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講故事活動方案(通用3篇)
小學講故事活動方案 篇1
一、實施背景:
為把“書香校園”活動開展得既突出主題,又形式多樣,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根據學!白x書教育活動”安排,特在1—3年級舉行講故事比賽,4—6年級舉行演講比賽,此次活動的開展是對學生讀書活動的拓展和檢測。
二、活動主題:
三、比賽時間和地點:
時間:初賽:20xx年12月5日——12月9日(第十五周)。
決賽:20xx年12月21日——12月23日(第十七周)。
地點:1—4年級在一小階梯教室,5—6年級在三小多媒體教室。
四、預期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推廣普通話,進一步繼承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五、參加對象和方式:
第一階段為初賽:班主任老師組織各班學生在班級內部進行比賽,每位同學都有參賽機會,各班選拔出1名優秀者參加學校比賽。
第二階段為決賽:以班級為參賽單位參加學校比賽。
六、比賽要求:
1、故事內容健康、高雅,格調清新、明朗,充分體現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故事取材要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主要以中外名著、童話故事或自己親身經歷的童年趣事為內容,可以嘗試有創意的表演形式。
2、演講稿要求主題鮮明,內容充實具體、條理清晰,邏輯較嚴密,結構較精巧,富有啟發性,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演講稿必須由自己組織撰寫,禁止從網絡上全盤抄襲。
3、參賽選手服裝與外表要樸素、大方、端莊。
4、參賽選手必須在4分鐘內脫稿獨立完成,普通話標準,表情豐富。
5、決賽時按年級的順序輪流進行,抽簽決定同年級各班出場順序。
七、評分規則與標準:
1、評分方法:比賽采取100分制,評委現場打分,按照去掉一個分和一個最低分后,以平均分作為最后得分。
2、評分標準:
故事內容40%、普通話20%、表情儀態20%、語言流暢10%、出入場10%。
演講內容40%、普通話20%、表情儀態20%、語言表達10%、出入場10%。
八、獎勵辦法:
略
九、組織分工:
活動設計、會場組織、攝影、成績統計、頒發獎狀:教導處
評委:校長室、教導處、部分教師
主持人串詞及訓練:一二年級邢小平、三四年級林芳芳、五六年級韓子琳
音響:泮輝攝影攝像:一小:盧志強;三。簥淙f統
橫幅:梅方勝
小學講故事活動方案 篇2
一、實施背景:
為把“書香校園”活動開展得既突出主題,又形式多樣,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根據學校“讀書教育活動”安排,特在1—3年級舉行講故事比賽,4—6年級舉行演講比賽,此次活動的開展是對學生讀書活動的拓展和檢測。
二、活動主題:
三、比賽時間和地點:
時間:初賽:20xx年12月5日—— 12月9 日(第十五周);
決賽:20xx年12月21 日—— 12月23 日(第十七周)。
地點:1—4年級在一小階梯教室,5—6年級在三小多媒體教室。
四、預期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推廣普通話,進一步繼承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五、參加對象和方式:
第一階段為初賽:班主任老師組織各班學生在班級內部進行比賽,每位同學都有參賽機會,各班選拔出1名優秀者參加學校比賽;
第二階段為決賽:以班級為參賽單位參加學校比賽。
六、比賽要求:
1、故事內容健康、高雅,格調清新、明朗,充分體現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故事取材要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主要以中外名著、童話故事或自己親身經歷的童年趣事為內容,可以嘗試有創意的表演形式。
2、演講稿要求主題鮮明,內容充實具體、條理清晰,邏輯較嚴密,結構較精巧,富有啟發性,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演講稿必須由自己組織撰寫,禁止從網絡上全盤抄襲。
3、參賽選手服裝與外表要樸素、大方、端莊;
4、參賽選手必須在4分鐘內脫稿獨立完成,普通話標準,表情豐富。
5、決賽時按年級的順序輪流進行,抽簽決定同年級各班出場順序。
七、評分規則與標準:
1、評分方法:比賽采取100分制,評委現場打分,按照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以平均分作為最后得分。
2、評分標準:
故事內容40%、普通話20%、表情儀態20%、語言流暢10%、出入場10%。
演講內容40%、普通話20%、表情儀態20%、語言表達10%、出入場10%。
八、獎勵辦法:
分年級設獎,按參賽減半評出一、二、三等獎名。
演講內容(5分)要求:主題鮮明、深刻,內容充實具體、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結構精巧,富有啟發性,感染力強。②語言表達(3分)要求:普通話標準、發音清晰、表達流暢,語言貼切、生動。③表情儀態(2分)要求:感情充沛,精神飽滿,服飾整潔、樸素,儀態端莊、自然大方。
九、組織分工:
活動設計、會場組織、攝影、成績統計、頒發獎狀:教導處
評委:校長室、教導處、部分教師
主持人串詞及訓練:一二年級邢小平、三四年級林芳芳、五六年級韓子琳
音響:泮輝 攝影攝像:一。罕R志強;三。簥淙f統
橫幅:梅方勝
小學講故事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三只小豬》的故事內容,初步掌握故事情節。
2、讓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懶惰的含義。
3、豐富小朋友的詞匯:呼呼、嚕嚕、嘟嘟、勤快、懶惰。
活動準備:
《三只小豬》的動畫片;故事圖片;詞匯字卡。
活動重點:
豐富小朋友的詞匯:呼呼、嚕嚕、嘟嘟、勤快、懶惰。
活動難點:
引導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懶惰的含義。
活動過程:
1、以音樂進場,組織小朋友觀看多媒體電教。
2、教師讓小朋友坐好,并讓小朋友欣賞《三只小豬》的故事。
教師提問:小朋友看故事《三只小豬》時,看到了故事中都有誰?它們都做了什么事?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
3、發散思維。
(1)看故事時,故事中有那些動物?(三只小豬,呼呼、嚕嚕、嘟嘟……)三只小豬中怎么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磚房子……)(2)做好房子時,發生了什么事情?
(3)后來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磚房子沒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么樣了?
4、教師逐步出示《三只小豬》的圖片,進行創造性講述。
教師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邏輯性排序、討論,并進行講述,教師進行指導,分三個步驟進行:
(1)教師根據故事情節,逐步出示圖片。
(2)讓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討論,最后排序。
(3)豐富小朋友的詞匯:呼呼、嚕嚕、嘟嘟、勤快、懶惰。
5、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6、結合現實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7、教師小結:
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朋友,嘟嘟是一個非常勤快的小豬,我們小朋友要向它學習,做一個勤快的好孩子,教師引導幼兒隨《勤快人和懶惰人的音樂做游戲,活動延伸:
搜集有關勤快人的動作圖片,在區域中展示,大家分享并學習,讓幼兒學習做一個勤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