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工業經濟會議上的講話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全市工業經濟工作的龍頭。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嚴格落實責任制,進一步調動各級各部門招商引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立足于我市的優勢,搞好煤炭深加工、機電、建材、化工、食品、醫藥、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的產業鏈招商。盯住重點項目和重點客商,主動靠上去做工作,努力提高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開工建設率。
(三)積極鼓勵和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培育工業經濟新亮點。民營經濟是全省重點發展的亮點,也是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對于民營經濟要進一步放手發展,真正消除一切制約發展的思想障礙,廢除一切限制發展的歧視性政策,清除一切落后的管理手段和行為,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膽,政策上放寬、放活,工作上放手、放開,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開拓民營經濟發展空間。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收購、租賃等形式,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革,讓更多的國有資產從競爭性領域中逐步退出,讓位于民營經濟;大大提高民營經濟在全市工業經濟中的比重。對科技型、外向型、吸納下崗職工就業型民營企業,在投資、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對外貿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動一批主業突出、管理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優勢民營企業做大做強;促進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四)大力實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推動我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1、要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提升傳統行業技術水平。技術是企業競爭之本,沒有現代化的高新技術,就不可能有強大的競爭力。根據我市高新技術產業較少,設備工藝技術落后的實際,必須深入開展“百項技改”、“百項創新”活動,加快引進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企業,鞏固傳統企業的優勢,提升傳統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著眼優勢領域,瞄準前沿科技,選擇與我市現有資源和企業有關聯的新材料、醫藥、數控機床等高新技術項目為發展方向,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路子;并不斷抓好這些企業的科研中心的建設,使企業能夠不斷創新,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盡快形成產業優勢。
2、要深入抓好工業結構調整工作。遵循工業發展和市場經濟規律,把調整的重點放在解決市場制約、技術瓶頸和市場競爭力上。在組織結構上,選擇一批有相當規模、有優勢產品、有技術實力、有經濟效益和市場空間、在行業中有影響力和帶動作用的企業和企業集團進行中長期重點規劃和集中扶持。鼓勵優勢企業通過收購、兼并、聯合、重組等形式,組建以產權關系為紐帶,具有一定規模、擁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能力強的跨地區、跨部門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集中力量做大做強。今年調整工作的重點是培植和組建以荊河水泥、鳳凰水泥及部分水泥添加劑企業為依托的水泥集團;以郭莊礦業、金達煤炭、匯金熱電、力源煤炭等企業為核心的煤電集團;探討發展以兗礦魯化、盛隆機焦、瑞達機焦、信誠化工為依托的煤化工集團。完善大宗集團、益康集團的內部管理體制。
在產業結構上,要立足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以錦丘、東大、金達等煤礦企業為依托,組建煤炭集團,盡快形成400萬噸的生產能力。以新源熱電為依托,抓好新源二期工程建設和山國電滕州發電廠爭取工作,盡快使煤電業成為我市的支柱產業。同時抓好產業鏈的上下延伸工作,做好煤炭深加工;依托盛隆機焦、瑞達焦化、世紀通泰機焦等企業,大力做好煤焦化產業,使煤炭這一資源型產品的附加值不斷增加。在行業結構上,盡快組建行業協會,強化行業管理,開展行業自律,搞好行業規劃,完善社會分工,整合資源,形成整體競爭優勢。以各行辦牽頭,按行業分類和特點,探討行業協會的運行辦法,建立一套完善的運行機制,走企業共同發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