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漢語言文學(xué)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動物形象已經(jīng)漸漸成為語言的一部分。在不同的語言中,同樣的動物可以代表不同的意義。十二生肖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在德語中所具有的象征意義又是什么呢?這十二種動物在兩種語言中分別代表了怎樣的形象?
1.鼠(maus)
鼠是十二生肖之首,在漢語文化中,人們對于鼠的感情色彩很大程度上是持一種否定態(tài)度。如“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就表現(xiàn)出人們對它的痛恨。另外,關(guān)于鼠的成語,如“膽小如鼠、鼠目寸光、賊眉鼠眼、抱頭鼠竄等”幾乎是清一色的貶義詞。而在德語中,人們對于老鼠卻抱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比如,許多德國夫婦會喊自己的孩子“meine sü?覻e kleine maus”(我可愛的小老鼠),這是一種昵稱,與“mein schatz”同義,意為“我可愛的寶貝”。另外,若形容一件事情木已成舟,無法改變時,德國人會說“da bei?覻t die maus keinen faden ab.(老鼠也不能咬下一根線頭來。)”在德漢兩種語言中,對于貓和老鼠的關(guān)系都有描述。比如,我們說一個人怕另外一個人,用“就像老鼠見了貓”來形容。而德語里的“wenn die katze aus dem haus ist,tanzen die m?覿use.(老鼠不在家,群鼠起舞。)”其實(shí)就與我們說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具有相同的意思。
2.牛(kuh/ochse)
說到牛,我們首先聯(lián)想到的場景可能就是一頭牛不知疲倦地在田野里耕作的場景。牛在機(jī)器未發(fā)明之前的農(nóng)業(yè)社會是非常重要的勞動力。因此,德漢語言中的民間習(xí)語都有把牛作為財富或財產(chǎn)的意義。比如,漢語里的“一頭黃牛半個娃”就體現(xiàn)出牛對農(nóng)民的重要性。德語中的“ein mantel und eine kuh,deckt viel armut.(一件大衣,一頭奶牛,貧困不再愁。)”也體現(xiàn)出了牛作為財富的象征。另外,由于牛體型龐大,行動遲緩,整日毫無怨言不知疲倦地工作,因此,在兩種語言中它都有愚笨、反應(yīng)遲緩的意思,比如漢語中的“對牛彈琴”,德語中的“er versteht so viel von der sache wie die kuh vom sonntag.(他對此事完全不懂。)”又如“da stand er nun wie die kuh vorm neuen tor.(他完全束手無策。)”德語中罵別人笨往往還會說“bl?觟de kuh”。
3.虎(tiger)
虎一直被尊為萬獸之王,它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既是力量和勇氣的代名詞,同時也可能是邪惡和兇殘的同義語。例如“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虎父無犬子”等成語是作為褒義的象征,形容人朝氣蓬勃,有力量有膽識;而“虎口拔牙、談虎色變、老虎屁股摸不得”等習(xí)語則是指老虎的兇殘和危險。而在歐洲,很少有虎,甚至有時老虎的釋義為“ein fleisch-fressendes tier in asien.(亞洲一種肉食動物。)”因此,在德語中,關(guān)于虎這一形象的描述并不豐富,但虎也有力量的象征意義。比如:形容一個人“stark wie ein tiger(像虎一樣勇猛強(qiáng)壯)”或者“tigerjunges”(像虎一樣有沖勁的年輕人,虎子)”。另外,漢語中比喻外強(qiáng)中干的人會用“紙老虎”一詞,這個詞在很多國家流傳廣泛,德語中也有對應(yīng)的表達(dá):“papiertiger”。
4.兔(hase)
兔在卡通動畫里多為溫順可愛又聰明的形象,像我們所熟悉的兔巴哥、流氓兔,以及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聊天中流行的“兔斯基”表情。在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里,兔多代表膽小、懦弱的形象,如“兔子急了也會咬人、守株待兔”等。兔子的狡猾也是眾所周知的,比如“狡兔三窟、兔子不吃窩邊草”等。在德語里,關(guān)于兔的習(xí)語也很多,意義各不相同。像在口語中,父母對孩子的昵稱“mein sü?覻es h?覿schen”意為“我可愛的寶貝”。又如,描述一個偏僻、人跡罕至的地方,會說:“er wohnt da,wo sich fuchs und hase gute nacht sagen.(他住在一個狐貍和兔子會互相道晚安的地方。)”如果一個人非常清楚事態(tài)的發(fā)展,會說:“er wei?覻 ganz genau,wie der hase l?覿uft.(他很清楚兔子朝哪個方向跑了。)”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時,用“da liegt der hase im pfeffer”來表達(dá)。而如果一個人說“mein name ist hase”,則意味著他對此事一無所知。
5.龍(drache)
龍在中國文化中,是權(quán)力、高貴和吉祥喜慶的象征。皇帝被稱為真龍?zhí)熳樱覀儼炎约悍Q作是龍的傳人。與龍有關(guān)的詞大多含有褒義,比如“龍騰虎躍、望子成龍、龍馬精神”等。但如果德國人聽到我們說“wir chinesen sind nachkommen des drachen.(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時,肯定會大吃一驚。因為在以《圣經(jīng)》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龍是邪惡和恐怖的象征。它長似巨蜥,有雙翅長尾,常常口吐火焰,燒人田園,跟中國文化里的龍能興云作雨、滋潤農(nóng)田有著根本意義上的區(qū)別。因此,德國人經(jīng)常用龍來形容惡魔或惡毒的婦女,龍在德國人心目中是潑婦、母老虎的化身。例如,“ich habe einen drachen zu hause.(我家有一潑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