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領導干部應在依法治國中有所作為
2、依法行政
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一切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規范,切實做到依法辦事、嚴格執法。
怎樣依法行政?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須從嚴治政,鐵面無私,執法如山,決不允許濫用職權、執法犯法、徇私枉法。要堅決消除執法中的腐敗現象,堅持糾正不顧國家全局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位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對違法者,不論涉及什么單位、什么人,都要依法嚴肅查處,以儆效尤。我們面臨的任務就是理順行政執法體制,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方式,轉變工作作風。行政機關行使職權要與經濟利益徹底脫鉤。 依法治國反映了新時期執政黨領導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從全局上、長遠上統管一切的。依法行政作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行政機關運作方式的基本特征,本身就是體現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作用的重要方面,同樣是從全局上、長遠上統管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的各項工作的。行政權力的運用,充分體現著國家政權的性質,密切聯系著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個人利益,事關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的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從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政權的高度,根據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全面、深刻地領會依法行政的精神實質,充分認識依法行政的重大意義,增強依法行政的自覺性,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目前,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到了關鍵時期,經濟基礎、上層建筑諸多領域中的深層次矛盾比較集中地暴露出來,許多問題迫切需要用法律手段來解決。隨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行,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增強,全社會對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新形勢對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了扎扎實實地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政府,根據全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精神,我們應該學法用法,從自身做起。 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的領導要認清自己的歷史責任,帶頭依法行政。要把依法行政作為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一件大事,真正落實到行政活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要從根本上轉變那些已經不能適應依法治國、依法行政要求的傳統觀念、工作習慣、工作方法。首先要學習、熟悉憲法和法律、法規。通過學習,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善于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國家事務、經濟與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要十分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群眾的來信來訪,親自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對群眾反映的重要情況、冤假錯案,要及時、公正地處理。屬于哪個地方、哪個部門的問題,那個地方、那個部門就要負責到底,不準上推下卸,互相推諉。要進一步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對違法亂紀的人和事要敢于公開曝光。
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須學習法律、運用法律,嚴格依法辦事,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依法治國任重而道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依法治國和建設法治國家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是社會歷史進步的體現,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標志。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我國將是一個歷史進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從建立的那天起,就在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建設工作。但是,由于“左”的思潮的泛濫,法律虛無主義的猖行,以及“文化大革命”對法律的大肆踐踏、破壞,使我們依法治國和法制國家的建設工作受到挫折,使這一工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停頓下來。但是,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大腦感并沒有拋棄這一治國方略。我們在清理了自己的錯誤,吸取了“文化大革命”教訓之后,從1978年起,我們國家按照鄧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堅定不移地舉起了依法治國的旗幟。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加強社會主義法治”、“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治”等一系列民主法治建設的基本方針,為我們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明了方向。在短短的17年內,我們初步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確立了依法行政制度,組建了現代的司法機關,構筑了全面的民主監督和法律救濟系統,極為廣泛地普及了法律意識,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方面取得了空前偉大的成就。但是,我們不能自滿。成就固然非凡,但距人民的要求和期望相距尚遠,同法治國家的理想目標仍有較大距離。時代和人民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作出更大的努力,以便使我們的依法治國日趨完善。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個偉大的系統工程。這一任務關系到國家的命運、黨和人民的前途。如果說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工作在中國有什么特色的話,著就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依法治國,在共產黨領導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把這一事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