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西華公園導游詞(通用3篇)
文山西華公園導游詞 篇1
文山西華公園(又名三元洞),位于云南省文山縣城開化鎮西面3公里的西華山上。據說,這一游覽勝地,是清朝同治初年由一姓潘的和尚發起,由許多能工巧匠自動參加開辟的。到了光緒年間,又開始建造亭臺樓閣,以后經過多次加工,增設了石級、涼亭,添置了奇花異樹,稱為“三元洞”,這是象征科舉時代的“連中三元”。三元洞地勢十分險要,氣勢磅礴,景色秀麗,洞內寬敞,空氣自然流通,洞外亭臺樓閣,層層疊起,雕梁畫棟,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于洞口憑欄遠眺,遙見山川平疇,盤河如帶,可以把群山環抱的文山壩子及壩子上的田園、村落盡收眼底。洞周圍樹林茂密,氣候清涼,是避暑和游覽的勝地。
三元洞從1981年起,重新修建,并新開辟場地104畝,建成西華公園。園內石階上迎面就是石雕的九條蛟龍,五彩斑斕。相傳古時候有18條惡龍,在這一帶興風作浪,傷害,住在西華山上的壯族青年阿儂,不顧生命危險,跳入盤龍江中與蛟龍搏斗,在諸神的幫助下,終于制伏了蛟龍,使18條龍分居于盤龍江的兩岸,而且要口吐清泉造福人間,兩岸各形成9個龍潭,流出清泉灌溉著良田。在右岸的9條蛟龍,為了顯示自己改惡從善,造福人間的本領,紛紛匯集到西華山來。九龍匯是人們懷念阿儂和諸神的功勞,用優美的線條雕刻藝術,形象的再現了這一神話傳說。
整個西華公園,一眼望去,那層層刀削斧鑿的危崖巨石,氣勢雄偉,懸崖絕壁之上,點綴著16處亭臺樓閣,大部分建筑在300米高的絕壁上,即驚險雄奇,又富有層次。
文山西華公園導游詞 篇2
文山西華公園始建于康熙初年,又名西華寺,它座落在“西山”中段的西華山上,距文山城中心2公里,由三元古洞、猴王洞、云梯、九龍匯、楚圖南銅像坪等重要景點組成。對于小朋友來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動物園了。
走進西華公園大門,上完十幾級臺階就有左右兩條路可走。往左走看到的是一架破舊的戰斗機,雖然它破舊,但是它卻代表著中國空軍的歷史,因此很多人都會在那里拍照留念。往右走時九龍匯,九條龍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它們有的藏頭露尾,有的藏尾露頭,有的首尾若隱若現。兩條路的交匯點是稍息宮,在這里,可以稍作休息,吃一些零食,玩一些游戲。鏡園里的哈哈鏡能照出自己高、矮、胖、瘦甚至變形的樣子,像《外星英雄》里的變形怪準備變形一樣。三元洞位于西華公園較高的懸崖絕壁上,站在三元洞外憑欄遠眺,整個文山城一覽無遺,讓人覺得心曠神怡!穿過三元洞,迎接你的將是挑戰勇氣和膽量的云梯,只要戰勝這道難關,你將看到有趣的動物園。動物園里雖然動物種類不多,但還是能讓你一飽眼福的!
古老神奇而美麗的西華公園,敞開熱情的懷抱,歡迎你的到來!
文山西華公園導游詞 篇3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位于運城市區以北10公里鳴條崗的舜帝陵廟,則是華夏兒女尋根祭祖、拜謁舜帝的圣地。舜帝史稱虞舜,姓姚,名重華,黃帝的第九代孫,是原始社會的部落聯盟首領,歷史上被尊崇為五帝之一。舜生于諸馮(今永濟市張營鄉舜帝村),因品德高尚而被堯選為接班人。繼承帝位后,舜勵精圖治,選賢任能,發展經濟,安定民生,實施教化,成為后世所敬仰的楷模。舜帝是中華民族道德文化始祖,他所開創的德孝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舜帝陵廟分為南景北陵兩大區,南景區分為舜帝大道、舜帝廣場、舜帝公園三部分,北景區則分外城、陵園、皇城三部分。舜帝陵廟神道兩旁保存有五株樹齡在4000年以上的古柏,且每一棵活柏懷里都抱著一棵死柏,甚為奇特,被稱為“夫妻柏”或“連理柏”,東邊一株樹干形似龍爪,樹根形似龍椅,相傳當年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休憩,故這棵樹又稱為龍柏。而舜帝陵上也有一株樹形奇特的古柏,已有20__余年歷史,五個主枝形似虬龍,民間稱為“五子登科”。陵前有兩塊石碑,上碑刻“有虞帝舜陵”,下碑刻“舜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