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畢業論文范文:談談全球變暖對地球的危害
六、全球變暖的溫度預測
德國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全球氣溫可能會遠遠高于一些科學家此前所做的預測,如果新的計算機模型關于氣候變化所做的預測是正確的話。據路透社報道,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由各國氣象專家組成,研究全球氣候趨勢)此前預測,到本世紀末,隨著二氧化碳的成倍增加,全球氣溫將升高1.5至4.5攝氏度。但德國美因茲馬普化學研究所的邁因拉特 安德烈埃教授及其研究小組的最新測算方法卻表明,全球氣溫上升的最高幅度可達到6攝氏度。安德烈埃教授表示,這種新的方法是將懸浮微粒、溫室氣體和生物圈效應統一在一起,改變了以往關于氣候變化的預測,即使之從人們可以容忍的程度發展到更迅速變化的危險境地。安德烈埃教授將溫室氣體比作是導致全球變暖的加速器,懸浮微粒的存在則可以減緩氣溫的上升。懸浮微粒是空氣中產生于燃燒、化學制品和煙塵之中的細小微粒。隨著新的空氣凈化調節裝置的使用,懸浮微粒的數量將會減少,因而其冷卻功效也就隨之變小。相反,全球氣溫卻會隨之上升。懸浮微粒只能在大氣中停留一周的時間,而溫室氣體則能停留大約50多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懸浮微粒的冷卻作用減少得快,而溫室氣體減少得慢。這樣,在長期的競賽中,溫室氣體最終必將戰勝懸浮微粒,隨之而來的就是灼熱的高溫天氣。然而,安德烈埃教授也同時承認,這種情況具有高度的科學不確定性,氣候的變化也遠遠超出了經驗和科學理解所能達到的范疇。如果他的計算是正確的,21世紀氣候的變化就會超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預測。
七、全球升溫的后果
據新華社電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近期警告說,全球氣候升溫將致全球農業減產,或許在下個世紀出現食品匱乏的局面。研究人員在分析聯合國和美國國立科學院發布的信息以及世界稻米市場趨勢后得出了這一看法。世界觀察研究認為,全球氣候升溫和地下水水位下降將成為全球糧食供應緊張的直接誘因,全球稻米價格上漲趨勢體現了這一點。美國政府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即使是在去年全球糧食大豐收、小麥和玉米價格下降的情況下,稻米價格依然上漲了30%,達到每噸260美元。美國國立科學院去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水稻生長季節氣溫異常上升將使收成減少。另外,全球許多地區出現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井枯竭問題,也將對糧食產量構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