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建筑結構抗震研究
2.2反應譜法
用動力方法計算質點體系地震反應,建立反應譜;再用加速度反應譜計算結構的最大慣性力作為結構的等效地震荷載;然后按靜力方法進行結構計算設計的方法。因此,是一種擬靜力方法。我國抗震規范及高層規范都要求在高層建筑中用反應譜方法計算等效地震力,一般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反應譜底部剪力法:當結構高度小于40m,沿高度方向質量剛度分布比較均勻,以第一振型為主的高層建筑;第二種反應譜振型疊加法:當把結構簡化為平面結構進行分析時,采用平方和的平方根法(srss 方法);當采用空間協同分析或空間分析方法時,考慮空間各振型的相互影響,采用完全二次方程法(cqc 方法)。
3.提高我國建筑結構抗震能力的建議
3.1對舊有建筑進行加固行動
建成于七十年代前后的建筑物,限于當時的具體條件,基本上都沒有或者很少考慮抗震問題,很多房屋現在已經開始出現基礎沉降、墻體裂縫、傾斜、面層剝落等現象或隱患,其中部分建筑已影響使用,甚至出現危房。免費論文參考網。鑒于拆舊建新投資費用較大,為了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充分利用原有舊房,對不符合抗震要求的進行加固,對部分部位及構件進行修繕,以滿足抗震設防目標,是十分必要的。而通常的方法是將結構隔震、消能減震技術應用到建筑物的抗震加固中。這種方法在某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點,它擺脫了常規加固中以構件承載力為主的加固模式,尋求通過減小建筑物上地震作用的途徑,使結構及構件滿足承載力要求,從而達到加固目的。我國人口眾多,地震災害頻繁,因此多途徑研究探索既有建筑物的抗震改造加固方法,以滿足不同的改造加固要求,對工程結構抗震具有積極的意義。
3.2研究開發更為合理的結構形式
隨著科技日益高速發展,自重輕、跨度大、功能多樣、施工周期短成為現代建筑結構的發展方向。免費論文參考網。因而,研制出輕質高強的新型建筑材料,研究開發合理的結構形式成為各種新型結構體系應運而生的前提和基礎。
我們可以推薦開合屋蓋結構。這種結構是一種在很短時間內部分或全部屋蓋結構可以移動或開合的結構形式,它使建筑物在屋頂開啟和關閉兩個狀態下使用。開合屋蓋是將一個完整的屋蓋結構劃分成幾個可動和固定單元,使可動單元能夠按照一定軌跡移動達到屋蓋開合運轉的目的。根據開合機理,屋蓋體系的開合移動方式可分為:水平移動方式、水平旋轉移動方式、空間移動方式、繞樞軸轉動方式、折疊移動方式和組合移動方式等。開合屋蓋結構的設計與施工涉及到建筑、結構、機械、控制諸多方面的影響和控制,是一種全方位的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的結晶。開合結構體系運用的好壞與它的造型、功能相關,還與其屋蓋在開啟狀態下的開啟率、天空形狀和亮度,屋蓋關閉后的形狀、運轉和施工難度等許多方面的因素相關。該種結構在屋頂中心設置液壓阻尼器減震,避免了在開合過程中振幅過大導致附屬材料之間的互相碰撞。屋蓋移動的軌道上裝有地震儀,這一裝置保證了該結構在發生地震時的結構安全和正常運轉。雖然現在我國的開合結構還處于起始狀態,但是由于開合結構具有的獨特優越性,我國的建筑師和結構工程師們已經開始關注這一新型結構體系。建筑結構抗震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彥興. 框剪結構在地震作用的時程分析[j]. 山西建筑,, (01) .
[2] 鄭國棟,李校兵. 不同方法對某橋梁抗震分析的影響比較[j]. 公路,,(03).
[3] 郭熾斌,尹益輝,朱寶龍. 雙索面斜拉橋主梁抗震強度的模糊可靠性分析[j].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