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指導意見
。ň牛├^續完善、實施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政策措施。在對醫療機構已劃分盈利性、非盈利性的基礎上,做好兩類醫療機構財政、稅收、物價政策的落實和財務會計制度的分類管理工作,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促進醫療機構公平競爭和健康發展。
(十)積極推進衛生投融資體制改革。規范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逐步使醫院成為獨立運營的法人實體。加強對國有衛生投資的監管,努力提高投資效率,確保國有醫療資產的保值增值。按照上級有關“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要求,加快企業所辦醫院改制分離的進程,減輕企業負擔。鼓勵國外資本、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鼓勵私立醫院的發展,使其公平參與市場競爭。進行公立醫院的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選擇1-2個國有醫院,將其資產予以拍賣或轉讓,探索公立醫院改革模式。
(十一)深化公立醫療機構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實行人員聘用制,按需設崗,雙向選擇。允許并規范公立醫院職工社會兼職、從事第二職業行為,鼓勵到基層和農村提供醫療服務。擴大醫療衛生單位內部分配的自主權,按照崗位績效確定工資分配,拉開分配檔次,對醫院管理者和主要業務骨干可實行年薪制。加強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經濟管理,實行成本核算。
(十二)繼續推進醫藥改革。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藥品收支兩條線的管理辦法,降低藥品在醫院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繼續推行、完善藥品和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集中招標采購,遏制醫療費用的過快上漲,二級以上醫院招標采購藥品金額要達到藥品采購總金額的80%以上。嚴格執行新的醫療服務價格,二級以上醫院全面落實“住院費用一日清單”、醫療服務價格公示和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增強醫療服務收費的透明度。
(十三)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規范化管理,在內涵建設上下功夫。對現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重新進行考核驗收,達不到基本要求的,取消其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資格。鼓勵大、中型醫療機構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引導和扶持社會力量舉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采取公開招標方式,選擇確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逐步建立起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科學規范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到2003年底,全市社區衛生服務街道覆蓋率要達到60 %。
。ㄊ模┩七M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和全省衛生工作會議的要求,以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突破口,全面推進農村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選擇昌黎縣團林鄉和盧龍縣蛤泊鄉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試點工作。
三、繼續深化藥品生產流通體制改革
。ㄊ澹┘哟笏幤飞a企業gmp認證、流通企業gsp認證工作的力度。按省要求,到2003年底,我市12家藥品生產企業要全部完成gmp認證。對各企業的gmp認證工作,要加強跟蹤督導,加快認證進度,爭取2003年底全部驗收合格。對逾期不能通過gmp認證的企業,堅決予以淘汰,退出市場。藥品流通企業也要加快gsp認證工作,對在規定期限內不達標的要堅決關停。
(十六)扶優扶強,優化醫藥生產結構。促進優勢醫藥生產企業擴產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增強市場競爭力。幫助有條件的醫藥生產企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突破口,搶占技術制高點,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藥品生產企業聯合、兼并、重組步伐,組建醫藥集團,增強抗風險能力。