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人力資源合理開發問題分析
3.1加強農村基礎教育:農村基礎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的主要渠道[4]。針對目前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教學設施不全,師資力量不足以及學生輟學數量增加等問題,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來加強農村基礎教育。首先,改變教育投資體制,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保障機制,確保教育經費的落實,確保教師待遇能逐步提高從而穩定和充實農村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教師應不遺余力地推行義務教育,降低農村學生的輟學數量。
3.2加強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對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進行相關技能培訓分為兩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農民開展農業科技普及培訓;二是面向將向城鎮轉移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開展農業科技培訓,要以農業科技示范戶為重點培訓對象,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要組織培訓教師和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按照農時季節對農民進行農業科技培訓和技術服務,大規模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從而真正使科技興農和人才興農戰略落到實處。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則應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市場對農村勞動者就業能力的需求開展各種層次和類別的教育和培訓,注重培訓的適應性和廣泛性,使農民能夠從教育和培訓中切實受益。
參考文獻
[1]姚裕群,人口大國的希望:人力資源經濟概論[m].中國人口出版社,19.
[2]劉曉瑜,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127-128.
[3]張寶文,4.2 億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初中以下[eb/ol]. ( 11 15)[ 06 01]
[4] 張亞男 張曉梅,淺析新農村建設中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對策 [j]. 水利天地, (0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