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電子科技大學畢業論文設計范文
2、行政自由裁量權是一種彈性權力行政自由裁量權存在一定的自由空間,法律授權行政主體在處理行政法律關系中作為行政行為或不作為行政行為,怎樣作為行政行為或何時作為行政行為,等等。行政主體在依據其自由裁量權為行政行為時,行政主體有著自己的思考與選擇空間。但是,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是相對的自由,其將受到多種法律原則、法律規則、法律制度等的控制與約束。
2
電子科技大學畢業論文(設計) 論行政自由裁量權及其法律控制
第三節 我國法律制度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權
行政自由裁量權是行政法與行政法學發展的必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民主法治的健全,行政自由裁量權作為行政主體的一種合理權力,有其存在的空間。在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中,行政自由裁量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根據法律的授權,行政主體可以選擇作為或不作為行政行為。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行政主體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可以對是否將證據先行登記保存做出選擇。
第二,根據法律的授權,行政主體可以在法律列舉的范圍內,選擇具體的行政行為模式。例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對于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人,行政主體可以根據其違法的具體情況處以警告、罰款、行政拘留、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第二章 行駛行政自由裁量權應遵循的基本規
第一節 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的價值取向
一、 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是出于一定的理由與目的
為了達到某種社會價值。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不能偏離法定的目的與價值,更不可以與法定價值背道而馳。自由裁量背離法定價值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行政主體工作人員出于私人利益或個人偏見而對行政相對人作出缺少理性的行政行為。
二、自由裁量權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進行不合理的限制
行政主體工作人員為了規避行政職業風險,對應當主動進行管理的行政事務視而不見,采用行政不作為或拖延履行法定職權的方式,從而影響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
三、法的原意是公平合理的
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管理社會事務,而不是根據行政主體工作人員的好惡做出某種行為。雖然,自由裁量權不超出法定職權范圍不構成違法,但卻有可能違反了法的目的和原意,其實質是更深層次的違法。
第二節 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應當出于合理的動機
一、行政主體在為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電子科技大學畢業論文(設計) 論行政自由裁量權及其法律控制
3
應當出于正當合理的動機,不得基于不正當的動機來解釋、適用行政法律體系中的模糊概念,從而達到偏袒一方當事人或自己利益的目的。
二、性質主體要求
行政主體在行使自由裁量權的過程中判斷、選擇和決定自己的行為模式的時候,應當依據一定的客觀標準與具體原則,例如,公共利益至上原則、比例原則、平等原則、行政誠信原則、信賴保護原則、行政效率原則,等等。
第三節 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定的行政程序
一、行政程序是由法律規定
體現國家意志的行政法律行為方式。行政程序的法定性決定了行政主體在為行政行為時時必須嚴格遵守法定程序,使其行為的步驟與方式符合法律的要求。行政合理性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做出某種行為時不僅要有實體法上的依據,而且要符合法定程序。行政自由裁量權行使的程序規則,實質上是對行政主體行使自由裁量權在程序上的限制。
二、在我國,應該為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設定以下幾項程序規則
明確標準規則、指出事實根據規則、說明理由規則、聽取行政相對人的意見規則、行政公開規則,等等。
第三章 行政自由裁量權存在的必要性與被濫用的可能性
第一節 行政自由裁量權存在的必要性
一、行政自由裁量權是行政法治發展與需要的結果
行政權是國家機關執行法律,管理國家行政事務和社會事務的權力。國家進行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這樣就必然要求依據一種特定的強制性手段,為有效進行行政管理提供保證,這種保證就是行政權。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生活日益復雜,從而導致行政主體職能日趨擴大。行政權涉及的范圍已經擴展到生產、生活、社會福利、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同時,由于行政管理的專業性、技術性不斷增強,使更多的行政事務需要行政主體根據實際情況和自己的判斷靈活處理。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權建立在這樣的行政權基礎之上,必然隨著行政權的發展而發展,以適應行政管理活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