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工作會議上的總結講話
在明確我縣工業翻山越嶺戰略途徑后,必須選準和抓住突破口。繼續堅持重點發展戰略,打造聯合艦隊。以大企業為依托,發展多品種,增加支撐點;以大企業為紐帶,促進小企業膨脹,進而拉長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群。以大企業為平臺,開展自主創新,實施名牌戰略,增強核心競爭力。到2011年全縣工業達到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保證增加5戶,其中10億的企業保證1戶,力爭2戶;5億元以上的企業2至3戶;屆時“金花”企業10戶以上,“明星”企業30戶以上,“新星”企業40戶以上,形成高中低搭配、大中小互補的發展格局。
四、努力將科學發展我縣工業進行到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五年規劃,今年起步。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第一、工業第一的思想和前緊后松、立足趕超的原則,明確今年的目標。其縱向任務分解為: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31億元,力爭32億元;工業經濟效益指數提高5個百分點,能耗、安全控制在市上下達的計劃之內。其橫向目標鎖定為:“學銅梁、趕渝中、超黔江”,力爭通過努力,不斷提升我縣工業在重慶市的位次。為了完成和超額完成開局之年的任務,必須認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再掀招商引資浪潮。招商引資是借力發展我縣工業的頭等大事,也是促進我縣工業跨越式發展的根本措施。因此,招商引資水平的高低和引資引項的多少直接關系到我縣工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的進程。我們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感,以持續不斷的耐力去尋找、挖掘、篩選各類招商引資的信息,一旦捕捉,必須主動出擊,扭住不放,直至成功為止,決不能蜻蜓點水,甚至守株待兔。要著眼于招大招強,利用各種關系,接觸有實力的大企業、大公司和大集團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不耐其煩地向他們介紹我縣的優勢、市場和環境,讓他們首先有好感,其次產生感情,萌發投資的欲望。在招引大企業時,我們一定要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決心,凡是在不違背現行法律和經過努力能夠辦到的前提下,都要滿足投資者的要求,做到有求必應。要立足于產業鏈招商,在天然氣精細化工上,以價值量為主,招引消耗資源少、利稅率較高的項目,重點做好硝鹽系列和硫化工系列的中下游產品的開發;在輕型加工上,以實物量為主,追求規模和品牌,集中搞好“兩車”的零部件生產和現有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從今年起,各鄉鎮招商引資的企業必須進入工業園區,小企業可以租賃標準廠房生產,投資大的可以供應土地,獨立建廠。按照誰引進、誰受益的原則,凡是鄉鎮引進的項目,產值歸鄉鎮統計,稅收由鄉鎮征收,服務由園區負責,徹底改變“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作法,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工業園區要克隆這種作法,加強與庫區縣聯姻。劃出一定的范圍交給庫區縣進行工業開發,招商引資;凡是他們引來落戶的企業,產值歸他們統計,稅收由他們收取,就業屬他們安置,使之成為庫區縣的一塊“飛地”或“保稅區”,真正體現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寬廣胸懷。要改革招商引資的獎勵政策,今后不再實行“普降喜雨”的辦法,突出三大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實行項目掛鉤、分檔計獎。當前,經委要重點跟蹤和做好湖北興發集團和成都金富源公司的合資合作,工業園區要扭住渝江壓鑄和三峽乳業等項目,招商局要繼續加強與重慶金固特和安微華興公司的聯系聯絡,爭取項目落戶墊江,形成生產力,確保今年在工業招商引資上取得重大突破。
(二)抓好重大工業項目建設。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我縣工業翻山越嶺,必須實施大產業,大投入,要緊緊抓住新建項目和技術改造,擴大產能規模,提高裝備水平。2010年全縣工業投入必須保證6億元,其中縣級板塊4億元以上?h經委要將任務層層分解到鄉鎮和企業,落實到項目,半年檢查,年終考核。要制定印發《墊江縣工業投資年度目標考核辦法》,對工業投資大的鄉鎮和企業給予表彰獎勵,對工業投資少的地方和企業給予通報批評?h政府決定:從今年起,凡是消耗天然氣的工業項目,技改須由縣經委審批,新建應由縣發改委立項,嚴格前置許可,任何人不得先斬后奏。與此同時,要抓緊現有重大項目的投入。坤泰輪轂的技改擴能,今年上半年必須完成;天圣藥業大容量注射劑的擴建和八四公司連續乳化生產的建設,今年必須投產;賽德公司要加快新上電池隔板和燈具玻璃;澄溪和高安要加大力度支持金川公司和戴徠密客公司的項目建設,盡快發揮投資效益。特別要求的是:富源公司的“聯醇”項目、金富源公司的“聯堿”項目和金冠公司的二甲基亞砜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今年內必須開工,經委、發改委、建委、國土、環保、安監等相關部門要全力配合,澄溪、硯臺要大力支持,切實做到無障礙通行。金融部門要及時介入項目,努力向上匯報,爭取金融支持。只要各地各部門上下一心,圍繞重點項目打好總體戰和攻堅戰,我縣工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三)積極開展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指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核心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新產品的價值。它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再創新。我們要著力培育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根據上級的規定,制定和出臺一系列關于無形資產評估、企業技術保護、技術入股、技術分紅、創業投資等政策措施,推動本土創新企業的發展。從我縣企業的實際出發,主要選擇第三條道路,鼓勵企業開展引進技術再創新,縮短創新時間,降低創新風險。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必須按照財務規定,足額提取研發費,其中鼎發公司要達到銷售收入的千分之二,?顚S茫坏门沧魉。各企業要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廣泛開展“小發明、小設計”活動,大膽獎勵有功人員,把職工的聰明智慧全部集中到創新企業發展的焦點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要大力實施名牌戰略。經委和質監局要擬出創建規劃,制定激勵政策,凡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獲得國家級和重慶市級名牌產品的,縣上分別獎勵企業主要領導3萬元和0.5萬元,鞭策創優爭先,讓我縣生產的產品源源不斷地走向市場,走向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