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五老”作用 促青少年健康成長
一隊:建立了一支以“五老”為主要力量的20人參與的校外輔導員隊伍,重點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做好對失足青少年的幫教工作。全鎮各中小學都設有法制學校,校外輔導員以學校法制課為主貫徹落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使廣大青少年懂得并敢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進一步提高學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如退休教師胡杏林、退休干部胡家常兩位70多歲的老人,不時地到各學校對師生進行法制宣講。與政法、公安一起對犯罪失足青少年進行幫教、規勸、疏導、引導,至今已幫助許多人重新走上新的道路。同時,校外輔導員隊伍針對當前青少年存在的問題開展調研,及時向黨委政府匯報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意見,以供參考決策。如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校學生沉溺網吧不僅影響了學習,還導致了偷、騙等不良行為。鎮黨委聽取匯報后,及時組織政法、公安、工商、學校等單位召開網吧業主聯合會議,要求對網吧進行整頓,停辦非法網吧,為青少年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生活學習條件,同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一團:建立了一個有5人組成的教育宣講團。充分利用學校、教育基地等陣地,配合機關、部門、學校、農村開展各種宣講活動,在全鎮營造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圍。一是利用節假日開展紀念活動。如2001年的“一迎三慶”活動和每年的慶六一活動,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黨的優良傳統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印發教育資料。幾年來印發了革命傳統資料、吳儀同志《自我要素》、《中發〔2004〕8號》、抗美援朝宣講資料,下發至全鎮各學校進行宣傳。三是教育基地宣講。組織10名五老人員開展基地宣講,輪流值班,義務接待青少年參觀等工作。
三基地:幾年來,“五老”隊伍利用自身的歷史優勢,挖掘收集長街的革命歷史,創建了三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是96年開始創建、2002年二期完工、投資20萬元的岳井銘記碑;二是98年投資44萬元建造的革命烈士陵園;三是2004年投資12萬元創建的象寧抗暴游擊隊指揮部遺址。三個基地的創建中,老干部本著“不怕羞、不怕苦”、千方百計籌建、千山萬水奔波、千方萬語宣講、千辛萬苦建設的無私奉獻精神,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心,籌資達到50萬元,創建了這三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陣地。三個基地建立后,成為部隊、機關、學校組織學習參觀的重要場所,受教育達5萬多人次,在市縣內獲得了很好的反響。我鎮還計劃建造山頭村的張煌言民族英雄紀念館,目前資料收集工作正在進行中。
通過鎮黨委的領導、“五老”隊伍的無私奉獻和社會的全力支持,提高了青少年的識別和抵御各種錯誤思想的能力,堅定理想信念,增強信心,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本領。我們將繼續發揮五老隊伍的作用,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一片純凈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