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形勢與政策論文經典參考范文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體制轉軌時期,隨著結構的調整,必然也會使某些行業迅速發展,如第三產業的郵電通訊、金融保險、社會服務等,就業人數將會明顯增加。由于我們的教育結構不能適應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必然會使某些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大學教育不僅僅是學習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大學生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會比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與適應。
五、從“打工”向“創業”的轉變
打工是一種被動的就業行為,而自主創業是給自己“打工”,是一種主動的就業行為。新一代大學生精力旺盛,有著強烈的挑戰自我,實現自我的激情,并且無負擔,沒有太多牽掛,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專業基礎扎實、具有創新意識、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強,善于接受新知識。
從現階段的就業形勢看,國家宏觀政策激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建立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廣大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創業——這包含機遇與挑戰的字眼,已經成為無數大學生心中的夢想。中國也已經誕生了一大批大學生創業者,而且其中不乏許多非常成功的典范。 ——————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國際法基礎上的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的主權。然而,從單位陸地面積平均擁有的海岸線長度來看,中國只占世界第94位。如果按照可管轄的海域面積與大陸面積之比,世界沿海國家平均為0.94,中國僅為0.3,不到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我們的鄰國日本超過11,朝鮮是2.17,越南是2.19,菲律賓是6.31,都大大超過中國。至于人均海洋面積,世界沿海國家平均為0.026平方公里,而中國只有0.0029平方公里,只是世界平均數字的十分之一,而與我國相鄰的海洋國家的平均數都超過中國的10倍以上。
即便如此,上述這些數據,都是在"中國擁有300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這個前提下而言的。但實際情況是,中國面臨著激烈的海域劃界爭端,要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爭得30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還有相當大的困難。
我國的海洋國土由黃海、渤海、東海和南海組成,除渤海屬于內水不存在爭議外,其他3個海區都需要按1982年制定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鄰國合理劃分。那么,究竟有多少海洋國土處于爭議中呢?答案是,有大約12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處于爭議中。
xx年5月11日,越南國防部長范文茶表示,越南將準許外國人參加南沙群島旅游。此前,經過越南當局的謀劃,越南海軍附屬的旅行社組織了包括40名特邀官員在內的130多名游客,首次到南沙群島旅游。越南當局還表示今后將定期組織同類的旅行團。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4月16日指出,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越南的做法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越南這是蓄意在南沙搞“主權造勢”,包藏著重要的政治企圖,想通過把南沙群島旅游開發成國際旅游線路,慢慢讓國際社會認可這些島嶼為越南所有。
南沙群島不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擁有大量的石油資源。因此,許多周邊國家都垂涎三尺,均想分一杯羹,F在,南沙群島形勢十分危急。除了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有駐軍外,越南竟然占領29個島嶼、菲律賓占領8個,馬來西亞占領5個。除此之外印尼和文萊也宣稱對于南沙群島擁有主權。他們都想通過實際占領而達到合法化,進而進一步變為他們的合法領土。
與此同期,日本海上保安廳發言人5月9日將一艘中國漁船駛入距離釣魚島西北部20公里處海域的行為稱為“非法進入日本水域”。兩天前,中國的海洋調查船“奮斗7號”到釣魚島海域進行海洋調查,日方竟派出巡邏船警告,要“奮斗7號”離開“日本領海”;中國調查船未予理睬,日方的巡邏船就一直跟蹤監視。當天,日本政府還就此向中國駐日使館提出“抗議”。新聞報道;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最近又大放厥詞說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并且和美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妄圖通過美日安保條約把占領釣魚島合法化。
專家評論,釣魚島自古都是我國漁民避風、休漁的棲息地,釣魚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失去了釣魚島中國就像被點了穴位的人,將會處處受制。
因此中國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天經地義;“睦鄰之道無它,首在自強”,中國要維護海洋權益,必須加快提高綜合國力,實現科技水平和軍事現代化的突破,加快從海洋大國轉變為海洋強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