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工作會議上的總結講話
二、我縣工業處于翻山越嶺的重要歷史階段
回顧我縣歷史,規模以上的工業突破第一個10億元大關,花了54年時間;突破第二個10億元大關,用了4年時間;突破第三個10億元大關,可能只要1年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似乎可以判斷:我縣工業進入了加速上升的通道。但是,我感覺此時以現象論成敗,仍為時尚早。現在,凡是心細的人,只要經過一番認真的觀察和深入分析未來發展的走勢以及自身存在的嚴重不足,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基本的判斷:今后五年將是我縣工業翻山越嶺的重要歷史階段。
(一)面對指導思想和政策體系的根本轉變,我們肩負著增加總量,提高質量的雙重歷史任務。大家知道,去年中央根據“兩個趨向”的科學判斷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戰略方針,確立了又快又好的指導思想,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立了又好又快的指導思想。與去年相比,雖然是“好”與“快”兩個字的簡單調位,但體現了中央在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上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其基本含義是:在不斷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加快發展的速度。我的理解是:在經濟發展上先是好,后要快,魚和熊掌兼而得之。我縣工業基礎差,塊頭小,科技含量低,投入嚴重不足,近年來雖然高速增長,但與中央的要求和先進發達地區的發展現狀還有很大差距。浙江省德清縣是我們的友好縣,面積947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2萬人,2010年實現規模以上的工業產值292億元,財政收入17億元,銷售收入上億元的企業達40戶。從這個大的環境來看,我縣工業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還處于拼命追趕的發展階段。我們決不能因為近年來取得了成績就沾沾自喜,我們決不能因為有了良好的勢頭就妄自尊大,我們決不能因為上級領導的表揚就得意忘形。在分析宏觀政策走向之后,再給大家簡約介紹全市的情況,市委二屆九次全委會在三峽庫區構筑了新的政策“洼地”,為解決庫區產業“空心化”的問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其中15個庫區縣每年分配產業發展基金13億元,電力價格比我縣每度低2分,兩大政策將成倍拉動社會資金投向產業發展,加上便捷的“黃金水道”,占有天時、地利的優勢,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彭水、武隆的大型水電項目,動輒投資幾十億元,附近的忠縣、梁平風起云涌,也有上億元的項目落戶。這對我們形成了巨大的、無形的心理壓力和發展壓力,如果我們看不到咄咄逼人的態勢,就是嚴重的麻木不仁,如果看到了而無動于衷,將是對黨和全縣人民的犯罪。現在,我們稍有怠慢,我縣工業在重慶市域范圍內將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二)面對產能過剩和門檻提高的新形勢,政策約束的力度越來越大。前幾年市場旺盛,產品走俏,利益豐厚,在巨大市場和利益的驅動下,上項目,搞技改熱火朝天,這些項目紛紛建成,產品問市,一夜之間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造成了一定階段的產能過剩。這種狀況實屬正常,不必驚惶失措,市場上的產銷沒有絕對的平衡,始終處于此消彼漲的動態過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拉動市場擴容,經過消化和盤整之后,又會出現新的高潮。在波浪式發展的谷底期間,多數投資者肯定處于觀望徘徊之中,一般不敢輕易下手,這給我們招商引資和現有企業擴張帶來了巨大的難度。特別注意的是:隨著科學發展觀的逐漸深入人心,國家政策體系將完整體現科學發展的理念,土地制約,價格上漲,環保增強,安全系數增大等政策出臺,大大提高了進入產業發展的門檻,一些實力不強、有創業欲望的業主被拒之門外,有心無力,望洋興嘆。經過政策篩選之后,能夠進入門檻的大企業,在一些庫區縣爭相擁簇、不惜血本的哄抬下,胃口變大了,要價更高了,籌碼增多了,從初始談判到塵埃落定,往往幾經周折,千呼萬喚,有時讓人達到窒息的程度。加上我縣既無鐵路,又無水路,雖然渝宜高速開通,墊忠高速即將通車,陸路交通條件改善,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大噸位運輸受到極大的限制,這樣“兩頭在外”和附加值低的產品,選擇我縣的可能性較小。綜上所述,在“萬千商品無俏貨”的新形勢下,項目的選擇難度越來越大;在市場門檻大幅提高的今天,招引外商的空間變小;在物流成本相對偏高的地方,招商引資的要求更高。三管齊下,過去那種“抓到黃牛就是馬”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對我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追逐對象提出了新的課題和嚴峻挑戰。
(三)面對我縣天然氣資源逐漸枯竭并且價格不斷上漲,這對我縣以天然氣為原燃材料的支柱工業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大家可以回憶,我在XX年初召開的工業經濟會上講了一個觀點,我縣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逐漸喪失殆盡。會后有人對我講,你是在渲染氣氛,甚至是危言聳聽。事隔三年,開始應證了我的觀點。現在,我縣自產天然氣每天不足40萬方,加上從中石油購進原料氣20萬方,總計為60萬方原料氣,凈化之后按90%折算為凈化氣為54萬方。其使用情況是:全縣生產生活用氣每天最低47萬方,輸供涪陵每天7萬方。今年一月十日起,中石油停供我縣天然氣每天12萬方。為了確保縣城民用和富源公司的最低負荷,不得不忍痛割愛,下令壓縮新美陶瓷和臥龍化工的天然氣供應,勒令慶江玻棉和耐酸陶瓷停產放假,強行制止機關、企事業單位辦公烤火,盡管采取了三條硬措施,全縣生產生活才勉強渡日。由此可見,我縣天然氣所剩無幾。不僅如此,近年來國家對天然氣的價格持續上調,僅去年就連續調價兩次,我縣天然氣的價格將在短期內與大管線拉平,能夠有吸引力的優勢逐漸喪失。由于天然氣與煤炭的發展工藝線路基本重合,市場上煤炭供應充足,價格相對穩定,成本優勢凸顯,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產品頓時失去競爭優勢。最近據可靠消息,國家在今年上半年內,化肥優惠氣價每方將上調0.2元,受此影響,富源公司因此增加成本800萬元。天然氣精細化工是我縣工業的支柱產業,也是今后發展的重點,在供應量不足、價格不斷攀升的新形勢下,似乎有“萌芽出土風雨阻,日出又被烏云鋪”的感覺,面臨著發展壯大的繁重任務和消化能源漲價的雙重巨大壓力。實話實說:這一輪的沖擊,我縣天然氣化工要經歷血與火的考驗和生與死的決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