有各的煩惱,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人生軌跡且相差巨大。這世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但我們都需要尋求認同感,在與自己不一樣的人身上尋求認同感有多么艱難啊。若真的有和自己一樣的人,恐怕我們的生命中的朋友也不會一直來來往往,也不會有婚姻這種制度性的硬性約束來維系愛情了。幸虧還有血緣,讓我們在各種變化中得以溫存溫暖。
有人說元始天尊之所以不讓申公豹位列十二金仙,是因為申公豹缺少了“善良”這一屬性,這話說的著實幼稚。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曾天真的問我父親:這世上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父親的回答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大概如是說:人都是善惡參半的,沒有誰是絕對的善良,也沒有誰是絕對的邪惡。申公豹真的不夠善良嗎?看看他是怎么對待敖丙的,當敖丙為救李靖夫婦陷入危難,他沒有袖手旁觀,而是舍命相救,一個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的怎會有這樣的婦人之仁?就算敖丙是他成功的籌碼,但是籌碼千千萬,何苦為了這一人連身家性命都可以豁出去?如此這般,實在劃不來。
實際上,申公豹不過是因為是豹子修煉的所以才飽受歧視,因為仙界看重出身,只有人族修煉的才算是正統的仙人。這也難免,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哪是一樣的,現在很多國家不也是歧視黑人嗎,當然,有些黑人可能確實是有些讓人詬病的地方。申公豹勤勤懇懇,是元始天尊所有徒弟中最勤奮修煉的,不知為什么不讓他成為十二金仙之一?如果有人硬要說太乙真人骨骼輕奇,那我也沒的說。成見真的是一座大山,這本不怪我們,因為人的能力何其有限,很多事情是我們想不通也看不透的,誰也沒有洞察世事的本事。只能用固有的思維去活一生,這也是無奈之舉。然而這世上的人和事每天都在變,錯過的是遺憾,得不到的是命數,算錯的是因為我們過于渺小。
很多人都在批判龍王,說已經擁有了大海卻還覬覦著天界。但是,龍王說了,他們龍族是上古時代最尊貴的一族,到了現在卻被囚禁在深不見底的海里,是囚牢的海里啊,四周鐵鏈緊鎖,與千萬妖魔朝夕相處。既然龍族曾經風光無兩,又為天帝建功立業且功勛卓著,如今卻過著與階下囚無異的生活,那么他想要爭取擺脫牢籠升上天界,成為名正言順的神仙,得到自己該得的,他真的有錯嗎?何況龍王只是想升上天界,并無任何反叛之心。權力的游戲太過深奧,龍王理解不了,既然當時選擇臣服,那便是要永遠的屈服。龍族是上古貴族,天帝無法妥善安置。若除掉龍族,天帝未必有這樣的實力且三界之內無人可鎮壓千萬妖魔,若委以重任,則無力去壓制。對龍族來說,除非有朝一日,天庭紛亂,有派系要仰仗他們的力量,否則,應該永無翻身之日。
敖丙生下來就承擔著興復家族的使命,他那樣剔透的一個溫潤公子,活的卻無比艱難,他一生都在為了拯救別人,不知真相的時候,為了復興龍族。知道真相后,為了拯救天下蒼生。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為了拯救李靖夫婦和哪吒,即便被救的李靖發現他是龍族,把他當作妖怪要恩將仇報,他也未曾計較。他何時為自己活過?與哪吒比起來,他的人生更加沉重。水淹陳塘關,他有的選擇嗎?一旦被天庭發現他才是靈珠轉世,怕是會連累整個龍族。人若無外力的逼迫,一切都歲月靜好,誰會愿意做個壞人?當律師當久了,難免會看到人性中惡的一面。但我知道,很多人犯罪并非是他生下來就十惡不赦,只不過生活中實在有太多無奈了。人性本就有趨利避害的屬性,又有多少人能始終堅守底線呢?清明的社會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人性,更多的還要依靠物質的滿足和制度來保障,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人性如此復雜,道德約束遠沒有那么大的力量。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已經是最大的善了。
這部電影有它可圈可點的地方,有很多地方讓人覺得很感動,傳播了很多正能量,確實很優秀。但什么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尤其是飽受贊譽,那么必然也要承受著批判,這都是相互平衡的。寫了那么多,是因為我看電影比較注重其中的思想和邏輯,特效對我來說是免疫的,而這部電影恰恰讓我有很多反思。
世上的任何事情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很警惕一邊倒的論調,并非是想出奇,博人眼球,只是凡事若細加思量,總能挖掘出很多更深層的想法。而且媒體營造出的超真實的世界并不一定就是世界本來的樣子,群眾的眼光固然值得參考,但每個個體又都是獨一無二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五
哪吒火了一個暑期了吧,我是昨天才揣著票去看的,講真,看電影的過程我還是蠻投入的,里面的情節設定比較緊湊,這個是比較中肯的評價吧,沒人會說它拖沓。
電影里我看到了一個熊孩子。
我看了一下影評,不管你說好還是說壞,這里面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寫影評的估計全是掉到書袋子里面的單身狗,沒孩子。
他們翻來覆去的講跟原著的對比,精神內核的薄弱,故事講的深度不夠,哪哪不合邏輯,甚至搬出封神榜原著來對比。
我不是噴啊,你們有沒有把西游記搬出來跟現在一系列的西游來對比?像什么降魔伏妖大圣歸來?那根本不是脫胎于西游記,那全是脫胎于今何在的悟空傳。在悟空傳里,今何在對西游做了一次顛覆性的改編。到現在,誰不承認它是經典?到現在,哪部西游有關的電影沒有它的影子?
我想問一下諸君,面對跟悟空傳差不多的改編手法,為毛就要掉書袋子用老外的那些理論來BB哪吒?
哪吒有點像全民超人的感覺,超人天生不凡,可是他根本不想擔什么責任,他肆無忌憚的闖禍,可是后來還是被救贖了。或者是認命了,恩,老美的調調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更何況是哪吒這么一個超級熊孩子?電影里是把孩子兩個成長階段的叛逆期捏在了一起,讓他從八九歲作天作地,過渡到了十六七歲誰也不鳥的階段。現在外面的評論基本算是中肯的,因為這部電影能深究的太多了,反而豆瓣這個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充斥了一股子書腐味。
早期熊孩子作天作地的情景被導演用哪吒的超能力給強化了,于是本來可以搖頭罵一句熊孩子,就變成了全民性的恐慌。那些小孩子糾集在一起想惡整哪吒,以及一些偏見,讓哪吒的逆反心理爆發,破罐子破摔,我就要當妖怪給你們看。可是他這么說的背后是一股子擋不住的孤獨。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又想要用作妖來引起大人注意。
小孩子哪吒的形像也是絕妙,那么喪,那么皮,又那么顛覆。你看他有一雙大眼睛,兩個包包頭,小小的身板和小燈籠褲,我這么描述你們一定會腦補出一個可愛孩子,我問你哪吒可愛么?當然不!他有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一口尖利的大白牙,笑起來又壞又喪,平常喜歡躺在房上看風景,嘴里常叼一根草。這么一個形像,妥妥的熊孩子啊,更不要提滿嘴的俏皮話。
后面學了本事后,他的心智提高到了十六七歲的叛逆期。看看在電影中段,他為了讓世人知道他不是個妖怪都干了些什么,這不是個乖寶寶,而是個有超強能力的內心孤獨的叛逆少年。所以他有時甚至會把人對他的好想像成惡,而知道了一些人對他的好有多好時,又想急切的報答。
仔細看看電影描繪的是不是這樣一種內容呢?扯什么弗洛伊德,扯什么價值觀,扯什么心理學。這完全是一個孤獨的超級英雄叛逆的少年史。
再來說跟原著或上美電影的對比。上美電影是無產階級審美改編的封神榜,而原著那是演義式的道教斗法。你們說這部片子跟原著有關系么?只不過是外皮套用了封神榜。里面的內核卻是全新的,按他的這個套路,熬丙可能會參與封神大戰,原著敖丙可是早死了的。像是悟空傳,與西游有一毛錢關系么?
看到最后一幕,他不愿意父親替自己死,我該受的天劫我自己受吧,又是那副很喪的屌屌的表情出來了,好像什么事兒都沒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個天劫么,算逑!父母的嚎啕大哭反而讓這臭小子心里頗感自豪,你們兒子就是這么偉大。
后來看到朋友來跟他一起抗,他又開心又吃驚,友情,少年人的友情,少年人不含一絲雜質的友情在這里升華了開來。這一刻,他們倆,命運的雙生子,互生出了一種知我唯你的感覺吧。于是握手,一起迎接死亡。這一幕感動了師傅,他愿意站在這兩個少年人的身邊。
再說熬丙,要說有些人就是愛瞎分析,你讓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人背負一族的生死榮辱,他有的選么?
哪吒呢?他是矯情的人么?加那么些畫蛇添足的“什么!你竟要這樣對我,你是我朋友哇,你怎么對得起我?”你們不覺得膈應么,那里面很多東西都是少年思維,簡單直接又想裝酷。你想想十六七歲的你,是不是不屑于BB朋友的背叛,要是有朋友背叛了你,打他娘的就是,還費什么話。
之所以意難平,還是因為這片子不夠狗血。國漫之崛起在于去狗血!
我是動畫片愛好者,差不多的國漫我全看過了,但我唯一不碰的就是大圣歸來。大魚海棠里的狗血論盆,大圣歸來就得論缸。而哪吒這部片子,干凈利落,你看他狗血么?可能也有點,但是絕不是唱主調,不是那種唱悲腔硬勾眼淚,哪吒里的眼淚是感動是激動卻絕對沒有狗血式的眼淚。
我當年喜歡玩國內的游戲,什么軒轅劍,什么仙劍奇仙傳,什么古劍奇譚,那結尾真是要多狗血有多狗血,這種風格也被帶進了國漫里,為毛一定要煽情狗血?講故事的時候,非要把故事情節設計的這么狗血?是不是狗血是那一代崛起的人心里的傷痕文學?真正的傷痕文學,推薦你們看看國師早期的電影。那樣的傷痕才叫傷痕,而不是狗血。
我們的故事不是不好,就是畫蛇添足加了太多東西,這部電影把這些形而上的東西丟了,故事敘述干凈利落,遠好于迪斯尼那簡單到發指的動畫片,為毛我們還偏要往低里拉它,非要讓它low一點,狗血一點我們才覺得,恩,真藝術?
真正的少年人看它,甚至會“切,什么玩意兒?”看完后暗挫挫的抹眼淚,就像是哪吒,他在人前哭的時候總覺得丟臉。
而父母看了這片子,又會沒來由的感嘆,我家的臭小子還真像哪吒,可怎么教喲。
不過這兩個群體是斷不會跑豆瓣上來寫什么評論的。
最后說說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少年人啊,總愛拿這句話給自己打氣,他們的人生才剛開始走,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朝氣蓬勃,銳意進取,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從這些朝氣里衍生出來的,初生牛犢不畏虎,那種銳氣,你能保留 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