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范文
本文章共2頁,當前在第2頁 的疲軟似乎并不嚴重,盡管實際匯率受到外匯干預的扭曲。第四,很難相信,亞洲和石油輸出國儲蓄的飆升是對外界過剩需求的被動反應,而非刻意的選擇。最后,盯住匯率制本身就是一種政策選擇。要使實際產出與潛在產出保持一致,這些國家的內需也必須大大高于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個國家必須選擇能夠促成這種結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馬丁·沃爾夫,)。
簡而言之,全球經濟失衡的同時造就了流動性過剩。這個過程如下:美國通過經常賬戶赤字向全球注入流動性,日本通過日元套利交易向全球注入流動性,而東亞國家通過經常賬戶盈余和外匯儲備累積吸收了全球流動性(張明,)。因此,economist(英國《經濟學家》雜志)()認為,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實際上需要兩個方面共同努力,即美國增加其儲蓄,同時外匯盈余國家包括石油出口國和亞洲國家擴大消費。全球經濟失衡致使美元十分脆弱,但石油出口國本身就不會受到影響了嗎?大多數石油出口國的貨幣都實行與美元掛鉤的政策,或是抵制通過嚴重干預使本國貨幣升值,正如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所做的那樣。美國和其他國家是否應像對待亞洲國家一樣,要求石油出口國重估它們的貨幣?事實上,石油出口國重估它們的貨幣對解決美國的赤字作用很小(人民幣升值也是一樣)。石油出口國要在減少全球經濟失衡中起到積極作用,正確的方向是增大進口,同時升值本國貨幣、增加政府開支并且放松對經濟的管制。
二、流動性過剩在石油市場的表現
1. 國際油價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
近年來,在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和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大背景下,國際原油價格進入了新一輪的上升周期。-xx年世界經濟增長總體呈現上升態勢(見圖1)。全球gdp增長率從xx年的2.6%逐步攀升,、 、 年分別達到3.1%、4.1%和5.3%, 年有所回落,但仍然維持在4.8%的高位,xx年則達到5.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xx年全球gdp增長率為4.9%
,比xx年有所回落但仍然維持穩定增長。xx年以來,由于各國紛紛出臺寬松經濟政策刺激本國經濟,全球經濟開始復蘇,原油需求的增加以及美伊戰爭的爆發使得國際油價進入上升軌道。在美元指數大幅度下滑(貶值)的背景下,國際油價連續突破30、40、50、60美元/桶的年均價格關口,并在xx年7月份逼近80美元/桶。在經歷了一年的高位震蕩之后,目前國際油價維持在70美元/桶左右。從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盤中價格看,最高和最低價格竟然相差7倍多。imf()認為,盡管xx年國際金融形勢出現波動,世界經濟在xx年和xx年實現持續強勁增長的大局似乎已定。美國經濟放慢的程度雖然高于預期,但波及影響一直有限。世界其他地區保持著較好的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油價有望繼續維持高位震蕩格局,不排除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繼續走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